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RC空闲/非活动状态下接收数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5487发布日期:2023-08-03 22: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在RRC空闲/非活动状态下接收数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下接收数据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根据当前的通信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定位用户设备的解决方案。在当前的通信技术中,如果用户设备不处于rrc连接状态,则用户设备无法被定位。一种解决方案是在需要定位时唤醒用户设备以执行定位。然而,关于当用户设备不处于rrc连接状态时如何定位用户设备仍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总体上,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rr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下接收数据的解决方案。

2、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第一设备还被使得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第一设备还被使得在第一设备处在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监测数据。

3、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传输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第二设备还被使得从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接收数据。第二设备还被使得向第一设备传输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第二设备还被使得向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4、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三设备。第三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第三设备获取数据。第三设备还被使得从多个设备中选择用于向第一设备传输触发信息的至少一个设备,多个设备位于第一设备的基于无线电接入网的通知区域中。第三设备还被使得向至少一个设备传输数据。

5、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处从第二设备接收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该方法还在第一设备处在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监测数据。

6、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二设备处向第一设备传输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该方法还包括从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接收数据。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设备传输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设备传输数据。

7、在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三设备处获取数据。该方法还包括从多个设备中选择用于向第一设备传输触发信息的至少一个设备,多个设备位于第一设备的基于无线电接入网的通知区域中。该方法还包括向至少一个设备传输数据。

8、在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设备处从第二设备接收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的部件,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的部件;以及用于在第一设备处在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监测数据的部件。

9、在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二设备处向第一设备传输指示至少一个监测时机的搜索空间配置的部件,第一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非活动状态或rrc空闲状态;用于从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接收数据的部件;用于向第一设备传输用于监测数据的触发信息的部件;以及用于向第一设备传输数据的部件。

10、在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三设备处获取数据的部件;用于从多个设备中选择用于向第一设备传输触发信息的至少一个设备的部件,多个设备位于第一设备的基于无线电接入网的通知区域中;以及用于向至少一个设备传输数据的部件。

11、在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装置至少执行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项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12、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不旨在确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搜索空间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一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确认在配置的授权资源、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时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以下方式接收所述触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

10.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搜索空间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二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确认是在以下中的一项上接收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二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触发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所述第三设备包括另外的网络设备,所述第四设备包括位置管理功能。

17.一种第三设备,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三设备通过以下方式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使得所述第三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下行链路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并且所述第三设备包括另外的网络设备。

22.一种方法,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搜索空间配置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在配置的授权资源、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时段包括以下中的一项: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触发信息包括: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

31.一种方法,包括: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所述搜索空间配置包括: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是在以下中的一项上接收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传输所述触发信息包括: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网络设备,所述第三设备包括另外的网络设备,所述第四设备包括位置管理功能。

38.一种方法,包括: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包括: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定位辅助信息,并且其中所述定位辅助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数据包括: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一个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并且所述第三设备包括另外的网络设备。

43.一种装置,包括:

44.一种装置,包括:

45.一种装置,包括:

46.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得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2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8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在RR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下接收数据。当网络设备需要向处于RR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的终端设备递送数据时,网络设备发起寻呼过程以通过寻呼消息向该设备递送触发信息。终端设备可以被触发以监测用于RR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下的数据接收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与常规的寻呼过程不同,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具有触发信息的寻呼消息时可以不发起RACH过程来建立/恢复RRC连接,同时仍然维持在RCC空闲或非活动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陶涛,孟艳,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