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70168发布日期:2023-06-05 01:1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简称5g)的不断发展,5g通信网络已经可以应用到多种场景中。并且5g通信网络可以作为专用网络具体部署于某一区域比如工业园区或者某一地理区域内,接入该专用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借助自身安装的各种应用程序运行多种服务,比如即时通信服务、直播服务、信息搜索服务等等。

2、终端设备在运行某一种服务的过程中,数据网络(data network,简称dn)产生的该服务的数据流可以依次由dn传输至核心网、基站并最终到达终端设备。而在实际中,当数据流传输出现异常时,数据流可能会堆积在基站,并最终影响服务的整体质量。

3、因此,如何改善数据流在基站处的堆积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改善数据流在基站处的堆积。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包括:

3、管理平台、包含接入设备和核心网的专用网络以及接入所述专用网络的终端设备;

4、所述接入设备,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目标数据流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目标服务;若所述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则利用所述接入设备的第一通信接口,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至所述管理平台;

5、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利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异常通知;转发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核心网;

6、所述核心网,用于处理所述异常通知。

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包括:

8、管理平台、包含接入设备和核心网的专用网络以及接入所述专用网络的终端设备;所述专用网络为本地化网络,所述管理平台部署于云网络中;

9、所述接入设备,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目标数据流对应于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目标服务;若所述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则利用所述接入设备的第一通信接口,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至所述管理平台;

10、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利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异常通知;转发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核心网;

11、所述核心网,用于处理所述异常通知。

1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应用于部署在云网络中的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3、利用与接入设备的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其中,所述异常通知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时产生,所述接入设备部署在专用网络中;

14、转发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专用网络中的核心网,以由所述核心网处理所述异常通知。

15、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应用于部署在云网络中的接入设备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6、利用与接入设备的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其中,所述异常通知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时产生,所述接入设备部署在专用网络中;

17、转发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云网络中的核心网管理平台,以由所述核心网管理平台转发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专用网络中的核心网,以由所述核心网处理所述异常通知。

18、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应用于部署在专用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述专用网络为本地化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19、获取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所述目标数据流对应于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目标服务;

20、若所述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则利用所述接入设备的第一通信接口,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至管理平台,以由所述管理平台利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异常通知,并发送所述异常通知至所述专用网络中的核心网,以由所述核心网处理所述异常通知,所述管理平台部署在云网络中。

21、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系统通信。

22、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至少可以实现如第三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

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可以包括管理平台、包含接入设备和核心网的专用网络以及接入此专用网络的终端设备。

24、基于上述系统,接入设备可以获取到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此目标数据流对应于在终端设备上运行的目标服务。当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时,表明在接入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目标数据流的传输发生异常,也即是空口侧的数据流发生传输异常,则接入设备可以生成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并利用自身的第一通信接口将此异常通知上报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可以借助自身与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接收并转发此异常通知转发给核心网,从而使核心网感知到空口侧发生的异常。最终,核心网可以处理此异常通知。

25、在实际中,当核心网不能及时感知空口侧的异常时,核心网会正常向接入设备发送数据流,而接入设备又会因为空口侧发生传输异常而无法处理核心网发送的数据流,最终就会导致数据流在接入设备处堆积并最终被接入设备丢弃。而使用上述系统,借助管理平台和接入设备之间对应的接口可以使接入设备将空口侧产生的传输异常上报给核心网,使核心网能够感知并及时处理空口侧的异常,从而改善数据流在接入设备处堆积并丢弃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平台、包含接入设备和核心网的专用网络以及接入所述专用网络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部署于云网络中,所述管理平台包括接入设备管理平台和核心网管理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终端设备上触发的目标服务启动操作,在所述接入设备和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第一类传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确定第二类传输通道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在所述接入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用于传输所述目标数据流的第二类传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注册,建立所述终端设备和提供至少一种服务的数据网络之间的会话连接,其中,所述会话连接关联有至少一条第一类传输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类传输通道,所述至少一种服务各自对应的数据流在与所述会话连接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一类传输通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类传输通道中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注册,建立所述终端设备和提供至少一种服务的数据网络之间的会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用于响应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注册,建立所述终端设备和提供至少一种服务的数据网络之间的会话连接;

8.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平台、包含接入设备和核心网的专用网络以及接入所述专用网络的终端设备;所述专用网络为本地化网络,所述管理平台部署于云网络中;

9.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部署在云网络中的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0.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部署在云网络中的接入设备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11.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部署在专用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述专用网络为本地化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

13.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网络的管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获取目标数据流的实际服务质量参数,目标数据流对应于目标服务。当实际服务质量参数不满足目标服务对应的参考服务质量参数时,接入设备可以生成目标服务对应的异常通知,并利用自身的第一通信接口上报异常通知至给系统中的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可以借助与第一通信接口对应的第二通信接口转发此异常通知转发给系统中的核心网,以由核心网处理异常通知。异常通知可以表明数据流在空口侧的传输发生异常,而借助管理平台和接入设备的各自接口可以使核心网能够及时感知并处理此异常,以改善由于核心网不能感知空口侧异常而使数据流在接入设备处堆积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杨光,黄俊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