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333发布日期:2021-09-10 23:5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普通终端在拍照的时候,尤其是手持终端,容易发生抖动,抖动会使拍摄画面出现模糊的问题。目前大部分摄像模组上并不带防抖动功能,不能对终端的抖动做出补偿。虽部分手机摄像模组带有光学防抖功能,但是都是通过移动镜头位置来补偿抖动量的方式实现防抖,此种防抖方案存在功耗较大,动态场景捕捉能力较弱的缺点。
3.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以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能力。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滤光片、线路板、支架、马达和镜头,所述感光芯片设置在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上,且感光芯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滤光片设置在支架上,且滤光片位于感光芯片的正上方;所述马达搭载在支架上,马达与线路板电性连接,镜头搭载在马达上;
6.所述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与支架之间通过金属柱连接,且线路板的头部硬板的四周与支架之间具有间隙;
7.所述线路板的头部硬板四周设有多个线圈,各线圈分别与线路板电性连接;
8.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磁石,多个磁石与多个线圈一一对应;
9.所述线路板的头部硬板、感光芯片和线圈一起构成摄像模组的动子,通过磁石与线圈相配合产生的驱动力,以驱动动子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10.可选地,所述支架在线路板的软板侧设有容纳腔,所述线路板的软板具有弯折部,且该弯折部位于容纳腔内。
11.可选地,所述马达的两个端子通过焊接与支架上的lds线路连通,lds线路与金属柱连通,金属柱与线路板电性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与支架之间通过四根金属柱连接,四根金属柱呈矩形分布,各金属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上,各金属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架上。
13.可选地,所述线圈为四个,分别置于线路板的头部硬板的四周;所述磁石为四个,四个线圈与四个线圈一一对应设置。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提高了摄像模组的防抖能力,尤其是动态场景捕捉能力;
17.(2)降低了摄像模组的功耗。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解析图;
20.图3为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4为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中:1、线路板,2、软板,3、头部硬板,4、线圈,5、支架,6、磁石,7、滤光片,8、马达,9、镜头,10、感光芯片,11、下盖,12、lds线路,13、金属柱,14、弯折部,15、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本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10、滤光片7、线路板1、支架5、马达8、镜头9和下盖11。所述感光芯片10设置在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上,且感光芯片10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头部硬板3的背面设有下盖11。所述滤光片7设置在支架5上,且滤光片7位于感光芯片10的正上方。所述马达8搭载在支架5上,马达8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镜头9搭载在马达8上。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与支架5之间通过金属柱13连接,且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的四周与支架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四周设有多个线圈4,各线圈4分别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支架5上设有多个磁石6,多个磁石6与多个线圈4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感光芯片10和线圈4一起构成摄像模组的动子,通过磁石6与线圈4相配合产生的驱动力,以驱动动子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内产生位移。
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5在线路板1的软板侧设有容纳腔15,所述线路板1的软板2具有弯折部14,且该弯折部14位于容纳腔15内。
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达8的两个端子通过焊接与支架5上的lds线路12连通,lds线路12与金属柱13连通,金属柱13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
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与支架5之间通过四根金属柱13连接,四根金属柱13呈矩形分布,各金属柱13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上,各金属柱1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架5上。
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4为四个,分别置于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的四周;所述磁石6为四个,四个线圈4与四个线圈4一一对应设置。
29.本实施例中,将线路板1的软板2做如图3和图4所示的弯折,以达到不阻碍头部硬板3移动的目的,弯折次数不限;线圈4置于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的四周,并分别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磁石6组装在支架5上,并与线圈4一一对应。感光芯片10贴附在线路板1上,感光芯片10通过金线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采用普通cob工艺,图上未画出。马达8搭载在支架5上,马达8两个端子通过焊接与支架5上的lds线路12连通,lds线路12与金属柱13连通,金属柱13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镜头9搭载在马达8上。线路板1、感光芯片10和各线圈4一起构成摄像模组的动子部分,通过磁石6与线圈4产生的驱动力,使动子部分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
内产生位移,以补偿摄像模组相应的抖动量,确保了拍摄画面清晰。
30.当摄像模组对焦后,由于抖动,画面变得不清晰时,通过设置在手机装置或摄像模组上的陀螺仪侦测到摄像模组的抖动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端,控制端可集成在手机终端上,亦可集成在线路板1上,控制端依据得到的信息计算感光芯片10需要的相应的位移补偿值,控制通过线圈4的电流,将动子部分推到相应的位置,已达到补偿抖动位移,使得拍摄画面保持清晰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10)、滤光片(7)、线路板(1)、支架(5)、马达(8)和镜头(9),所述感光芯片(10)设置在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上,且感光芯片(10)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滤光片(7)设置在支架(5)上,且滤光片(7)位于感光芯片(10)的正上方;所述马达(8)搭载在支架(5)上,马达(8)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镜头(9)搭载在马达(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与支架(5)之间通过金属柱(13)连接,且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的四周与支架(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四周设有多个线圈(4),各线圈(4)分别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所述支架(5)上设有多个磁石(6),多个磁石(6)与多个线圈(4)一一对应;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感光芯片(10)和线圈(4)一起构成摄像模组的动子,通过磁石(6)与线圈(4)相配合产生的驱动力,以驱动动子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内产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在线路板(1)的软板侧设有容纳腔(15),所述线路板(1)的软板(2)具有弯折部(14),且该弯折部(14)位于容纳腔(1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8)的两个端子通过焊接与支架(5)上的lds线路(12)连通,lds线路(12)与金属柱(13)连通,金属柱(13)与线路板(1)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与支架(5)之间通过四根金属柱(13)连接,四根金属柱(13)呈矩形分布,各金属柱(13)的下端分别固定在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上,各金属柱(13)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架(5)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4)为四个,分别置于线路板(1)的头部硬板(3)的四周;所述磁石(6)为四个,四个线圈(4)与四个线圈(4)一一对应设置。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光芯片位移式防抖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包括感光芯片、滤光片、线路板、支架、马达和镜头,感光芯片设置在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上,且感光芯片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滤光片设置在支架上,且滤光片位于感光芯片的正上方;马达搭载在支架上,马达与线路板电性连接,镜头搭载在马达上;线路板的头部硬板与支架之间通过金属柱连接,且线路板的头部硬板的四周与支架之间具有间隙;线路板的头部硬板四周设有多个线圈,各线圈分别与线路板电性连接;支架上设有多个磁石,多个磁石与多个线圈一一对应;线路板的头部硬板、感光芯片和线圈一起构成摄像模组的动子,通过磁石与线圈相配合产生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摄像模组的防抖能力。组的防抖能力。组的防抖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秦攀登 唐美 罗卿 卢江 齐书 晏政波 陈国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