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

文档序号:34547853发布日期:2023-06-27 22: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摄像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无人机在进行航测时,通常利用内置的航摄仪(摄像头)对地面被监测物或者地点进行拍摄工作。

2、航摄仪在无人机遥感信息快速获取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即可在天气良好的环境下,根据项目需求,航测相机可单独工作获取高分辨率的多光谱正射影像用于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等基础测绘和应急救灾等其他领域;然而在气象环境恶劣(如水雾、雾霾、沙尘、小雨、空气湿度较大等)情况下现有的航摄仪容易因摄像头脏污或起雾不能够获取图像信息,导致使用的不方便。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朝向摄像头吹气的方式吹走摄像头上的粉尘及水滴,虽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对于较为顽固的污物的清理效果较为有限,尤其是针对镜头上粉尘与水混合而成的污物,吹出的气体反而容易导致污物面积增大,甚至容易导致污物因失水更为顽固难以清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监测装置容易受气象环境恶劣影响导致不能够获取有效图像信息,以及无人机监测装置对自身镜头上的污物自清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无人机监测装置拍摄图像清晰以及对于顽固污物的自清洁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摄像组件、朝向摄像头的镜片出气的吹气组件、动力组件和控制单元,摄像组件包括位于无人机外壳上的摄像头,还包括外覆除污组件;

3、所述外覆除污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支撑架、两个储带滚筒、清污带和带体托举组件;所述储带滚筒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与清污带的组合呈卷轴形;所述清污带的宽度为摄像头镜片的直径的1.6倍以上;

4、所述清污带上交替设有透出孔和片体定位孔,每个片体定位孔上均固定有一个橡胶材质且一面设不干胶层的弹力圆片;清污带覆盖在镜片上;

5、所述带体托举组件包括升降板、伸缩驱动杆和基座,定位在外壳上,通过伸缩的方式将清污带适时托起使其远离镜片。

6、进一步的,所述透出孔直径为摄像头镜片的直径的1.05倍以上;

7、所述透出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清污带的宽度的两倍;

8、片体定位孔的直径为摄像头镜片的直径的1.35倍以上;

9、所述片体定位孔中心位置距离清污带的两个边缘距离相等;

10、片体定位孔位于透出孔之间,直径为摄像头镜片的直径的1.35倍以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伸出槽,伸出槽为通槽,用于供带体托举组件从外壳中伸出进而将清污带托起;

12、所述基座定位在所述外壳内部,为块体,起到承载所述升降板的作用,所述升降板滑动定位在所述基座上;

13、所述升降板为矩形板体,其与清污带相垂直;

14、所述伸缩驱动杆为电动伸缩杆,一端定位在所述升降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15、所述带体托举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对称设置,分别位于摄像头的两侧;

16、所述升降板与清污带上除透出孔和片体定位孔外的其他位置相接触。

17、优选的,还包括换向柱组件;

18、所述换向柱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清污带的移动方向进而令清污带贴近外壳移动;

19、所述换向柱组件包括第一换向柱和第二换向柱,二者均为圆柱形,与储带滚筒轴向相同,均位于两个储带滚筒之间且分别贴近两个储带滚筒设置;所述第一换向柱和第二换向柱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小于3毫米,清污带始终紧贴第一换向柱和第二换向柱。

20、优选的,所述吹气组件内设空气加热组件。

21、优选的,所述清污带为橡胶材质弹性带体,所述弹力圆片与清污带一体成型。

22、优选的,还包括拉拽组件;

23、所述拉拽组件包括支撑环、弹性环形膜和输气组件;

24、所述支撑环是纵截面为匚字形的圆环,其开口朝向清污带;

25、所述弹性环形膜为环形的弹性薄膜,固定在所述支撑环的开口处,弹性环形膜的边缘固定在所述支撑环的边缘上;支撑环与弹性环形膜共同组成环形空间;

26、所述支撑环的直径小于弹力圆片的直径;

27、所述输气组件为气泵结构,其上固定有气阀,内部设有加热丝,用于控制环形空间中的气体量进而控制所述弹性环形膜的涨缩。

28、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由底环、内圈侧环和外圈侧环组成,三者均为纵截面为一字形的圆环,底环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内圈侧环和外圈侧环轴向相同,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环的边缘上;内圈侧环相对于外圈侧环更为靠近摄像头。

29、优选的,所述弹性环形膜设有多个喷气孔,喷气孔为通孔,喷气孔边缘位置的弹性环形膜上固定有用于限制喷气孔形变的硬质环;

30、所述内圈侧环的轴向长度为外圈侧环的轴向长度的0.5至0.7倍;

31、无人机常态飞行时,输出口朝向摄像头吹气的同时,输气组件也持续性的向环形空间中泵气,泵送的气体从喷气孔输出后吹向摄像头。

32、优选的,所述支撑环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弹性环形膜也固定在所述分隔板上,分隔板将环形空间等分为两个及以上的空间;所述气阀与每个分隔出的空间均连通。

3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4、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监测装置进行优化改进,利用粘除的方式祛除镜头表面污物;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监测装置容易受气象环境恶劣影响导致不能够获取有效图像信息,以及无人机监测装置对自身镜头上的污物自清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无人机监测装置拍摄图像清晰以及对于顽固污物的自清洁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包括摄像组件(002)、朝向摄像头(021)的镜片出气的吹气组件(003)、动力组件和控制单元,摄像组件(002)包括位于无人机外壳(001)上的摄像头(0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覆除污组件(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出孔(141)直径为摄像头(021)镜片的直径的1.05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001)上还设有伸出槽(010),伸出槽(010)为通槽,用于供带体托举组件(160)从外壳(001)中伸出进而将清污带(140)托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柱组件(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003)内设空气加热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带(140)为橡胶材质弹性带体,所述弹力圆片(142)与清污带(140)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拽组件(2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10)由底环、内圈侧环(212)和外圈侧环(213)组成,三者均为纵截面为一字形的圆环,底环固定在所述外壳(001)上,内圈侧环(212)和外圈侧环(213)轴向相同,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环的边缘上;内圈侧环(212)相对于外圈侧环(213)更为靠近摄像头(02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形膜(214)设有多个喷气孔(216),喷气孔(216)为通孔,喷气孔(216)边缘位置的弹性环形膜(214)上固定有用于限制喷气孔(216)形变的硬质环;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10)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分隔板(215),所述弹性环形膜(214)也固定在所述分隔板(215)上,分隔板(215)将环形空间等分为两个及以上的空间;所述气阀(221)与每个分隔出的空间均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无人机监测装置,涉及摄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摄像组件、朝向摄像头的镜片出气的吹气组件和外覆除污组件;外覆除污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支撑架、两个储带滚筒、清污带和带体托举组件;储带滚筒可转动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与清污带的组合呈卷轴形;清污带上交替设有透出孔和片体定位孔,每个片体定位孔上均固定有一个橡胶材质且一面设不干胶层的弹力圆片;清污带覆盖在镜片上;带体托举组件包括升降板、伸缩驱动杆和基座,定位在外壳上,通过伸缩的方式将清污带适时托起使其远离镜片;实现了无人机监测装置拍摄图像清晰以及对于顽固污物的自清洁效果较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松,穆旭,丛伟,王云海,郑大勇,侯圣文,吴昌茂,国增家,朱伟,高玉鑫,王雨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