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已知有与各种图像形成相关的方法,作为其一种,已知有制作全景影像、vr影像这样的与人的广视野对应的影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11)。目前,在全景影像的制作中,需要大量的拍摄图像,因此存在难以制作动态图像、或者在全景影像中的照相机影像的切换区域中产生噪声、失真的问题。另外,存在如下问题:越是追求影像的临场感(高清晰度),拍摄图像越多,需要大量的拍摄机,需要很多的拍摄时间、拍摄次数。
2、近年来,8k、4k照相机等可拍摄高清影像的装置的价格降低,随着计算机(gpu)的发展,可以高速地对大容量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因此,从富有魅力的影像制作的观点出发,也需要临场感及实际存在感更优异的高质量影像。但是,在目前的全景影像等的制作方法中,影像的临场感有限,尤其难以实现影像的超临场感。因此,为了得到影像的临场感,有时使用利用双眼视差识别立体信息的3d显示系统。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112094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7-159047号公报
7、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7-259156号公报
8、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三458486号公报
9、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9413930号
10、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2019-146010号公报
11、专利文献7:日本国特开2002-269591号公报
12、专利文献8:日本国特开2002-209208号公报
13、专利文献9:日本国特开2007-189357号公报
14、专利文献10:日本国特开2009-230344号公报
15、专利文献11:日本国特开2016-1651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作为用于实现影像的临场感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有视听者不识别影像以外的信息、以及不使现实的尺寸和影像的尺寸产生不协调感。影像以外的信息可以举出在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的周边出现的影像以外的物体、显示装置自身具有的显示面等。尺寸不协调感是由于视听者根据与对象物的距离识别的对象物的实际尺寸和视听者观看影像识别的对象物的显示尺寸差异很大而产生的。
3、3d显示的有效点在于显示区域窄的非现实状况下使视听者错觉有现实感,但由于显示区域的狭窄而容易损害临场感。另外,即使在视听者在宽广的显示区域感受到3d显示的情况下,也会由于眼睛的焦距和影像距离的不一致、视线的角度变化而物体的深度感也不会变化的点、运动相符的视差和双眼视差的不符合等而容易损害临场感。
4、也就是说,如果像3d显示那样在基本上仅限视听者正面的空间内立体地显示视听者的正面,则易于产生对于实现临场感不期望的影像效果。此外,还提出了如全息图那样再现3d空间本身,在多视点实现立体显示的系统,但这些的实现需要非常多的资源,是不现实的。
5、鉴于上述情况,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为了实现视频的超临场感,也就是不是所谓的立体视听而是视听者被立体感优异的视频包围是重要的。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用于实现影像的超临场感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本公开的一方面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形成将由多个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融合并输出到显示装置的一个输出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取得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关的输出目的地信息,并基于所述输出目的地信息形成所述输出图像。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形成将由多个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多个拍摄图像融合并输出到显示装置的一个输出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目的地信息至少包括关于从视听者观看的所述显示装置的视角即显示视角的显示视角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目的地信息包括与视听者的中心视点相关的中心视点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剪切部基于所述输出目的地信息,从所述广视野图像剪切所述第一图像区域和包围所述第一图像区域的第二图像区域,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状况来变更所述输出图像的分辨率的图像调整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向所述显示装置传送的接口使用了规定的格式的情况下,所述图像调整部配合所述规定的格式来变更所述输出图像的分辨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格式包含与编码相关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由所述图像调整部变更后的所述输出图像的分辨率在所述显示装置侧复原为变更前的分辨率的情况下,将用于使所述输出图像的分辨率复原的信息输出到所述显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拍摄装置中,通过各个拍摄视角的中心的多个虚拟线在一个虚拟视点交叉,且位于距所述虚拟视点相等距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