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9780发布日期:2023-07-18 14:0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


背景技术:

1、耳机根据佩戴方式可以分为耳挂式耳机和非耳挂式耳机。

2、在相关技术中,耳挂式耳机通常包括挂耳和耳机本体,耳机本体固定于挂耳的一端。在佩戴时,耳挂式耳机仅有挂耳一个固定点,由于人耳体态大小的差异较大,耳机较容易移动或脱落,导致使用体验较差;同时耳机本体和耳甲腔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无法紧密贴合,从而导致漏音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包括:

3、挂耳,具有开口槽;

4、耳机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挂耳;

5、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挂耳;

6、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耳机本体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间隔相对设置;

7、其中,所述耳机本体位于所述开口槽内时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驱动所述耳机本体朝所述初始位置转动的回复力。

8、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分布方向和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挂耳的转轴轴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一端的磁极和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一端的磁极相互为异极。

9、可选地,所述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本体和所述挂耳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场范围内。

10、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挂耳的限位件和设于所述耳机本体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沿周向延伸,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挂耳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限位件从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保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场范围内。

11、可选地,当所述限位件抵顶在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错开第一预定角度,且所述耳机本体处于所述初始位置;当所述限位件抵顶在所述限位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错开第二预定角度,且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45°。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分布方向沿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挂耳的转轴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一端和所述第一磁性件为同极的一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挂耳包括主体部和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周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嵌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耳机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15、可选地,所述耳机本体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的套筒、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外壳、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声学组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套筒内。

16、可选地,所述连接轴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所述挂耳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阻挡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17、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耳机佩戴的过程中,先向耳机本体施加外力使耳机本体转动偏离初始位置,此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驱动耳机本体朝初始位置转动的回复力,耳机本体处于回复状态;然后将挂耳挂在耳朵的外轮廓上,之后撤掉所施加的外力,耳机本体会相对挂耳转动至压在耳朵上,即耳机本体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下紧卡在耳朵的耳屏上,从而产生第二个固定点,使得耳机不易移动或脱落,提升使用体验;同时,可以使耳机本体与耳朵的耳甲腔紧密贴合,从而有利于防止漏音,提升音效。



技术特征:

1.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分布方向和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挂耳的转轴轴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一端的磁极和所述第一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二磁性件一端的磁极相互为异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耳机本体和所述挂耳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场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挂耳的限位件和设于所述耳机本体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沿周向延伸,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挂耳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当所述限位件从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保持在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场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件抵顶在所述限位槽的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错开第一预定角度,且所述耳机本体处于所述初始位置;当所述限位件抵顶在所述限位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磁性件相对错开第二预定角度,且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5°-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分布方向沿所述耳机本体与所述挂耳的转轴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二磁性件靠近所述第一磁性件一端和所述第一磁性件对应为同极的一端至少部分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括主体部和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周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性件嵌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耳机本体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的套筒、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外壳、以及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声学组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套筒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所述挂耳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所述套筒位于所述阻挡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力压感耳挂式耳机,包括挂耳、耳机本体、第一磁性件、以及第二磁性件,挂耳具有开口槽;耳机本体转动连接于挂耳;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挂耳;第二磁性件固定于耳机本体并与第一磁性件间隔相对设置;其中,耳机本体位于开口槽内时处于初始位置,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驱动耳机本体朝初始位置转动的回复力。在耳机佩戴的过程中,耳机本体在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场相互作用下紧卡在耳朵的耳屏上,从而产生第二个固定点,使得耳机不易移动或脱落,提升使用体验;同时可以使耳机本体与耳朵的耳甲腔紧密贴合,有利于防止漏音,提升音效。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国,田纪峰,刘年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万德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