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4085发布日期:2023-06-29 13:1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vr技术资源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线下的活动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了网上,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人们对通信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此对通信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了人们一直以来伴随较多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使用的资源管理方式就是传统的二维管理方式,但是传统的二维管理方法难以准确、直观地显示地下庞大且复杂排列的空间位置关系,这就造成了在复杂的资源管理中,配置管理资源往往会有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随着通信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会越来越多。所以迫切的需要一种配置简单、管理高效且人机交互友好方案来配置、管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利用vr设备、前端系统界面与服务端的交互进行复杂资源的管理,由vr设备识别手势输入数据和语音控制虚拟界面,并且进行数据的初步监测,然后将数据下发至前端系统进行传递,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再将数据进行前端界面的呈现。该方法解决了庞大的资源管理不直观、不方便且易出错的问题。

4、进一步的,

5、由vr显示虚拟界面,可以识别手势操作,生成相应的资源数据,并可以进行语音调整虚拟界面资源显示大小,可以细致观察资源连接状态。

6、vr设备可对生成的管理资源数据进行初步的整合分析,监测资源是否发生明显错误,如果发生错误会进行直接提示,不会将数据进行传递。

7、服务器端接收到数据后,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处理结果,待处理结果无误后才会返回正确信号,将前端系统界面进行更新操作。

8、再进一步的,

9、vr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登录前端系统的电脑进行数据交互,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向用户直观显示地下管线的空间层次和位置资源。

10、通过用户的手势操作来管理资源信息,并生成相关管理的资源数据,在资源配置管理过程中vr设备中系统会实时进行监测,发生配置错误会进行弹窗提示,当不能监测出错误之后,将数据传递给前端,由前端再将数据传递给服务端,服务端进行数据接收,保存用户的配置并做相应调整,返回处理成功结果后,由前端接收信息并进行资源管理界面更新。

11、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2、①vr设备连接前端资源管理系统,用户佩戴vr设备查看生成的资源管理虚拟界面;

13、②用户通过生成的虚拟界面,利用手势操作资源,选择各资源的属性,可语音调整操作资源大小;

14、③vr设备识别用户选择的操作手势指令生成配置数据;

15、④对生成的配置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监测是否产生明显错误,若产生错误进行提示,反之将数据传给前端系统;

16、⑤前端系统不对数据进行任何操作,直接将数据传递给服务器端;

17、⑥服务器端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反馈给前端系统,待无误后将数据进行保存操作;

18、⑦前端系统接收到处理结果,将前端管理界面进行更新以供vr设备进行查看。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提供了当用户对十分复杂的资源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vr设备直观的显示地下资源的空间层次和位置并配置管线资源。以人井中铺设光缆为例,该方资源管理方法能够形象展现地下资源的埋深、材质、形状、走向以及结构和周边环境,与传统的二维管理方式相比,极大地方便并且直观的对人手井设备占用情况、位置等信息的查找,帮助用户对综合资源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资源能力中心的VR技术资源管理系统,属于VR技术资源管理领域,其包括VR设备、前端系统、服务端。通过VR设备生成的虚拟界面,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配置的管线信息,同时也可以使用VR设备,通过语音控制放大比较复杂的资源连接端口进行查看、编辑,并对可能连接失败的资源进行分析形成实时图像并弹出可视化提示,最终直接将正确的资源数据返回前端系统并保存到库。本发明基于VR技术对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线进行配置,用户无需使用鼠标、键盘等终端进行输入来配置复杂的管线资源,方便用户操作,同时也可以通过VR设备直观的显示地下管线的位置和空间层次,可以有效地减少配置复杂管线引发的错误。

技术研发人员:刘圆圆,刘轲,曾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