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6784发布日期:2022-01-05 12:2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歌舞作为一种流传数千年的娱乐形式,深入各族人民的生活,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歌舞的表演形式和场地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音响系统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到满足上万人演唱会现场扩声需求,小到满足个人家庭弹奏乐器,寻常的音响通常是放置在某一个位置,并没有对其进行防护,因此在使用时极易受到损坏。
3.针对目前音响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其放置在某一位置处,对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因此使得音响在使用时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造成损坏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解决了目前音响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其放置在某一位置处,对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因此使得音响在使用时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造成损坏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设置有音响本体,所述音响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板,且所述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相连接,所述夹板设置有两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呈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转动板的圆周外壁安装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与凹槽相匹配。
8.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转动槽延伸至底座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与转动板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有四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轴的顶部安装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与音响本体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且所述电源与电机为电性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的一侧设置有灯带,且所述灯带与底座相匹配。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该装置顶部设置的夹板配合夹板一侧安装的压缩弹簧便于将音响本体固定,同时通过改变压缩弹簧的压缩程度可适配不同尺寸的音响本体,并且压缩弹簧配合夹板便于在音响本体受到碰撞时对其进行缓冲,从而保护音响本体。
14.2、底座内部设置的电机便于通过传动轴带动底座顶部设置的转动板转动,从而带
动转动板顶部固定的音响本体转动,从而便于改变音响本体的角度,避免了人工手动调节音响本体。
15.3、音响本体顶部设置的挡板便于阻挡灰尘以及一些物品撞击音响本体,从而损伤音响本体,同时通过底座将音响本体的安装位置提高,避免音响本体直接放置在放置面从而受到放置面表面的物品侵蚀。
16.综上所述,该装置通过底座将音响本体的放置位置提高从而便于对其进行防护,同时音响本体顶部设置的挡板便于阻挡物体直接撞击音响本体,并且电机便于带动音响本体转动,增加体验感。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轴与转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底座;2、电机;3、电源;4、凹槽;5、转动板;6、密封圈;7、固定板;8、压缩弹簧;9、夹板;10、音响本体;11、支撑轴;12、挡板;13、灯带;14、传动轴;15、转动槽;16、控制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顶部设置有音响本体10,所述音响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夹板9,且所述夹板9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远离夹板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与转动板5相连接,所述夹板9设置有两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10呈对称分布。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5的圆周外壁安装有密封圈6,且所述密封圈6与凹槽4相匹配,密封圈6便于防止灰尘进入底座1的内部,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15,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且所述电机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贯穿转动槽15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14与转动板5相连接,电机2通过传动轴14便于带动转动板5转动,从而带动音响本体10转动。
2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安装有支撑轴11,所述支撑轴11设置有四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10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轴11的顶部安装有挡板12,且所述挡板12与音响本体10相匹配,挡板12便于对音响本体10起防护作用。
25.除此之外,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3,且所述电源3与电机2为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区16,所述控制区16的一侧设置有灯带13,且所述灯带13与底座1相匹配,电源3便于提供电力支持,灯带13便于增加该装置的体验感。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该装置底部设置的底座1将该装置放置在预留位置处,再取出音响本体10将音响本体10放置在底座1顶部间隔设置的转动板5的顶部,通过
两组夹板9配合压缩弹簧8将音响本体10固定;
27.当音响本体10固定完毕后即可正常使用音响本体10,此时可通过底座1顶部设置的控制区16打开底座1顶部安装的灯带13,增加该装置的体验感,同时可打开底座1内部安装的电机2,电机2通过其顶部设置的传动轴14带动底座1顶部设置的转动板5转动,以此带动转动板5顶部放置的音响本体10转动,从而改变音响本体10的角度,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感,转动板5转动时带动其圆周外壁安装的密封圈6转动,通过密封圈6与凹槽4相结合,对底座1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灰尘进入底座1的内部;
28.音响本体10顶部的挡板12便于防止音响本体10表面出现灰尘附着,同时可防止掉落的物品直接撞击音响本体10,当音响本体10受到撞击时,通过其两侧设置的夹板9配合压缩弹簧8便于对音响本体10进行缓冲。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顶部设置有音响本体(10),所述音响本体(10)的一侧设置有夹板(9),且所述夹板(9)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远离夹板(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所述固定板(7)与转动板(5)相连接,所述夹板(9)设置有两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10)呈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5)的圆周外壁安装有密封圈(6),且所述密封圈(6)与凹槽(4)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槽(15),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且所述电机(2)的顶部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贯穿转动槽(15)延伸至底座(1)的顶部,且所述传动轴(14)与转动板(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安装有支撑轴(11),所述支撑轴(11)设置有四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10)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轴(11)的顶部安装有挡板(12),且所述挡板(12)与音响本体(10)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3),且所述电源(3)与电机(2)为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区(16),所述控制区(16)的一侧设置有灯带(13),且所述灯带(13)与底座(1)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涉及音响领域,针对目前音响在使用时通常是将其放置在某一位置处,对其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设置有音响本体,所述音响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夹板,且所述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相连接,所述夹板设置有两组,且其关于音响本体呈对称分布。该用于音响的防护结构通过底座将音响本体的放置位置提高从而便于对其进行防护,同时音响本体顶部设置的挡板便于阻挡物体直接撞击音响本体,并且电机便于带动音响本体转动,增加体验感。增加体验感。增加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添桦 张华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鑫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0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