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2417发布日期:2023-11-21 19:52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建筑施工拍摄领域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bim技术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国发明专利cn114953868a《一种bim建筑施工进度监管用监控装置》,说明书公开了机盒上还设置有能进行监控的监控装置以及激光测量装置。本发明可全遥控进行数据采集,使用方便,采集的效率高,更加的安全。

3、现有产品通过无人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景拍摄记录,存在以下问题,在无人机长时间拍摄过程中,容易使镜头出现过多灰尘,导致拍摄的画面不清晰,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对镜头进行清灰,拍摄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对镜头进行清灰,拍摄效率大大降低。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下方的拍摄壳体,其特征在于,拍摄壳体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摄像端安装有循环遮挡组件和循环清理组件;循环遮挡组件包括透明遮挡环和四个对称分布的防护环,透明遮挡环与拍摄壳体转动连接,且透明遮挡环将摄像头遮挡,防护环内壁安装有多个驱动透明遮挡环运转的磁性气囊;循环清理组件包括与拍摄壳体转动连接的清理环,且清理环与透明遮挡环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清理环外端固定有多个对透明遮挡环表面灰尘进行清理的软质毛刷;循环遮挡组件和循环清理组件配合设置,在透明遮挡环对摄像头遮挡灰尘时的同时,循环清理组件会对透明遮挡环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再清理,用于保持透明遮挡环的洁净性。

3、在上述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中,循环遮挡组件和循环清理组件配合设置,在遮挡灰尘时的同时对附着的灰尘进行再清理。

4、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防护环中部设有动力叶片,且动力叶片安装在机体上,动力叶片输出轴外侧安装有从动盘,且从动盘与机体转动连接。

5、作为本申请的再进一步改进,从动盘内部安装有齿轮组,且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动力叶片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从动盘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齿数不同。

6、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齿轮组外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向外延伸的磁性杆,且磁性气囊上固定有与磁性杆磁性相同的磁性层。

7、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磁性气囊外端连接有控制阀,且控制阀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内部均安装有弹性膜片,控制阀出气孔处固定连接有输气管道,且输气管道远离出气孔的一端连接有动力盘,动力盘与拍摄壳体固定连接。

8、作为本申请的更进一步改进,动力盘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且相邻扇叶之间留有空隙,扇叶轴心与透明遮挡环固定连接。

9、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拍摄壳体对应清理环的位置开设有清理槽,且清理槽中固定有多个与软质毛刷接触的清理杆。

10、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清理槽中插接有收集盒,且收集盒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相邻软质毛刷之间设有多个触发检测杆,且多个触发检测杆与清理环固定连接,多个触发检测杆外端均开设有刻痕。

11、作为本申请的又一种改进的补充,清理环内部设有与多个触发检测杆连通的负压管,且负压管中滑动连接有接触开关,接触开关与负压管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机体中安装有与接触开关电连接的蜂鸣器。

12、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s1:机体工作时内部的电机会驱动多个动力叶片转动从而实现机体的飞行,第二齿轮会较为缓慢的带动从动盘转动,可间隙的对多个磁性气囊实现挤压效果;

14、s2:磁性气囊受到挤压时,在气压作用下出气孔处的弹性膜片打开,进气孔处的弹性膜片关闭,使磁性气囊中的气体流入到输气管道中作为驱动力;

15、s3:当气体通过输气管道进入到动力盘中时,实现扇叶的持续转动,且扇叶会同步带动透明遮挡环转动,使摄像头在拍摄过程中,持续转动的透明遮挡环可将暂时附着的灰尘在自身循环作用下自动移除;

16、s4:通过透明遮挡环上的传动带带动清理环转动,清理环转动时通过软质毛刷对透明遮挡环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使透明遮挡环在循环转动时自身可有效保持洁净状态。

17、综上,依靠机体旋转产生的力作为驱动力,无需使用其它部件,节省体积和成本,使从动盘可间隙的对多个磁性气囊实现挤压效果,从而将磁性气囊内部的气体作为动力驱动透明遮挡环转动,透明遮挡环可将附着的灰尘在自身循环作用下自动移除,进而保证摄像头记录的清晰度;

18、同时,通过软质毛刷对透明遮挡环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使透明遮挡环在循环转动时自身可有效保持洁净状态,提高拍摄记录的清晰度,从而解决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对镜头进行清灰,拍摄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包括机体(1)以及安装在机体(1)下方的拍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壳体(2)内部安装有摄像头(10),且摄像头(10)摄像端安装有循环遮挡组件和循环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3)中部设有动力叶片,且动力叶片安装在机体(1)上,所述动力叶片输出轴外侧安装有从动盘(4),且从动盘(4)与机体(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4)内部安装有齿轮组(8),且齿轮组(8)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动力叶片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从动盘(4)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齿数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8)外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向外延伸的磁性杆,且磁性气囊(6)上固定有与磁性杆磁性相同的磁性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气囊(6)外端连接有控制阀(7),且控制阀(7)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内部均安装有弹性膜片,所述控制阀(7)出气孔处固定连接有输气管道(15),且输气管道(15)远离出气孔的一端连接有动力盘(13),所述动力盘(13)与拍摄壳体(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盘(13)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叶(14),且相邻扇叶(1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扇叶(14)轴心与透明遮挡环(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壳体(2)对应清理环(11)的位置开设有清理槽,且清理槽中固定有多个与软质毛刷(17)接触的清理杆(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槽中插接有收集盒(19),且收集盒(19)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相邻所述软质毛刷(17)之间设有多个触发检测杆(18),且多个触发检测杆(18)与清理环(1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触发检测杆(18)外端均开设有刻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环(11)内部设有与多个触发检测杆(18)连通的负压管,且负压管中滑动连接有接触开关(20),所述接触开关(20)与负压管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机体(1)中安装有与接触开关(20)电连接的蜂鸣器。

10.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实景记录装置及方法,采用循环遮挡组件和循环清理组件,使从动盘可间隙的对多个磁性气囊实现挤压效果,从而将磁性气囊内部的气体作为动力驱动透明遮挡环转动,透明遮挡环可将附着的灰尘在自身循环作用下移除,进而保证摄像头记录的清晰度,同时,通过软质毛刷对透明遮挡环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使透明遮挡环在循环转动时自身可有效保持洁净状态,提高拍摄记录的清晰度,从而解决需要工作人员频繁对镜头进行清灰,拍摄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并且通过触发检测杆与透明遮挡环表面接触,对透明遮挡环表面进行平滑度检测,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受损的透明遮挡环更换,有效保证拍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曾锦亨,易华明,李鑫,胡明大,李昭衡,叶必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