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19630发布日期:2023-06-01 01:0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时间敏感网络)是ieee802.1任务组开发的一套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目的是构建更可靠、低时延、低抖动的以太网。tsn能够提供微秒级确定性服务,保证各行业的实时性需求。

2、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的tsn网络中,端站的业务流特性(突发时间、周期、标识、时延要求等),登记在cuc(centralized user configuration,集中用户控制器)中。cuc将端站特性下发给cnc(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集中网络控制器)设备,cnc设备根据自己所控制的各tsn交换机/网桥的转发能力、资源预留情况,通过netconf接口,下发基于业务流标识的调度信息,让各业务流无冲突的经过各节点,从而保证时延的确定性。

3、依赖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5g)的无线接入与tsn提供的确定性时延,是未来实现工业互联网无线化及柔性制造的重要基础。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后,tsn将移动通信系统作为一个网桥集成在tsn系统。然而,由于cnc设备没法感知移动通信系统中传输路径的外层特征,因此没法下发基于外层参数的调度参数,也就无法保证报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确定性转发的,容易产生丢包。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更精细、更准确地描述场景化的信道状况。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cnc设备,所述cnc设备与承载网络的端节点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tsn会话的gtpu隧道信息;所述gtpu隧道信息包括tsn业务流的内层流标识;

5、根据所述gtpu隧道信息、tsn业务流的特性信息和承载网络的状态信息,生成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所述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表和发送调度列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所述内层流标识与外层流标识的映射关系;

6、将所述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发送到所述承载网络的端节点,以使所述端节点可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并根据发送调度列表发送所述业务包。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承载网络中的端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8、接收tsn业务流;

9、接收来自cnc设备的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所述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表和发送调度列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内层流标识与外层流标识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对所述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

11、根据发送调度列表发送所述业务包。

1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承载网络中的中间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13、接收业务包,所述业务包为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的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

14、接收来自cnc设备的中间节点调度策略信息;所述中间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包括发送调度列表;

15、根据所述发送调度列表,发送所述业务包。

1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cnc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1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18、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承载网络中间节点设备,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19、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20、如第四方面所述的cnc设备;

21、第一tsn端站,用于发送或接收tsn业务流;

22、第一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tsn端站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为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

23、至少一个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承载网络中间节点设备,所述承载网络中间节点设备与所述第一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通信连接;

24、第二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与所述承载网络中间节点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为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

25、第二tsn端站,与所述第二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发送或接收tsn业务流。

26、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

27、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28、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cnc设备,所述cnc设备与承载网络的端节点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取tsn会话的gtpu隧道信息;所述gtpu隧道信息包括tsn业务流的内层流标识;根据所述gtpu隧道信息、tsn业务流的特性信息和承载网络的状态信息,生成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所述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包括第一映射关系表和发送调度列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包括所述内层流标识与外层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发送到所述承载网络的端节点,以使所述端节点可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表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并根据发送调度列表发送所述业务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内层流标识与外层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在tsn承载网络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并向tsn承载网络各节点下发基于外层流标识的确定性调度策略信息,从而实现有效保证相应的tsn业务流在承载网络内的确定性传输。

29、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与相关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相同,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cnc设备,所述cnc设备与承载网络的端节点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ran或up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tsn会话的gtpu隧道信息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ra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upf;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流标识为mac地址、vlan地址或qfi,所述外层流标识为flowlabel。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nc设备还与承载网络的中间节点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承载网络中的端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ran或upf;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gtpu隧道信息到所述cnc设备之前,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ran;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为upf;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流标识为mac地址、vlan地址或qfi,所述外层流标识为flowlabel。

16.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承载网络中的中间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8.cnc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19.承载网络端节点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20.承载网络中间节点设备,包括: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三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三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21.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套tsn虚拟网桥;

23.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应用于CNC设备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获取TSN会话的GTPU隧道信息;根据GTPU隧道信息、TSN业务流的特性信息和承载网络的状态信息,生成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将端节点调度策略信息发送到承载网络的端节点,以使端节点可根据第一映射关系表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并根据发送调度列表发送业务包。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利用内层流标识与外层流标识的映射关系,在TSN承载网络对TSN业务流进行封装,形成带有外层流标识的业务包,并向TSN承载网络各节点下发基于外层流标识的确定性调度策略信息,从而实现有效保证相应的TSN业务流在承载网络内的确定性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詹亚军,杜相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