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053发布日期:2021-05-04 10: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



背景技术:

会议室,指供开会用的房间,可以用于召开学术报告、会议、培训、组织活动和接待客人等。

会议室内进行开会时,往往安装音响,通过音响播放声音。但是,现有的安装在会议室内的音响防尘效果不佳,音响的扬声器处易沾染灰尘,影响时;会议室内人流相对较多,音响易被人撞击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包括用于会议室内的音响主体,音响主体包括有音响外壳,音响外壳上安装有扬声器,音响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扬声器布置在凹槽内,音响外壳上转动安装有防撞件,防撞件包括防撞层,防撞层上远离音响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延伸部,延伸部远离防撞层的一端连接防撞块,防撞块为浮动式结构;凹槽的内壁固定有防护层,防护层之间设置有隔离软膜,隔离软膜遮挡住扬声器,防撞块靠近隔离软膜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音响外壳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音响外壳上套设固定有轴承,防撞层包裹固定在轴承的外环的侧面;轴承的内环上设置有多个凸耳,凸耳和音响外壳紧贴,凸耳和音响外壳之间设置有相对齐的螺丝孔,螺丝孔内插入螺丝。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撞层、延伸部、防撞块为一体式的结构,防撞层、延伸部、防撞块均为耐老化的胶质材料制成,防撞块内均设置有密封的内腔,内腔内储存有氦气,防撞块朝向音响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凸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护层由外到内包括有橡胶层和金属导热层,橡胶层和凹槽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效果佳,能够有效保护整个音响,音响不易受损;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扬声器处不易沾染灰尘,不易被灰尘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向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用于会议室内的音响主体1,音响主体1包括有音响外壳111,音响外壳111上安装有扬声器113,音响外壳11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2,扬声器113布置在凹槽112内,音响外壳111上转动安装有防撞件,防撞件包括防撞层2,防撞层2上远离音响外壳111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延伸部3,延伸部3远离防撞层2的一端连接防撞块5,防撞块5为浮动式结构;凹槽112的内壁固定有防护层6,防护层6之间设置有隔离软膜7,隔离软膜7遮挡住扬声器113,防撞块5的部分和隔离软膜7相对齐设置。

其中,音响外壳111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其中,音响外壳111上套设固定有轴承11,防撞层2包裹固定在轴承11的外环的侧面并粘结固定;轴承11的内环上设置有多个凸耳,凸耳和音响外壳111紧贴,凸耳和音响外壳111之间设置有相对齐的螺丝孔,螺丝孔内插入螺丝。

其中,防撞层2、延伸部3、防撞块5为一体式的结构,防撞层2、延伸部3、防撞块5均为耐老化的胶质材料制成,防撞块5内均设置有密封的内腔511,内腔511内储存有氦气,使得防撞块易运动位移,防撞块5朝向音响外壳111的一侧形成有凸片512,在防撞块转动时,便于通过凸片制造气流。

其中,防护层6由外到内包括有橡胶层611和金属导热层612,橡胶层611和凹槽112的内壁粘结固定,金属导热层通过耐高温的胶水固定在橡胶层上;隔离软膜可以是硅胶或者tpu材料等制成,可通过双面胶固定在橡胶层上,便于拆卸更换隔离软膜。

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通过防撞件对装置的外侧进行防撞保护,防撞件可多设置几个。

防撞件固定在轴承上,轴承的外环在人力或者会议室内风扇气流等作用下转动,轴承的外环转动带动了整个防撞件的转动,防撞件和扬声器的位置相对齐设置,能够起到隔离灰尘的作用。

隔离软膜对扬声器进行防尘保护,防撞件上的防撞块转动时通过防撞块上的凸片制造气流,气流作用在隔离软膜上,带动了隔离软膜的浮动,使得外界灰尘难以停留在隔离软膜上。金属导热层易吸收外部环境和音响自身的热量,使得扬声器位置的热量相对较高,起到防潮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包括用于会议室内的音响主体(1),音响主体(1)包括有音响外壳(111),音响外壳(111)上安装有扬声器(113),音响外壳(11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2),扬声器(113)布置在凹槽(112)内,其特征在于:音响外壳(111)上转动安装有防撞件,防撞件包括防撞层(2),防撞层(2)上远离音响外壳(111)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延伸部(3),延伸部(3)远离防撞层(2)的一端连接防撞块(5),防撞块(5)为浮动式结构;凹槽(112)的内壁固定有防护层(6),防护层(6)之间设置有隔离软膜(7),隔离软膜(7)遮挡住扬声器(113),防撞块(5)的部分和隔离软膜(7)相对齐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其特征在于:音响外壳(111)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其特征在于:音响外壳(111)上套设固定有轴承(11),防撞层(2)包裹固定在轴承(11)的外环的侧面;轴承(11)的内环上设置有多个凸耳,凸耳和音响外壳(111)紧贴,凸耳和音响外壳(111)之间设置有相对齐的螺丝孔,螺丝孔内插入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其特征在于:防撞层(2)、延伸部(3)、防撞块(5)为一体式的结构,防撞层(2)、延伸部(3)、防撞块(5)均为耐老化的胶质材料制成,防撞块(5)内均设置有密封的内腔(511),内腔(511)内储存有氦气,防撞块(5)朝向音响外壳(111)的一侧形成有凸片(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其特征在于:防护层(6)由外到内包括有橡胶层(611)和金属导热层(612),橡胶层(611)和凹槽(112)的内壁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会议室用高效防尘音响,包括用于会议室内的音响主体,音响主体包括有音响外壳,音响外壳上安装有扬声器,音响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扬声器布置在凹槽内,音响外壳上转动安装有防撞件,防撞件包括防撞层,防撞层上远离音响外壳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延伸部,延伸部远离防撞层的一端连接防撞块,防撞块为浮动式结构;凹槽的内壁固定有防护层,防护层之间设置有隔离软膜,隔离软膜遮挡住扬声器,防撞块靠近隔离软膜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效果佳,能够有效保护整个音响,音响不易受损;具有良好的防尘效果,扬声器处不易沾染灰尘,不易被灰尘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彭海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乐声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2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