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2811发布日期:2024-03-12 20:4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小颗粒技术提供了低成本、精细化、硬隔离的小颗粒承载管道,以满足5g+垂直行业应用和专线业务等场景下小带宽、高隔离性、高安全性等差异化业务承载需求。

2、细颗粒保护结合细颗粒技术,遵循g.8031定义的线性保护结构,从保护方式上支持1+1和1:1两种保护方式。从保护方向上支持单向和双向两种。从返回模式上支持返回模式和非返回模式两种。具体如下:

3、1+1保护方式:两个相互隔离的通道,分别定义为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二者一一对应,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相互桥接,业务同时在头结点的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发送,但是在尾结点可以根据约定好的情况来选择接收来自工作通道或保护通道上的业务。通常情况下在工作通道未发生故障前,尾结点选择工作通道上的业务;

4、1:1保护方式:两个相互隔离的通道,分别定义为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保护通道完全服务于工作通道,业务在头结点上选择工作通道进行收发,只有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业务才会切换到保护通道上进行收发;

5、单向保护:顾名思义保护切换只依赖于单端,不需要头结点和尾结点的相互通信来达到保护组状态行为一致,只需要本端在感知到故障以后进行单端切换就可以;

6、双向保护:需要时刻保持头尾结点的保护组状态一致,所以引入了aps交互,在小颗粒技术中使用fgu帧结构,并引入fgu oam利用帧间隙的空闲资源随业务码发送。fgu oam的码块分成三类,双向保护所需要的aps属于事件触发oam类,这类周期通常大于等于1s,且需要相关事件触发,在双向保护中,aps在保护通道上进行交互,主要传递aps请求状态和维护状态。状态包括lo,sf-p,fs,sf-w,sd,ms,wtr,nr等;

7、返回模式:工作通道出现故障以后,业务当前只能在保护通道上交互,当工作通道恢复以后,如果保护组为返回模式,可设置返回时间或者立即返回,这时候业务会等待设置的时间结束以后从保护通道恢复到工作通道上来转发;

8、非返回模式:工作通道出现故障以后,业务当前在保护通道上交互,如果保护组设置为非返回模式,则即使工作通道恢复,业务也不会主动从保护通道上切换到工作通道上来转发,只会等待保护通道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在立即切换回工作通道。

9、但是,当设备上有多条通道保护组的时候,保护切换回切性能会一定程度下降,且回切时候很难保证无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可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1.设置通道保护组,选择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转发芯片记录保护的保护方向和返回模式。如果为单向保护,芯片设置故障感知模块直接关联fg channel接口所在的物理接口状态。接口设置误码和信号监控,由硬件直接传递接口情况给转发芯片,芯片决定本端保护组的切换状态和业务流向,如果是维护状态切换,如强制倒换,人工倒换等需芯片和平台需要先同步状态,由平台通知芯片状态同步成功以后,芯片最终决定向下通知硬件接口切换,最终达到业务流量切换的结果,这样虽然延迟了切换状态传递,但是却能保证软件平台,软件转发和硬件切换花费的时间,直至达到业务切换不丢包的目的。如果为双向保护,需要通过aps的交互来达到双端的状态统一,已知fgu oam 码块需要等待有 idle资源时才可替换发送,这样就会出现和配置的周期偏差,aps属于事件类的fgu oam,需要出现维护状态或者aps请求状态的变化,且同时有idle资源可用,所以需要芯片设置轮询fgu帧的收发情况,状态请求变化且无资源可用的时候自动调整基础码块的周期,如果为维护状态切换则同先aps交互再和平台同步状态以后再通知硬件接口切换。

5、2.保护组的返回方式为返回式的时候,如果为单向保护,软转发通过底层的硬件获取工作通道恢复的信息后,传递给上层平台,由平台和转发信息同步以后再开始wtr的计数器倒计时,倒计时结束以后也要保证先和平台同步新的状态以后再将业务切回工作通道上,这是为了保证回切中可以达到无损。如果为双向保护,软转发需要兼顾aps报文收发情况,无资源可用的时候调整周期确保两端同时开始wtr计时器的倒计时,倒计时结束以后要确保和平台状态同步再把双端业务流量切回到工作通道。

6、3.当多条保护组同时存在,可以通过转发芯片设置通道群组的方式实现统一切换,如多条工作通道中设置主从关系,以其中一条工作通道为主,当主工作通道所在的物理口发生信号故障的时候,主工作通道所在的保护组进行切换,则所有从工作通道所在的保护组进行切换,这主要为了解决多条保护组同时处理时候造成的性能下降。在转发芯片中设置关系组表,将所有保护组信息的主备通道都记录在关系组里,设置表内所有工作通道的主从关系,当主工作通道感知故障以后带动组内所有从工作通道一同切换到对应的保护通道上。

7、又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8、再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方法的步骤。

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涉及细颗粒保护通信技术,基于本发明的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即本发明的细颗粒保护结合细颗粒技术,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优化保护切换回切的性能,特别在多组保护组的情况下优化切换流程。当前细颗粒保护结合细颗粒技术,遵循g.8031定义的线性保护结构,从保护方式上支持1+1和1:1两种保护方式。从保护方向上支持单向和双向两种。从返回模式上支持返回模式和非返回模式两种。本发明将针对这保护方向,返回模式,多组保护场景等分别提出提高切换回切性能的方案。

10、当设备上有多条通道保护组的时候,保护切换回切性能会一定程度下降,且回切时候很难保证无损。在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过程中,采用多条保护组联动的前提下,本发明单向返回式保护时软件平台保证维护状态同步,双向返回式保护时初始设置轮询帧收发的时间,保证切换所需资源,最终达到降低切换回切损耗时间的目的。

11、本发明的小颗粒技术提供了低成本、精细化、硬隔离的小颗粒承载管道,以满足5g+垂直行业应用和专线业务等场景下小带宽、高隔离性、高安全性等差异化业务承载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保护组的返回方式为返回式的时候,如果为单向保护,软转发通过故障模块感知底层的硬件获取工作通道恢复的信息后,传递给上层平台,由平台和转发信息同步以后再开始wtr的计数器倒计时,倒计时结束以后也要保证先和平台同步新的状态以后再将业务切回工作通道上,这是为了保证回切中可以达到无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多条保护组同时存在,通过转发芯片设置通道群组的方式实现统一规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条保护组同时存在,通过转发芯片设置通道群组的方式实现统一规划,包括多条工作通道中设置主从关系,以其中一条工作通道为主,当主工作通道所在的物理口发生信号故障的时候,主工作通道所在的保护组进行切换,则所有从工作通道所在的保护组进行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多条保护组同时存在,通过转发芯片设置通道群组的方式实现统一规划,包括在转发芯片中设置关系组表,将所有保护组信息的主备通道都记录在关系组里,设置表内所有工作通道的主从关系,当主工作通道感知故障以后带动组内所有从工作通道一同切换到对应的保护通道上。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遵循G.8031定义的线性保护结构,从保护方式上支持1+1和1:1两种保护方式,从保护方向上支持单向和双向两种,从返回模式上支持返回模式和非返回模式两种。本发明将针对这保护方向,返回模式,多组保护场景等分别提出提高切换回切性能的方案。当设备上有多条通道保护组的时候,保护切换回切性能会一定程度下降,且回切时候很难保证无损。在提高细颗粒保护切换性能的过程中,采用多条保护组联动的前提下,本发明单向返回式保护时软件平台保证维护状态同步,双向返回式保护时初始设置轮询帧收发的时间,保证切换所需资源,最终达到降低切换回切损耗时间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