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6759发布日期:2023-05-31 19:1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卫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1、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逐步提高,网络技术应用程度拓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是基于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新型识别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电力巡检的质量,还能够降低巡检人员的工作压力,实现电力工应系统的正常运行。

2、因此,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巡检过程中。其中,物联网系统包括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的传感器和传输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的物联网边缘设备。

3、并且由于,通过物联网边缘设备收集到的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需要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服务器,因此,物联网边缘设备通过有线接入或者通过移动网络的方式与云服务器通信。

4、但是若是利用有线接入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偏远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无法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而若是使用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移动网络没有覆盖的野外环境,也无法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

5、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是利用有线接入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偏远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无法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而若是使用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移动网络没有覆盖的野外环境,也无法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系统的电力巡检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是利用有线接入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偏远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无法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而若是使用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移动网络没有覆盖的野外环境,也无法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包括: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多个电力巡检单元、通信卫星、主站设备和云服务器,其中物联网边缘设备中包括:小站模块,并且其中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与电力巡检单元通信连接,配置用于从多个电力巡检单元接收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的小站模块通过通信卫星与主站设备通信连接,配置用于以时分多址的方式将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以及主站设备与云服务器连接,配置用于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将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多个电力巡检单元、通信卫星、主站设备和云服务器。其中,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中均包括小站模块。并且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与电力巡检单元通信连接。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的小站模块通过通信卫星于主站设备通信连接。主站设备与云服务器连接。

4、根据上述描述可知,本公开技术方案中的电力巡检系统设置有分别与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和主站设备通信连接的通信卫星。而由于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中设置有小站模块,因此在向通信卫星传输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时,能够以时分多址的方式通过通信卫星与主站设备通信,并通过通信卫星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因此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与主站设备之间不仅不需要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而且还不需要以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从而,通过上述产品结构达到了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进而保证主站设备能够正常接收到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若是利用有线接入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偏远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无法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而若是使用移动通信的方式将电力设备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则在移动网络没有覆盖的野外环境,也无法将物联网边缘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100)、多个电力巡检单元(200)、通信卫星(300)、主站设备(400)和云服务器(50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站设备(400)通过所述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100)将用于指示已接收到与所述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的确认信息,传输至所述多个电力巡检单元(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巡检单元(200)包括:多个传感器(210)和终端处理设备(220),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处理设备(220)包括:i/o接口(221)、终端处理器(222)和第一收发器(223),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边缘设备(100)还包括:物联网网关模块(110),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网关模块(110)包括:第二收发器(111)、网关处理器(112)和第一通信接口(113),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站模块(120)包括:第二通信接口(121)、小站处理器(122)和第一fec调制解调器(123),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设备(400)包括:主站模块(410)和网络服务器模块(420),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模块包括:第二fec调制解调器(411)、主站处理器(412)和第三通信接口(413),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器模块(420)包括:第四通信接口(421)、ns处理器(422)以及网络通信模块(423),其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卫星通信的电力巡检系统,包括: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多个电力巡检单元、通信卫星、主站设备和云服务器,其中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包括小站模块,并且其中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与多个电力巡检单元通信连接,配置用于从多个电力巡检单元接收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并向电力巡检单元发送控制指令;多个物联网边缘设备中的小站模块通过通信卫星与主站设备通信连接,配置用于以时分多址的方式将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主站设备;以及主站设备与云服务器连接,配置用于基于即时通讯协议将与电力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

技术研发人员:侯然然,花国良,杨文翰,林广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