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声装置及其电路板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0857发布日期:2024-05-17 12:5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电声装置及其电路板端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声装置的端盖,尤指一种电声装置的电路板端盖。


背景技术:

1、一般而言,电声元件(electroacoustic component)例如动圈式喇叭(dynamicspeaker),一般都是通过其塑料底盖经由表面粘着技术(smt)焊接至电路板上,从而通过电路板的线路而驱动发声。

2、然而,在现今产业追求轻薄短小的外型下,产业界皆希望改良上述电声元件的厚度,节省材料与缩短工时,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由此可见,上述技术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声装置及其电路板端盖,用以解决以上先前技术所提到的困难。

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声装置。电声装置包含罩盖、电声单元及电路板端盖。罩盖的端面具有凹陷部及第一结合部。电声单元固定于凹陷部内。电路板端盖完全覆盖凹陷部,且电路板端盖包含配线板模组、至少一弹性导电件及第二结合部。弹性导电件固定于配线板模组上,且电连接配线板模组与电声单元。第二结合部位于配线板模组上且连接至第一结合部。

3、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模组包含配线板体、至少一第一接点、至少一第二接点及布线电路。配线板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通过粘着层结合至罩盖的端面,且完全覆盖凹陷部。第一接点形成于第一面上,且连接弹性导电件。第二接点形成于第二面上。布线电路穿设于配线板体内,且分别连接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

4、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体的第一面区具有线路区与环绕槽,布线电路配置于线路区内,且环绕槽环绕线路区。罩盖的端面部分地朝外伸出凸缘,通过凸缘伸入环绕槽,端盖组合至罩盖上。

5、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第一结合部位于罩盖的凸缘,第二结合部位于配线板体的环绕槽的底面,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形状互补,且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分别为凹部结构与凸部结构,其中通过凸部结构插入凹部结构,电路板端盖固定连接罩盖。

6、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电路板端盖还包含侧框单元。侧框单元固定于罩盖与配线板模组之间,第二结合部形成于侧框单元上。

7、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模组包含配线板体、至少一第一接点、至少一第二接点及布线电路。配线板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一体成形地接合侧框单元。第一接点形成于第一面上,且连接弹性导电件。第二接点形成于第二面上。布线电路穿设于配线板体内,且分别连接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

8、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体的第一面具有线路区与环绕槽。布线电路配置于线路区内,且环绕槽环绕线路区,侧框单元固定于环绕槽内,且环绕线路区。

9、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罩盖的端面部分地朝外伸出凸缘。侧框单元围绕出能够容纳线路区的内部空间。故,通过凸缘伸入内部空间,电路板端盖组合至罩盖上。

10、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第一结合部形成于凸缘的内侧,第二结合部形成于侧框单元面向内部空间的内壁,第二结合部与第一结合部形状互补,且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分别为凹部结构与凸部结构,通过凸部结构插入凹部结构,电路板端盖固定连接罩盖。

11、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模组的最大宽度等于罩盖的最大宽度。

12、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电声单元为喇叭、麦克风及蜂鸣器其中之一。

13、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弹性导电件为弹簧及弹片其中之一。

1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端盖。电路板端盖适于覆盖电声装置的罩盖以及导通此罩盖内的电声单元。电路板端盖包含配线板模组、至少一弹性导电件及结合部。弹性导电件固定于配线板模组上,且电连接该配线板模组。结合部位于配线板模组上,用以连接罩盖。

15、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模组包含配线板体、至少一第一接点、至少一第二接点及布线电路。配线板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接点形成于第一面上,且连接弹性导电件。第二接点形成于第二面上。布线电路穿设于配线板体内,且分别连接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

16、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体的第一面具有线路区与环绕槽,布线电路配置于线路区内,且环绕槽环绕线路区。

17、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结合部位于配线板体的环绕槽的底面。

18、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电路板端盖还包含侧框单元。侧框单元固定于环绕槽内且环绕线路区,侧框单元还环绕出能够容纳线路区的内部空间,结合部形成于侧框单元上。

19、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结合部形成于侧框单元面向内部空间的内壁。

20、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配线板模组的最大宽度等于罩盖的最大宽度。

21、依据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弹性导电件为弹簧及弹片其中之一。

22、如此,通过以上架构,本发明能够简化电声装置的结构,有效缩短电声装置的整体厚度,节省材料与缩短工时,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配线板模组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配线板体的该第一面区分为线路区与环绕槽,该布线电路配置于该线路区内,且该环绕槽环绕该线路区;以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位于该罩盖的该凸缘,该第二结合部位于该配线板体的该环绕槽的底面,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结合部形状互补,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为凹部结构与凸部结构,其中通过该凸部结构插入该凹部结构,该电路板端盖固定连接该罩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电路板端盖还包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配线板模组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配线板体的该第一面具有线路区与环绕槽,该布线电路配置于该线路区内,且该环绕槽环绕该线路区,该侧框单元固定于该环绕槽内且环绕该线路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罩盖的该端面部分地朝外伸出凸缘,该侧框单元围绕出能够容纳该线路区的内部空间,其中通过该凸缘伸入该内部空间,该电路板端盖组合至该罩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形成于该凸缘的内侧,该第二结合部形成于该侧框单元面向该内部空间的内壁,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结合部形状互补,且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分别为凹部结构与凸部结构,其中通过该凸部结构插入该凹部结构,该电路板端盖固定连接该罩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配线板模组的最大宽度等于该罩盖的最大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电声单元为喇叭、麦克风及蜂鸣器其中之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装置,其中该弹性导电件为弹簧及弹片其中之一。

13.一种电路板端盖,其特征在于,适于覆盖电声装置的罩盖以及导通该罩盖内的电声单元,该电路板端盖包含: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配线板模组包含: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配线板体的该第一面具有线路区与环绕槽,该布线电路配置于该线路区内,且该环绕槽环绕该线路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结合部位于该配线板体的该环绕槽的底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还包含: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结合部形成于该侧框单元面向该内部空间的内壁。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配线板模组的最大宽度等于该罩盖的最大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板端盖,其中该弹性导电件为弹簧及弹片其中之一。


技术总结
一种电声装置包含罩盖、电声单元及电路板端盖。罩盖的端面具有凹陷部及第一结合部。电声单元固定于凹陷部内。电路板端盖完全覆盖该凹陷部,且电路板端盖包含配线板模组、弹性导电件及第二结合部。弹性导电件电连接配线板模组与电声单元。第二结合部位于配线板模组上且连接至第一结合部。通过以上架构,本发明能够简化电声装置的结构,有效缩短电声装置的整体厚度,节省材料与缩短工时,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吕垚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音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