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8500发布日期:2023-09-09 00:1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用电信息采集,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


背景技术:

1、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分布式光伏、储能装置、智能配电设备等广泛接入低压配电网,基于专变采集终端开展的负荷精准控制和台区智能监测业务应用越来越多,而新型的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呈现rs-485总线、can总线、hplc、hplc+hrf双模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多样化场景。专变台区的产品配置方法也由传统的集中式逐步向分布式发展,专变采集终端的本地通信组网需求迫在眉睫。国网目前在运的专变采集终端具有以下应用的局限性:一是专变采集终端虽然也具备rs-485接口,但终端通常安装在变压器侧,而智能量测设备安装在分支侧或用户侧,距离专变采集终端较远;二是专变采集终端不具备本地通信接口,仅通过rs-485、can等有线方式通信,有线方式存在人为破坏、数据被篡改等安全性问题;三是越来越多的智能量测设备都具备hplc、hplc+hrf双模等通信接口,而无法通过本地通信网络接入采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包括:专变采集终端本体、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预留的第一可配置模块位置处的载波耦合接口,其中

3、控制模块用于本地负荷控制;

4、载波耦合接口支持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接入,用于实现专变采集终端的本地组网通信。

5、可选地,控制模块通过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

6、可选地,其中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包括:

7、用于连接遥信接口的两位接线端子;

8、用于连接can接口的两位接线端子;

9、用于连接12v输出接口的两位接线端子。

10、可选地,还包括:与载波耦合接口连接的本地通信模块,其中本地通信模块设置有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用于外接智能量测设备。

11、可选地,本地通信模块的接口尺寸与载波耦合接口的尺寸相匹配。

12、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可配置模块,设置有远程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的远程通信。

13、从而,本发明通过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将控制模块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预留第一可配置模块位置处的载波耦合接口,用于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接入。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具备本地通信功能,根据现场应用场景的不同,可配置hplc、hplc+hrf双模等通信模块,实现专变采集终端对智能量测设备的灵活接入。

14、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专变采集终端本体、设置在所述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专变采集终端本体预留的第一可配置模块位置处的载波耦合接口,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预设数量的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预设数量的所述接线端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载波耦合接口连接的本地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本地通信模块设置有所述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用于外接智能量测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通信模块的接口尺寸与所述载波耦合接口的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可配置模块,设置有远程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的远程通信。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配置本地通信模块的专变采集终端,包括:专变采集终端本体、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内部的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专变采集终端本体预留的第一可配置模块位置处的载波耦合接口,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本地负荷控制;载波耦合接口支持HPLC模块/HPLC+HRF双模模块接入,用于实现专变采集终端的本地组网通信。可实现专变采集终端III型具备本地通信功能,根据现场应用场景的不同,可配置HPLC、HPLC+HRF双模等通信模块,实现专变采集终端对智能量测设备的灵活接入。

技术研发人员:卢继哲,祝恩国,徐景涛,张海龙,侯帅,阿辽沙•叶,刘岩,郑国权,任毅,李然,刘永光,张志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