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37355687发布日期:2024-03-18 18:4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5g传播模型的选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解决深度覆盖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5g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呈爆炸式增长,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规划和设计需要更加精细化。如何有效评估室内信号覆盖效果,成为当前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2、无线电波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直射、绕射、反射、散射,但与室外传播环境相比,室内电磁波传播条件大不相同。影响室内传播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布局、建筑类型、建筑材料等。不同的建筑内部结构不同,甚至同一幢建筑的不同楼层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实现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对不同的室内场景的兼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不同的室内场景匹配对应的地图场景矩阵,以便于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从而实现了室内场景与5g传播模块性的适配,保证了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对不同的室内场景的兼容,以便于进行精准的控制。

2、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包括:

4、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

5、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

6、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

7、可选的,所述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包括;

8、获取室内场景;

9、将室内场景划分成若干个栅格点;

10、基于栅格点与基站之间的传播而判断视距,以逐步建立场景地图;视距即基站与覆盖点中间没有墙体等大型建筑物阻挡;若有视距,则标为ifofsd=1;若没有视距,则为ifofsd=0。

11、可选的,所述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还包括:

12、基于室内场景标记已部署基站;

13、调控场景地图的精度;

14、基于场景地图的精度而将室内场景进行栅格点划分。

15、可选的,所述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包括:

16、在室内场景覆盖中,标记基站bsa,bsb,bsc;

17、在地图中栅格点gpi处,结合视距情况,得到地图场景因子(scene map facto,smf)smfi={[bsa,ifofsda,i],[bsb,ifofsdb,i],[bsc,ifofsdc,i]},并得到地图场景矩阵{smfi}。

18、可选的,所述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19、获取地图场景矩阵;

20、基于地图场景矩阵的运算而确定地图场景的类型;

21、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

22、可选的,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23、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传统室内传播模型;

24、传统室内传播模型:

25、l(db)=20lgf+n*lgd+lf(n)-28l(db)=20*log10f+n*log10(d)+lf(n)-28

26、其中l是路径损耗,f是频率(mhz),d是基站到覆盖点的距离,单位m,lf(n)是楼层穿透损耗,单位是db,n是距离损耗系数。

27、可选的,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28、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射线跟踪模型;

29、在射线跟踪模型中,计算直射波的场强;

30、基于直射波的场强而确定反射后的电场大小。

31、可选的,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还包括;

32、假设电波由原点(0,0,0)传播到任意一点(x,y,z):

33、

34、k为波数

35、根据电磁场理论,可求得平行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和折射系数t||及垂直极化波的反射系数r⊥和折射系数t⊥。已知入射到平面的电场为e0,可以得出反射后的电场大小er为:

36、

37、绕射场强为:

38、

39、其中ed(q)是绕射波初场。

4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装置,包括:

41、地图模块,用于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

42、矩阵模块,用于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

43、选择模块,用于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

4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

4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此时,不同的室内场景匹配对应的地图场景矩阵,以便于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从而实现了室内场景与5g传播模块性的适配,保证了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对不同的室内场景的兼容,以便于进行精准的控制。

4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图场景的类型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还包括;

9.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包括:基于室内场景建立场景地图;根据场景地图确定地图场景矩阵;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此时,不同的室内场景匹配对应的地图场景矩阵,以便于基于地图场景矩阵选选择对应的5G传播模型,从而实现了室内场景与5G传播模块性的适配,保证了5G传播模型的选择方法对不同的室内场景的兼容,以便于进行精准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明,李小山,谢积彬,黄丽琼,卢志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华厦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