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73742发布日期:2023-07-05 17:3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的配置参数在出货前配置好,例如电压、温度、多少簇系统等等,出厂时就已经配置好,但是这个前提是必须事先得知具体的配置需求,后续如果存在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的需求会比较麻烦,需要人为去修改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能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增加自动分配地址并自动识别配置,避免了人为修改配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2、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方案:

3、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具体包括:

4、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向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

5、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接收并识别地址分配信号,进行自身地址识别和分配;

6、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向第二簇电芯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第二簇电芯的主控单元进行自身地址识别;

7、第二簇电芯完成自身地址的识别,并向下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直到地址分配完毕。

8、进一步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为二级主控。

9、进一步的,电芯的主控单元为一级主控。

10、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系统,具体包括:

11、电池管理系统地址分配信号发送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向第一簇

12、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

13、第一簇电芯主控单元地址识别和分配模块,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接收并识别地址分配信号,进行自身地址识别和分配;

14、第二簇电芯主控单元地址识别和分配模块,第二簇电芯完成自身地址的识别,并向下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直到地址分配完毕。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动分配地址和自动识别配置的功能,实际使用电池时无需人为干预修改电池的配置参数,能够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簇电芯并进行自动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2.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步骤。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可由电子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多簇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具体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单元向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接收并识别地址分配信号,进行自身地址识别和分配;第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向第二簇电芯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第二簇电芯的主控单元进行自身地址识别;第二簇电芯完成自身地址的识别,并向下一簇电芯的主控单元发送地址分配信号,直到地址分配完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动分配地址和自动识别配置的功能,实际使用电池时无需人为干预修改电池的配置参数,能够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簇电芯并进行自动配置。

技术研发人员:马苏平,柳华勤,张微中,柳扬,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秦新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