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5382发布日期:2023-07-27 14: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可调音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耳机,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音耳机。


背景技术:

1、于现有技术中,耳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音乐或声音通过耳机播放出来的音色和听感都是固定的,但上述耳机并无法满足每个人对于音色的需求。针对于上述问题,目前虽然可以通过调整音频的电子信号,改变耳机播放的音色,但通过调整电子信号可能造成声音失真,致使声音质量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音耳机,其能够解决现有通过调整电子信号可能导致耳机播放的声音失真的问题。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音耳机,包括:耳机结构,耳机结构包括壳体、扬声器与调音孔,扬声器设置于壳体内,扬声器与壳体之间形成共振腔,壳体的外侧具有第一连接部,调音孔位于第一连接部内,调音孔穿设壳体,调音孔连通共振腔。耳杆,包括杆体、调音片与音频线,杆体的外侧具有第二连接部,调音片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设置,第一连接部的调音孔位于第二连接部的调音片的转动路径上,音频线的一端从杆体内穿设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音频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扬声器。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凹槽,调音孔位于环形凹槽的槽底,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调音片位于环形凹槽内,其中调音孔为一个或多个。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包括通孔,通孔穿设壳体并连通共振腔,通孔位于环形凹槽内,第二连接部包括卡扣组件,卡扣组件位于音频线的周侧,卡扣组件的一端穿设于通孔,卡扣组件的一端卡合于通孔位于壳体内侧的孔口侧壁。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耳杆更包括止位环,止位环套设于卡扣组件,通孔周侧更包括限制凹口,止位环嵌合于限制凹口。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更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设置于环形凹槽内,卡扣组件更包括第一止位件与第二止位件,第一止位件与第二止位件位于调音片的两端,其中第一止位件相邻于具有第一限位件的一侧,第二止位件相邻于具有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具有柱体与卡扣凸块,卡扣凸块自柱体一端的周侧向外延伸,柱体穿设通孔,卡扣凸块卡合于通孔位于壳体内侧的孔口侧壁。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止位件抵靠于第一限位件,则调音片完全覆盖调音孔,其中第二连接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第二连接部带动第一止位件与第二止位件转动,第二止位件朝向第二限位件移动,则调音片逐渐开放调音孔,第二止位件抵靠于第二限位件,则调音片完全开放调音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音片为弧形构造,调音片的转动路径为环形凹槽内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调音片的弧边长度小于调音片的转动路径的路径长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扣组件更包括第三止位件,第三止位件位于不具有第一止位件与第二止位件的环形凹槽内的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其中第一止位件抵靠于第一限位件,则第三止位件抵靠于第二限位件;或第二止位件抵靠于第二限位件,则第三止位件抵靠于第一限位件。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内侧具有防尘网,防尘网覆盖于调音孔。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外侧更具有第一定位标识,第一定位标识位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杆体的外侧具有第二定位标识,第二定位标识位于第二连接部的一侧,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转动,则第二定位标识对应于第一定位标识。

1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调音耳机,通过转动耳杆改变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调音片与调音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调音片开放或覆盖调音孔,以改变共振腔内的空气压力,达到改变声音频率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环形凹槽,所述调音孔位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调音片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其中所述调音孔为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穿设所述壳体并连通所述共振腔,所述环形凹槽环绕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位于所述音频线的周侧,所述卡扣组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卡扣组件的一端卡合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孔口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杆更包括止位环,所述止位环套设于所述卡扣组件,所述通孔周侧更包括限制凹口,所述止位环嵌合于所述限制凹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具有柱体与卡扣凸块,所述卡扣凸块自所述柱体一端的周侧向外延伸,所述柱体穿设所述通孔,所述卡扣凸块卡合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孔口侧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更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更包括第一止位件与第二止位件,所述第一止位件与所述第二止位件位于所述调音片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止位件相邻于具有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止位件相邻于具有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则所述调音片完全覆盖所述调音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一止位件与所述第二止位件转动,所述第二止位件朝向所述第二限位件移动,则所述调音片逐渐开放所述调音孔,所述第二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则所述调音片完全开放所述调音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音片为弧形构造,所述调音片的转动路径为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调音片的弧边长度小于所述调音片的转动路径的路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更包括第三止位件,所述第三止位件位于不具有所述第一止位件与所述第二止位件的所述环形凹槽内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则所述第三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或所述第二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则所述第三止位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具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覆盖于所述调音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更具有第一定位标识,所述第一定位标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杆体的外侧具有第二定位标识,所述第二定位标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则所述第二定位标识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标识。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调音耳机,包括耳机结构与耳杆,耳机结构包括壳体、扬声器与调音孔,耳杆包括杆体、调音片与音频线,扬声器设置于壳体内,扬声器与壳体之间形成共振腔,壳体的外侧具有第一连接部,调音孔位于第一连接部,调音孔穿设壳体并连通共振腔,杆体的外侧具有第二连接部,调音片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设置,第一连接部的调音孔位于第二连接部的调音片的转动路径上,音频线的一端从杆体内穿设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音频线的一端电性连接扬声器。本申请通过转动耳杆改变调音片与调音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调音片开放或覆盖调音孔,以改变共振腔内的空气压力,达到改变声音频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勇,余光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