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4569发布日期:2024-03-18 17: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具体涉及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bms主从板之间菊花链通讯方式,因其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已经不适用在多支路大功率的商用车上。商用车主从板之间的通讯更多使用can通讯的方式代替菊花链。在选用can通讯之后,每个从板在can网络上都需要一个独立通讯节点,以此确定从板上报采样信息的物理位置。现有技术多电池模组系统通常在装配之前对模组通讯节点进行标定,这就导致必需将标定好的模组按照严格的相对位置进行组装,增加了工艺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自动分配通讯节点,可以简化安装工艺,降低人工成本。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汽车上电时,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唤醒动力电池从控单元;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内集成有辨识电阻;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辨识电阻相互串联,并由同一个供电电源供电;

4、动力电池主控单元获取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以及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每个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相同;

5、根据辨识电阻两端电压差确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

6、根据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以及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生成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并基于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生成相应的节点身份信息。

7、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辨识电阻两端电压差确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的过程包括:基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获取相应的第一表格;所述第一表格用于表征特定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下分压区间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判定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所属的分压区间,通过表格获取相应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表格的生成过程如下:明确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电压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计算得到相应的分压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整理形成第一表格。

9、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下式计算得到分压区间的上限v1和下限v2:

10、v1=((supu+supv)*(1+sr)/(1+sr+(n-1)*(1-sr)))+sv;

11、v2=((supu-supv)*(1-sr)/(1-sr+(n-1)*(1+sr)))-sv;

12、其中,sr为辨识电阻阻值精度,sv为电压采集精度,supu为供电电源额定电压,supv为电压偏差,n为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

13、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属于一个以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所对应的分压区间时;获取支路个数,选择能被支路个数整除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作为确定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生成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的过程包括:基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获取相应的第二表格;所述第二表格用于表征特定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下对地电压区间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的对应关系;判定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所属的对地电压区间,通过表格获取相应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表格的生成过程包括:基于设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进而编号,计算得到特定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下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的对地电压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整理形成第二表格。

16、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下式计算得到对地电压区间的上限v3和下限v4:

17、v3=((supu+supv)*(1+sr)*m/((1+sr)*m+(1-sr)*(n-m)))+sv;

18、v4=((supu-supv)*(1-sr)*m/((1-sr)*m+(1+sr)*(n-m)))-sv;

19、其中,sr为辨识电阻阻值精度,sv为电压采集精度,supu为供电电源额定电压,supv为电压偏差,n为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m为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均执行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的识别过程和编号生成过程,并将编号结果反馈至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动力电池主控单元核实编号结果是否正确;核实结果为正确则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保存生成的编号;核实结果为错误则输出报错信息。

21、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实时获取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以及对地电压;当判定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或者对地电压为0后,向动力电池主控单元上报自身的动力电池主控单元的辨识电阻发生短路/断路故障。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增加简单电路的方式,提出一种自动辨识从板位置,进而实现从板通讯节点自动编码。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硬件条件不做硬性要求,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带入专利中的算法,自行适配。本发明基于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查询第一表格得到模组个数,便捷迅速,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有效节约计算成本。本发明通过所提出的公式计算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第一表格,为程序的自动化执行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方法运转效率和准确度。本发明基于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查询第二表格得到模组编号,便捷迅速,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有效节约计算成本。本发明通过所提出的公式计算得到不同情况下的第二表格,为程序的自动化执行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方法运转效率和准确度。本发明通过在模组个数不明确情况下,通过支路数确定模组数,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和精度。本发明通过还具备故障检测功能,满足了程序多元化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辨识电阻两端电压差确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的过程包括:基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获取相应的第一表格;所述第一表格用于表征特定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下分压区间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的对应关系;判定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所属的分压区间,通过表格获取相应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格的生成过程如下:明确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电压采集精度、阻值精度和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计算得到相应的分压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整理形成第一表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式计算得到分压区间的上限v1和下限v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属于一个以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所对应的分压区间时;获取支路个数,选择能被支路个数整除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作为确定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生成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的过程包括:基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获取相应的第二表格;所述第二表格用于表征特定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下对地电压区间与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的对应关系;判定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所属的对地电压区间,通过表格获取相应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格的生成过程包括:基于设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个数和编号,计算得到特定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采集精度、阻值精度、供电电源以及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下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编号的对地电压区间的上限和下限;整理形成第二表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式计算得到对地电压区间的上限v3和下限v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均执行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的识别过程和编号生成过程,并将编号结果反馈至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动力电池主控单元核实编号结果是否正确;核实结果为正确则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保存生成的编号;核实结果为错误则输出报错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实时获取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以及对地电压;当判定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或者对地电压为0后,向动力电池主控单元上报自身的动力电池主控单元的辨识电阻发生短路/断路故障。


技术总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从控板通讯节点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汽车上电时,动力电池主控单元唤醒动力电池从控单元;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内集成有辨识电阻;各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辨识电阻相互串联,并由同一个供电电源供电;动力电池主控单元获取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以及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每个辨识电阻的两端电压差相同;根据辨识电阻两端电压差确定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根据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个数以及每个辨识电阻的对地电压生成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并基于每个动力电池从控单元的编号生成相应的节点身份信息。本发明自动分配通讯节点,可以简化安装工艺,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严雨朦,宋宏贵,吴俊涛,王吉阳,王雄,李林昉,柯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