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架构及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32273发布日期:2023-07-08 02:2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输架构及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架构及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通常来说,移动终端与同一运营商且同一区域内的互联网中的其他终端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质量较好。但当移动终端与跨区域和/或跨运营商的互联网中的其他终端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往往会存在丢包现象。而且当数据传输链路过长时,丢包所带来的重传还会进一步增加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极大地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如何对长链路传输网络进行优化,以减少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仍然需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架构及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对长链路传输网络进行优化,以减少数据传输时延,从而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

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架构,所述网络架构包括客户端、公网接入点、隧道入网点和服务器,其中:所述隧道入网点部署在所述公网接入点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链路上,且所述隧道入网点部署在靠近所述公网接入点侧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所述隧道入网点用于通过快速用户数据报协议互联网协议quic隧道接收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以及将所述目标数据请求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quic隧道为基于quic协议构建,且所述vxlan隧道按照传输数据的优先级字段进行数据传输。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传输架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客户端将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发送至所述隧道入网点,其中,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为将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作为quic隧道协议的有效载荷,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为所述客户端的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的服务器的地址;所述隧道入网点接收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并对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转发数据,以及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所述待转发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以及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将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对应的客户端。

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包括:将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发送至所述隧道入网点,以使得隧道入网点对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转发数据,以及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其中,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为将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作为quic隧道协议的有效载荷,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为所述客户端的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的服务器的地址,所述待转发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

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隧道入网点,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为将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作为quic隧道协议的有效载荷,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为所述客户端的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的服务器的地址;对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转发数据;将所述待转发数据转发至所述目标地址对应的服务器中,所述待转发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以使得对所述待转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以及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将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对应的客户端。

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接收来自隧道入网点的待转发数据,所述待转发数据由所述隧道入网点基于来自客户端的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待转发数据中包括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和目标数据请求,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为将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作为quic隧道协议的有效载荷,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为所述客户端的地址,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为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的服务器的地址;对所述待转发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响应所述目标数据请求将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源地址对应的客户端。

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架构,该网络架构包括客户端、公网接入点、隧道入网点和服务器,其中隧道入网点部署在公网接入点和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链路上,且隧道入网点部署在靠近公网接入点侧的预设距离范围内,从而能够将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较长的传输链路拆分为客户端至隧道入网点之间的传输链路和隧道入网点至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链路。而且隧道入网点能够通过quic隧道接收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该quic隧道为基于quic协议构建得到,具备快速重传恢复能力,而且该段传输链路较短,即便是发生重传其需要耗费的重传时间也较短。而将目标数据请求通过vxlan隧道发送至服务器的这段传输链路由于是按照传输数据的优先级字段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其数据传输可靠性较高,从而能够在整体上极大地缩短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时延,提高客户端到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架构包括客户端、公网接入点、隧道入网点和服务器,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架构还包括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为所述服务器的前置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用于: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架构,所述方法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入网点对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待转发数据,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网络架构还包括所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设备,所述负载均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待转发数据,并对所述待转发数据以及所述待转发数据中的vxlan头部进行解析,以获取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和所述目标数据请求,以及将所述目标数据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的目标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目标数据返回至所述源地址对应的客户端,包括: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将目标quic隧道协议数据发送至所述隧道入网点,包括: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入网点,所述方法包括: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3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3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架构及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网络架构,包括客户端、公网接入点、隧道入网点和服务器,其中:所述隧道入网点部署在所述公网接入点和所述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链路上,且所述隧道入网点部署在靠近所述公网接入点侧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所述隧道入网点用于通过快速用户数据报协议互联网协议QUIC隧道接收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数据请求,以及将所述目标数据请求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隧道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QUIC隧道为基于QUIC协议构建,且所述VxLAN隧道按照传输数据的优先级字段进行数据传输。

技术研发人员:祝顺民,文荣,易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