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8441发布日期:2023-04-05 20:5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音箱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声,特别涉及一种音箱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电视、音箱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对音频外放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例如均在追求高保真(high-fidelity,hi-fi)音质、越级音效等,所以在堆叠过程中会使用很多大口径、高功率的扬声器及比较极致的箱体结构设计。针对传统音箱的箱体,箱体内腔大多为光面设计,当扬声器在大功率振动时,可能会带动箱体本身产生振动,扬声器本身发出的声波和箱体所发出的声波出现反相抵消,导致音箱的低频重放(频带)被削弱;此外,扬声器背部所发出的声波会在腔体内进行多次的反射形成干涉,最终影响音箱频响曲线平坦度,使得中高频声音混乱、浑浊不清,影响音箱的最终听感。

2、目前传统解决方案是在箱体内腔增加吸音棉,将扬声器背部辐射的声波尽可能多的吸收掉,但吸音棉有不同种类,需要经过多次调试才能确认方案,且因为安规需求,对吸音棉的防火等级也提出了需求,加之产线增加组装工艺,所以增加吸音棉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却同时影响了开发效率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3、有鉴于此,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音箱,以消除后腔声波多次反射所造成的干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箱及电子设备,通过在音箱箱体的内壁上设置亥姆霍兹共鸣器来吸收谐振波,使得音箱重放频响曲线更加平坦,由此提高了音箱整体外放的听感。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箱,包括:箱体,具有空腔,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安装孔;扬声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空腔构成所述扬声器的后音腔;亥姆霍兹共鸣器,设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亥姆霍兹共鸣器,亥姆霍兹共鸣器能够将一些干涉声波(谐振波)吸收掉,能够消除后腔的谐振效应,使得扬声器本身发出的声波和箱体所发出的声波不会出现反相抵消,从而能够拓宽音箱的低频带宽,提高音箱的低频表现能力。此外,由于谐振波被吸收掉,使得音箱重放的频响曲线更加平坦光滑,让声音更加干净、纯粹,达到提升音箱的整体外放听感的效果。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亥姆霍兹共鸣器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分布于所述箱体相同或者不同的内侧壁上。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吸声效果。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不完全相同。

6、也就是说,多个亥姆霍兹共鸣器的结构尺寸不完全相同,使得多个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也具有多个,多个共振频率可以对应音箱的多个谐振频率,此时亥姆霍兹共鸣器具有多个相互错开的有效吸声频率,从而能够对箱体内的谐振波进行有效消除,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音箱整体外放的听感。例如,多个亥姆霍兹共鸣器被分成多个组,每个组内的共鸣器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并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该共振频率的数值等于音箱其中一个谐振频率的数值,多个组对应多个共振频率(即多个谐振频率),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扬声器背部的谐振波,达到提升整体外放听感的效果。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音箱的谐振频率相等。例如可以完全相等或者近似相等。

8、根据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工作原理,仅在共振频率附近才会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本申请实施例还进一步对亥姆霍兹共鸣器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得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共振频率与音箱的谐振频率(即音箱未设置共鸣器时的谐振频率)完全相等或者近似相等,从而最大化的利用共鸣器的吸声性能,最大程度消除扬声器背部的谐振波,达到提升音箱整体外放听感的效果。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扩散体结构。

10、通过设置声学扩散体结构,能够将声音向不同的方向进行反射,使声波扩散更加均匀,扩散体结构能够将扬声器背部反射声波打散以抑制多次反射所造成的干涉,箱体内产生的少部分干涉声波又能够被亥姆霍兹共鸣器有效吸收掉,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箱通过扩散体结构与亥姆霍兹共鸣器的互相耦合,能够有效解决箱体内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干涉问题,最大程度的消除箱体内的谐振波,音箱的频响曲线更加平坦光滑,整体听感干净纯粹,最终达到提升音箱整体外放听感的效果。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设于所述扩散体结构上;或者,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与所述扩散体结构并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的不同位置处。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上设有吸音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箱体内壁上的尖批、直条形凸棱或者波浪形凸棱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直条形凸棱,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直条形凸棱之间。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根直条形凸棱和多根波浪形凸棱,所述直条形凸棱与所述波浪形凸棱交替设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根波浪形凸棱,在延伸方向上的同一位置处相邻的两根所述波浪形凸棱的高度不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扩散体结构通过在所述箱体内壁上开设多个凹槽而形成,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多个吸音孔。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音箱。

20、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为音响、电视机(例如智能电视或者智慧屏)、平板电脑、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汽车(例如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技术特征:

1.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具有多个,多个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分布于所述箱体(110)相同或者不同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的共振频率不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的共振频率与所述音箱的谐振频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上设置有扩散体结构(1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设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上;或者,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并列设置于所述箱体(110)内壁的不同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上设有吸音孔(16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包括凸设于所述箱体(110)内壁上的尖批(141)、直条形凸棱(142)或者波浪形凸棱(143)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直条形凸棱(142),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位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直条形凸棱(14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根直条形凸棱(142)和多根波浪形凸棱(143),所述直条形凸棱(142)与所述波浪形凸棱(143)交替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多根波浪形凸棱(143),在延伸方向上的同一位置处相邻的两根所述波浪形凸棱(143)的高度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体结构(140)通过在所述箱体(110)内壁上开设多个凹槽(150)而形成,所述凹槽(150)的槽壁上设有多个吸音孔(160)。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50),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设于所述凹槽(150)的底壁上。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音箱。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音箱及电子设备,所述音箱包括:箱体(110),具有空腔(115),所述箱体(110)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115)相连通的安装孔(114);扬声器(120),安装于所述安装孔(114)内,所述空腔(115)构成所述扬声器(120)的后音腔;亥姆霍兹共鸣器(130),设于所述箱体(110)的内壁上,所述亥姆霍兹共鸣器(130)的开口与所述空腔(115)相连通。本申请通过在音箱箱体的内壁上设置亥姆霍兹共鸣器来吸收谐振波,使得音箱重放频响曲线更加平坦,由此提高了音箱整体外放的听感。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飞,霍鹏,单海波,王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