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31852发布日期:2023-11-05 08:3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双工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工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背景技术:

1、第三代全球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global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在开发被称为新无线电(new radio,nr)的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无线存取技术。5g nr旨在解决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以满足与延时(latency)、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scalability)(例如,对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及其他要求相关联的新要求。5g nr包括与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large-scal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及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相关的服务。然而,5g nr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多址改进(multiple-access improvement)。这些改进也可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举例来说,传统的双工操作已经变得不再能够满足5g nr的需求。

2、传统的双工操作包括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及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具体来说,tdd使用相同的频带来既传送数据又接收数据,但不是在同一时间传送数据与接收数据。在tdd中,数据传送与数据接收发生在非交叠时间资源(non-overlapping time resource)中,使得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处,仅发射器是激活的(active)或者仅接收器是激活的。另一方面,fdd使用两个单独的频带来传送数据与接收数据。在fdd中,传送频率与接收频率由定义的频率间隙(frequency gap)分隔开,此使得能够无干扰地同时进行传送与接收。尽管tdd更灵活,然而在tdd中为上行链路(uplink,ul)分配有限的持续时间(time duration)将会导致覆盖范围(coverage)减小且延时增加。也就是说,tdd可能引入较高的延时,对于ul来说尤为如此,这是因为无线装置需要等待ul资源来发送ul传送。此外,在tdd与fdd二者中均存在对频谱资源(spectrum resource)的大量浪费。也就是说,值得对让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与ul传输(也称为全双工(fullduplex))能够同时存在的可行性(feasibility)进行研究。

3、因此,5g nr引入旨在解决上行链路延时问题的子带全双工(sub-band fullduplex,sbfd)。在sbfd中,被分割成子带的tdd载波用于在相同的时隙(slot)中实现同时进行的传送与接收。应注意,sbfd不同于传统的fdd。在传统的fdd中,给定的载波和/或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通常完全专门用于上行链路通信或完全专门用于下行链路通信。对于sbfd,给定的载波上的时间-频率资源的一部分专门用于ul,且此同一载波上的时间-频率资源的一部分支持dl。然而,在当前的5g nr系统规范中,尚未具体规定如何处理当应用全双工(例如,sbfd)时ue的ul操作与dl操作的时域冲突(time domain conflict)。但是需要此种规范来减少ul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公开涉及一种双工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的用户设备。

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由ue使用的双工操作方法,且所述方法将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指示dl接收及ul传送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指示;以及根据规则而通过第一资源来实行dl接收或通过第二资源来实行ul传送。

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者中,本公开涉及一种ue,所述ue将包括但不限于:收发器及耦合到所述收发器的处理器,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指示dl接收及ul传送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指示;以及根据规则而通过第一资源来实行dl接收或通过第二资源来实行ul传送。

4、然而,应理解,此
技术实现要素:
可能并非包含本公开的所有方面及实施例,且因此不意味着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或约束。此外,本公开将包括对于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改进及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由用户设备使用的双工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接收与所述上行链路传送在时域上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及所述第二资源被频分复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第一指示、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第二指示、或所述第一指示与所述第二指示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搜索空间包括具有专属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的类型1共用搜索空间、类型3共用搜索空间或用户设备专用搜索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搜索空间包括不具有专属无线电资源控制配置的类型1共用搜索空间、类型0共用搜索空间、类型0a共用搜索空间或类型2共用搜索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是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所述第二指示是另一个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是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所述第二指示是另一个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由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第一优先权与由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第二优先权相同,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是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所述第二指示是另一个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所述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所述第二指示,所述第一指示是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所述第二指示是另一个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由所述第一指示所指示的第一优先权与由所述第二指示所指示的第二优先权相同,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指示是较高层配置或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指示是较高层配置或经动态调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是下行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资源是灵活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是灵活资源,且所述第二资源是上行链路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是灵活资源,且所述第二资源是另一种灵活资源。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资源是下行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资源是上行链路资源。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包括指示所述下行链路接收的第一指示、以及指示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是所述第一指示的字段,所述第一资源是第一带宽部分,所述第二资源是第二带宽部分,且根据所述规则而通过所述第一资源来实行所述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所述第二资源来实行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步骤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内的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间位置是上行链路资源,则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相同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且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间位置由所述第二指示来指示。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若所述第一带宽部分内的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间位置是下行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内的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间位置是上行链路资源,则所述第二带宽部分不同于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且所述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间位置由所述第二指示来指示。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带宽部分在多个候选带宽部分之中具有最低的带宽部分索引。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所述上行链路传送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

35.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包括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双工操作方法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指示下行链路接收及上行链路传送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指示;以及根据规则而通过第一资源来实行下行链路接收或通过第二资源来实行上行链路传送。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贤,李建民,罗立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