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抗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9871发布日期:2022-08-09 19:2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模组抗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光纤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组抗干扰结构。


背景技术:

2.带自诊断保护的光导照明模组中,需要设置不同的监测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件,以便对光传输通道进行实时监测来判断其是否有损坏;引入信号的同时干扰也随之而来,提高器件的抗干扰能力即是提高模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现有光导照明模组要么不具备诊断功能,要么诊断功能可靠性不高、抗干扰能力不足或者不稳定。
4.为此,提出模组抗干扰结构,本模组零件在结构和布局上均对抗干扰进行处理,确保其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模组抗干扰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模组抗干扰结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件、监测信号源和光学镜片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件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左侧的侧壁上,所述监测信号源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前侧的侧壁上,所述光学镜片模块设置于信号接收器件与监测信号源之间,所述监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经过光学镜片模块分散形成两部分信号,分别为监测信号和透射信号,所述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8.优选的,所述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30
°

9.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的内壁喷涂有消光漆层。
10.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器件与监测信号源之间的夹角为90
°

11.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配合连接的封板,所述壳体与封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件、监测信号源、监测信号和透射信号,以及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能够在结构和布局上均对抗干扰进行处理,确保其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监测信号1、透射信号2、信号接收器件3、监测信号源4、壳体5、封板6。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参考附图1,模组抗干扰结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件3、监测信号源4和光学镜片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件3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左侧的侧壁上,所述监测信号源4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前侧的侧壁上,所述光学镜片模块设置于信号接收器件3与监测信号源4之间,所述监测信号源4发出的信号经过光学镜片模块分散形成两部分信号,分别为监测信号1和透射信号2,所述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件3、监测信号源4、监测信号1和透射信号2,以及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能够在结构和布局上均对抗干扰进行处理,确保其可靠稳定。
17.优选的,所述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30
°

1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优选为30
°
,能够在结构上对透射信号2的投射点进行改向和削弱处理,进而减少透射信号2对信号接收器件3的干扰。
19.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的内壁喷涂有消光漆层。
2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消光漆层,配合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10-40
°
的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降低透射信号2对信号接收器件3的干扰,从而确保其可靠稳定。
21.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器件3与监测信号源4之间的夹角为90
°

2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信号接收器件3与监测信号源4之间的夹角为90
°
,通过在模组本体内部的布局上对抗干扰进行处理,确保其可靠稳定。
23.优选的,所述模组本体包括壳体5和与所述壳体5配合连接的封板6,所述壳体5与封板6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2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模组本体由壳体5和封板6组成,便于安装、拆卸以及后期维护。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本模组本体在工作时,首先由监测信号源4发出信号,经过光学镜片模块分散形成两部分信号,分别为监测信号1和透射信号2,其中,监测信号1对传输通道进行监测,然后由信号接收器件3对返回的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后做成判,并发出对应才指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透射信号2常会干扰信号接收器件3,通过透射信号2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以及在模组本体的内壁喷涂消光漆层,进而在结构和布局上均对抗干扰进行处理,能够降低透射信号2对信号接收器件3的干扰,从而确保其可靠稳定。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模组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件、监测信号源和光学镜片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件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左侧的侧壁上,所述监测信号源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前侧的侧壁上,所述光学镜片模块设置于信号接收器件与监测信号源之间,所述监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经过光学镜片模块分散形成两部分信号,分别为监测信号和透射信号,所述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的内壁喷涂有消光漆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件与监测信号源之间的夹角为9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抗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配合连接的封板,所述壳体与封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光纤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组抗干扰结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内部设有信号接收器件、监测信号源和光学镜片模块,所述信号接收器件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左侧的侧壁上,所述监测信号源设置于模组本体内部前侧的侧壁上,所述光学镜片模块设置于信号接收器件与监测信号源之间,所述监测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经过光学镜片模块分散形成两部分信号,分别为监测信号和透射信号,所述透射信号打在模组本体侧壁的反射角度为10-40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权 胡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云创江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