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3803发布日期:2023-12-30 04:3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器,特别涉及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的电声换能器所应用的振膜,尤其指位于出音孔位置处的振膜,为了获得振动效果而带动空气振动以获得更显著的音量、音质效果,振膜设置了折环部,通过折环部形成的弯曲曲面形成的弹性形变作用而增强了振膜的振动作用。

2、当微型扬声器单元的尺寸较大时,采用单个球顶的设计,会让球顶尺寸较大,振膜在振动的过程中,球顶难以得到很好的支撑,球顶会因为刚性不足而产生分割振动,从而影响产品的高频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新型结构的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声单元在工作过程中,球顶产生分割振动而影响产品的高频灵敏度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发声单元,包括:

3、振膜,所述振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相连的内固定部、折环部及外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上设有开窗,所述开窗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固定部;

4、球顶,所述球顶覆盖所述开窗,所述球顶分别与所述内固定部及所述加强筋连接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条。

6、进一步地,所述内固定部呈矩形框状,至少有一条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长边。

7、进一步地,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长边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

8、进一步地,所述内固定部呈矩形框状,至少有一条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短边。

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与所述内固定部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盆架及设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中心华司,所述中心华司的顶面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加强筋的避让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球顶上设有补强凸台,所述补强凸台位于所述开窗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凸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

1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发声模组,包括上述发声单元。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振膜上开窗的设置可以降低振动系统的重量,开窗内的加强筋可以起到支撑球顶的作用,使得振动系统整体的刚性得到提高,利于抑制高频时发声单元的球顶上产生的分割振动,从而提升发声单元的高频性能,进而达到提高发声单元发声质量的效果,降低了发声单元失效风险。



技术特征:

1.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部呈矩形框状,至少有一条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长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长边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条或三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部呈矩形框状,至少有一条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内固定部的两个短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与所述内固定部的材质相同或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盆架及设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中心华司,所述中心华司的顶面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加强筋的避让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上设有补强凸台,所述补强凸台位于所述开窗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凸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

10.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单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发声单元包括振膜和球顶,所述振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相连的内固定部、折环部及外固定部,所述内固定部上设有开窗,所述开窗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内固定部;所述球顶覆盖所述开窗,所述球顶分别与所述内固定部及所述加强筋连接固定。振膜上开窗的设置可以降低振动系统的重量,开窗内的加强筋可以起到支撑球顶的作用,使得振动系统整体的刚性得到提高,利于抑制高频时发声单元的球顶上产生的分割振动,从而提升发声单元的高频性能,进而达到提高发声单元发声质量的效果,降低了发声单元失效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平,董庆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维仕声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