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0714发布日期:2023-11-24 07:1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及计算机存储,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过程中,对电网改革发展、规划建设、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为充分了解新能源建设过程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发展部组织业务及技术专家组成调研小组,赴甘肃、宁夏、江苏、青海、冀北、湖南等省公司开展调研,全面梳理新能源管理现状和业务需求;赴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调研新能源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行情况,交流新能源规划研究、消纳分析、政策支持工作。发现新能源工作中普遍存在横向协同不够、纵向贯通不畅对外服务不足、科学创新不强、政策支持不全等问题。现有的平台无法保证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平台的公信力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平台的公信力的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4、1)从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并上链存证;

5、2)从源头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将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保存到数据中心数据库,将新能源云平台的相关数据上链存证;

6、3)利用新能源云app用户访问该终端设备相关数据时,app先访问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区块链平台判断该数据是否被篡改。

7、根据以上特征,所述步骤3)中如果未算改,则将数据正常显示,如果篡改,则显示未查询到。

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存证包括存证名称、存证人、存证类型、存证哈希、存证摘要、取证人以及签名。

9、根据以上特征,在交易节点上统计交易数据,并产生交易存证区块链,以及交易后的存证数据。

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对交易数据做哈希运算得到第一摘要和第二摘要,对存证数据数据做哈希运算得到第三摘要,将所述第一摘要、第二摘要和第三摘要拼串,对所述拼串做哈希运算得到第四摘要。

11、根据以上特征,所述对哈希运算上传第一文件进行哈希计算后获得哈希值y1,并打上第一时间戳t1和第二时间戳t2,然后将哈希值y1、第一时间戳t1和第二时间戳t2存储在交易存证区块链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通过源头数据存证、新能源云数据上链存证和后期验证是否被篡改的方式,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真实可信提高平台的公信力,为数据的对外共享提供可信保障。

14、2)本发明区块链电子合同则无需认证设备费用和认证服务费用,优化了认证环节,提高了认证效率;从工作效率看,传统并网签约效率低。

15、3)本发明通过共同制定供需双方合理的交易规则,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本发明优化供需双向的交易流程,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16、4)本发明区块链平台打通了供应链上下游重要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的经营类的业务数据。

17、5)本发明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新能源相关国内外先进技术、政策舆情、新能源动态、热点问题、消纳分析、运行监测、能源金融、并网服务、资源环境、能源交易、设备采购、能源数字、运维服务等全覆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如果未算改,则将数据正常显示,如果篡改,则显示未查询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证包括存证名称、存证人、存证类型、存证哈希、存证摘要、取证人以及签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交易节点上统计交易数据,并产生交易存证区块链,以及交易后的存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交易数据做哈希运算得到第一摘要和第二摘要,对存证数据数据做哈希运算得到第三摘要,将所述第一摘要、第二摘要和第三摘要拼串,对所述拼串做哈希运算得到第四摘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哈希运算上传第一文件进行哈希计算后获得哈希值y1,并打上第一时间戳t1和第二时间戳t2,然后将哈希值y1、第一时间戳t1和第二时间戳t2存储在交易存证区块链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云系统接网信息共享系统,属于区块链及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上链存证、数据存储、数据维护这三个步骤予以实现。本发明通过源头数据存证、新能源云数据上链存证和后期验证是否被篡改的方式,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真实可信提高平台的公信力,为数据的对外共享提供可信保障。本发明区块链电子合同则无需认证设备费用和认证服务费用,优化了认证环节,提高了认证效率;从工作效率看,传统并网签约效率低。本发明通过共同制定供需双方合理的交易规则,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合理分配。本发明优化供需双向的交易流程,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慧,田云飞,柴宜,赵宇洋,彭婧,杨德州,程紫运,张海生,王仕俊,迟昆,陈兆雁,高政,魏万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