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5542发布日期:2023-04-20 02:3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可便携移动的电子设备成为人们外出必备品,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可移动电子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希望可移动电子设备既具有便携性,又具有大屏显示的效果,这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应运而生。

2、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是整个设备中较容易损坏的区域。已经有一些用于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但是这些保护壳无法对转轴进行充分的防护,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壳,用于保护内可折叠电子设备,避免折叠设备在跌落或撞击时被其他物体碰伤、刮擦,导致电子设备损坏。该保护壳能实现保护壳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展开与折叠,以及全方位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

2、本申请的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均能够相对第二壳体转动,使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闭合以使保护壳呈折叠状态,或者使第一壳体相对第三壳体展开以使保护壳呈展开状态;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三壳体包括第三配合部,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相向设置;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二弯板的相对两端的端盖,端盖位于第二弯板的内侧;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并与第二弯板及端盖均滑动连接;第三配合部位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并与第一配合部及端盖均滑动连接。

3、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相向设计是指,展开状态时,在第一壳体中第一配合部设置于靠近第三壳体的一侧,在第三壳体中第三配合部设计于靠肩第一壳体的一侧,从而使得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相互靠近且朝向不相同。

4、本方案通过限定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能相对第三壳体转动,进而使得保护壳可跟随可折叠电子设备而展开或折叠。进一步的,本方案通过限定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弯板和端盖,使得保护壳在折叠状态时,可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共同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二壳体的端盖与第二弯板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从而能使得保护壳可以在不同状态全方位保护转轴。

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壳呈折叠状态时,第一配合部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外,第三配合部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外,第一配合部、第二壳体及第三配合部围成收容空间;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均收容于第二壳内。本方案限定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闭合折叠时,第一配合部、第二壳体以及第三配合部可共同协作形成一两端部封闭的收容区间,限定保护壳展开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均收容与第二壳体,这既保证保护壳的状态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状态相适配,也保证不同状态下的电子设备的转轴均被保护壳结构有效收容与保护。

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配合部包括第一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弯板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板,第一弯板与第二弯板滑动连接,第一侧板与端盖滑动连接;第三配合部包括第三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三弯板的相对两端的第三侧板,第三弯板与第一弯板滑动连接,第三侧板与端盖滑动连接;保护壳呈折叠状态时,第一弯板的一部分与第一侧板的一部位于第二壳体外,第三弯板的一部分与第三侧板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外,第一弯板位于第二壳体内的部分与第三弯板位于第二壳体内的部分间隔相对;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第三弯板、第一弯板及第二弯板依次层叠,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及端盖依次层叠。本方案通过限定第一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的结构,使得保护壳不仅能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的转动,还能保证保护壳在保护不同状态下均能实现重复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

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盖具有第一滑槽与第一凸轴;第一侧板具有第二凸轴,第三侧板具有第二滑槽;第二凸轴位于第一滑槽内,并能沿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第一凸轴位于第二滑槽内,并能沿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本申请通过限定第二凸轴可相对第一滑槽相对滑动以及第一凸轴可相对第二滑槽相对滑动,以保证保护壳中第一壳体、第三壳体可相对第二壳体相对转动,从而保证保护壳能有效实现机构运动。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滑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表面,与第一凸轴所在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段差。本方案通过限定第一表面和第一面板之间具有段差,从而保证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能够可靠连接,进而使得保护壳在产生机构运动时,第一滑槽与第一侧板的配合与第一凸轴与第侧板的配合不会干扰,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运动干涉,保证保护壳机构运动的流畅度与可靠性。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表面上形成凸台,凸台背向第一表面的面为第二表面。通过本方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具有高度差的设计,从而保证保护壳机构运动的流畅度与可靠性。

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凸台与第一侧板抵持;在保护壳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的行程中,凸台与第一侧板分离。本方案通过限定展开状态时凸台可与第一侧板抵持,以使得凸台可对第一壳体的运动进行限位,进而避免第一侧板直接与第一凸轴相接触,减少第一侧板对第一凸轴的作用力。

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台的边缘形成缺口,第一侧板的边缘具有台阶结构;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缺口与台阶结构啮合,以使凸台与第一侧板抵持。本方案通过限定凸台边缘具有缺口、第一侧板边缘具有台阶结构,使得第一侧板与凸台相抵接限位的同时能提供一个避让空间,以使得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相配合,并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运动干涉。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面板与第一边框,第一边框围绕于第一面板的边缘;第一面板与第一边框均与第一配合部连接;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面板与第一边框均位于第一配合部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本方案通过进一步进行第一壳体的构成,使得保护壳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充分的保护可折叠电子设置的转轴。

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盖与第二弯板可拆卸连接。本方案限定端盖和第二弯板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至少一个端盖可以与第二弯板为可拆卸连接,即包括两个端盖与第二弯板均为可拆卸连接以及一个端盖与第二弯板连为一体,另一端盖与第二弯板为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保护壳中各组件的组装。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8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4-8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护壳。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均能够相对第二壳体转动,使第一壳体与第三壳体闭合以使保护壳呈折叠状态,或者使第一壳体相对第三壳体展开以使保护壳呈展开状态,第一壳体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三壳体包括第三配合部,保护壳呈展开状态时,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相向设置,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二弯板的相对两端的端盖,端盖位于第二弯板的内侧,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并与第二弯板及端盖均滑动连接;第三配合部位于第二壳体的内侧,并与第一配合部及端盖均滑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保护壳可以充分保护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转轴。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波,姜铁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