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05029发布日期:2023-06-29 02:4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1、因船用物资来源广泛复杂、运输条件存在差异、包装质量参差不齐等因素,在收货时需对其进行开箱验收,对物资实体进行种类、数量和外观进行检验,确保入库物资数量上的准确性和质量上的完好性。传统开箱模式需要在现场多部门人员到场情况下进行,必要时邀请船东、船检代表参与共验,往往因人员、时间、场地等不可控因素,一套设备的开箱过程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物资上船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开箱流程所需要的时间长且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开箱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监控平台通信连接;

4、所述开箱设备用于对所述物资进行开箱;

5、所述监控设备用于对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进行录制,并将得到的录制视频同步传输至所述监控平台;

6、所述监控平台用于接收和显示所述录制视频。

7、优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录制视频判断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开箱流程。

8、优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不符合预设的开箱流程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9、优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录制视频判断开箱后的物资是否有异常。

10、优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所述开箱后的物资有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11、优选地,所述开箱设备为机器人。

12、优选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开箱工位,所述开箱设备具体用于在所述开箱工位对所述物资进行开箱。

13、优选地,所述开箱工位包括固定开箱工位,所述监控设备采用固定摄像监控器。

14、优选地,所述开箱工位包括移动开箱工位,所述监控设备采用移动头盔式记录仪。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控制开箱设备对物资进行开箱;

17、控制监控设备对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进行录制,并将得到的录制视频同步传输至监控平台进行显示。

18、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19、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运用物联网新技术,推进一体化信息覆盖,利用监控设备将物资开箱的全过程实时同步至监控平台,实现物资开箱的云端监控以及物资验收,通过端对端可视方式,避免多方人员在现场聚集,实现了多方高效协同作业,降低不可控因素对物资的影响,缩短了开箱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开箱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监控设备与所述监控平台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录制视频判断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开箱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所述物资的开箱流程不符合预设的开箱流程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报警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基于所述录制视频判断开箱后的物资是否有异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所述开箱后的物资有异常的情况下,输出第二报警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设备为机器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开箱工位,所述开箱设备具体用于在所述开箱工位对所述物资进行开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工位包括固定开箱工位,所述监控设备采用固定摄像监控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工位包括移动开箱工位,所述监控设备采用移动头盔式记录仪。

10.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资开箱的监控系统和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包括开箱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监控平台;其中,监控设备与监控平台通信连接;开箱设备用于对物资进行开箱;监控设备用于对物资的开箱流程进行录制,并将得到的录制视频同步传输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用于接收和显示录制视频。本发明通过运用物联网新技术,推进一体化信息覆盖,利用监控设备将物资开箱的全过程实时同步至监控平台,实现物资开箱的云端监控以及物资验收,通过端对端可视方式,避免多方人员在现场聚集,实现了多方高效协同作业,降低不可控因素对物资的影响,缩短了开箱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徐绿洲,郑贤勇,徐靖,黄涛涛,何富源,李彧,张倪鑫,徐飞,王朝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