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通讯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3446发布日期:2023-08-27 10:3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水体通讯架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讯架构,尤其涉及一种水体通讯架构。


背景技术:

1、海洋等水体通讯系统是一种用水体环境监测的系统,包括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之间的通信。

2、目前,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之间的连接均是采用光通信。浮标模块汇合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的数据,最后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至岸基服务器。

3、但海洋、湖泊等水体情况复杂,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之间的通信易中断,导致通讯系统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通讯架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体通讯架构通信不可靠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体通讯架构,包括: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所述浮标模块与所述潜标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光纤和第一电缆,所述浮标模块与所述潜标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或所述第一电缆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潜标模块与所述接驳盒模块之间设有第二光纤和第二电缆,所述潜标模块与所述接驳盒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或所述第二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浮标模块包括:第一光纤收发器和第一电传输单元;所述潜标模块包括:第二光纤收发器、第二电传输单元、第三光纤收发器及第三电传输单元;所述接驳盒模块包括:第四光纤收发器和第四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一光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一电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光纤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二电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浮标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潜标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及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及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的打开或关闭;所述接驳盒模块还包括: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的打开或关闭。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浮标模块还包括: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潜标模块还包括: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接驳盒模块还包括:第三交换机,所述第三交换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三交换机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通信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第三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建立通信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第一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与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与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及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三交换机通过tcp/ip协议与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第一交换机还通过ntp协议与所述第一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一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交换机还通过ntp协议与所述第二光纤收发器、所述第二电传输单元、所述第三光纤收发器及所述第三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和/或,所述第三交换机还通过ntp协议与所述第四光纤收发器、所述第四电传输单元建立通信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浮标模块还包括:第一计时器,所述第一计时器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潜标模块还包括:第二计时器,所述第二计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接驳盒模块还包括:第三计时器,所述第三计时器与所述第三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第一电缆为通信双绞线;和/或,所述第二电缆为通信双绞线。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水体通讯架构还包括:岸基服务器;所述岸基服务器与所述浮标模块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体通讯架构,通过采用光电双通道通讯方式,即在浮标模块与潜标模块之间设置冗余的光纤通道与电通道、在潜标模块与接驳盒模块之间设置冗余的光纤通道与电通道,在光纤通信或电通道通信当中的一者出现故障时,启动光纤通信或电通道通信当中的另一者作为备用的通信通道,解决了单光纤系统通信中断的问题,提高了水体通讯架构的通信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缆为通信双绞线;所述第二电缆为通信双绞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体通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通讯架构还包括:岸基服务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通讯架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水体通讯架构,所述水体通讯架构包括:浮标模块、潜标模块和接驳盒模块;所述浮标模块与所述潜标模块之间设有第一光纤和第一电缆,所述浮标模块与所述潜标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或所述第一电缆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潜标模块与所述接驳盒模块之间设有第二光纤和第二电缆,所述潜标模块与所述接驳盒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光纤或所述第二电缆进行数据传输。本技术提供的水体通讯架构,通过采用光电双通道通讯方式,在光纤通信或电通道通信当中的一者出现故障时,启动光纤通信或电通道通信当中的另一者作为备用的通信通道,解决了单光纤系统通信中断的问题,提高了水体通讯架构的通信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勇,倪晶晶,陈伟毅,张志峰,郭朝阳,张锋,程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