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2829发布日期:2023-10-06 12:2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发声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发声器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随着便携式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便携式移动终端的音效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机中的发声器件便是实现这个高品质音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2、常见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和固定于盆架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和固定于振膜并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振膜在振动过程中发生形变易降低音圈与振膜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了音圈的振动稳定性,因此,通常通过音圈骨架将音圈支撑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而设置音圈骨架会增加发声器件的成本,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中,为了降低成本,在去除的音圈骨架的同时又要保证音圈的振动稳定性,通过对振膜上球顶设置凸起与音圈固定,从而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然而,当球顶上的凸起的高度较高时,会使得球顶在形变拉伸过程中有很高的破裂风险,影响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3、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发声器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可靠性高的发声器件。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和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的磁钢,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且呈矩形的球顶以及环绕所述球顶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折环,所述球顶包括朝向所述音圈凹陷形成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长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沿短轴方向延伸,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球顶还包括设于角部位置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三凸台呈圆弧形。

4、优选的,所述第三凸台为四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凸台。

5、优选的,沿振动方向,所述第三凸台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凹陷深度。

6、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以及所述第三凸台连接围设呈矩形。

7、优选的,所述磁钢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主磁钢以及设于所述主磁钢周侧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副磁钢。

8、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主磁钢的主极芯以及固定于所述副磁钢朝向所述振膜一侧的副极芯,所述副极芯与所述盆架固定以将所述磁路系统固定于所述盆架。

9、优选的,所述副磁钢为四个,四个所述副磁钢间隔设置,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支撑振膜,所述支撑振膜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副磁钢之间。

10、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振膜朝向所述振膜一侧的fpc,所述fpc包括与所述位于所述音圈外侧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间弹性部。

11、优选的,所述fpc为四个,两个所述fpc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焊盘。

1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和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且呈矩形的球顶,所述球顶包括朝向所述音圈凹陷形成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长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沿短轴方向延伸,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球顶还包括设于角部位置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第三凸台,有效降低了球顶破裂的风险,提升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声器件,其包括盆架、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和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磁轭以及固定于所述磁轭的磁钢,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的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且呈矩形的球顶以及环绕所述球顶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折环,所述球顶包括朝向所述音圈凹陷形成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长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沿短轴方向延伸,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球顶还包括设于角部位置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台为四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振动方向,所述第三凸台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凹陷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以及所述第三凸台连接围设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主磁钢以及设于所述主磁钢周侧并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副磁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与所述主磁钢的主极芯以及固定于所述副磁钢朝向所述振膜一侧的副极芯,所述副极芯与所述盆架固定以将所述磁路系统固定于所述盆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磁钢为四个,四个所述副磁钢间隔设置,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的支撑振膜,所述支撑振膜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副磁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振膜朝向所述振膜一侧的fpc,所述fpc包括与所述位于所述音圈外侧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中间弹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fpc为四个,两个所述fpc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音圈电连接的焊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包括盆架、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和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且呈矩形的球顶,所述球顶包括朝向所述音圈凹陷形成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长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凸台沿短轴方向延伸,所述音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球顶还包括设于角部位置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第三凸台,有效降低了球顶破裂的风险,提升了发声器件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峰,喻经纬,倪四圆,李其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