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8719发布日期:2023-06-28 11:3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收发前端,尤其涉及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


背景技术:

1、现有l波段收发前端设计,有些是在同等射频性能下,多是体积大,功耗高,且相对较重,不利于单兵背负式的电台设计;也有体积和重量相近,但是射频性能下降很多的射频前端设计;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在保证必要的通讯距离前提下,同时大幅优化结构设计,达到降低功耗、减轻重量目的的l波段收发前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旨在保证必要的通讯距离前提下,同时大幅优化结构设计,达到降低功耗、减轻重量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包括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所述接收链路与所述发射链路连接;

3、所述发射链路用于将发射信号输出至天线;

4、所述接收链路用于接收天线传输的射频信号。

5、其中,所述发射链路包括驱动放大器、第一数控衰减器、功率放大器、环形器和滤波器,所述第一数控衰减器与所述驱动放大器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数控衰减器连接,所述环形器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滤波器与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接收链路与所述环形器连接。

6、其中,所述接收链路包括限幅器、第一级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数控衰减器、第二级低噪音放大器和第三数控衰减器,所述限幅器与所述环形器连接,所述第一级低噪声放大器分别与所述限幅器和所述第二数控衰减器连接,所述第二级低噪音放大器与所述第二数控衰减器连接,所述第三数控衰减器与所述第二级低噪音放大器连接。

7、其中,所述滤波器为腔体滤波器。

8、其中,l波段的频段为1429mhz~1518mhz;

9、所述发射链路增益大于45db,最大线性输出功率40dbm,带内互调大于35dbc;

10、所述接收链路增益为-10db~30db,噪声系数小于2db。

11、其中,所述接收链路输入功率动态上限为+2dbm。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所述发射链路将发射信号输出至天线,所述接收链路接收天线传输的射频信号,采用所述滤波器和射频收发通道一体化设计,双射频收发通道通过合理紧凑型布局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发射信号的功率强度,也能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从而实现更远距离的信息通讯,实现在保证必要的通讯距离前提下,同时大幅优化结构设计,达到降低功耗、减轻重量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收发前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波段双通道前端模块;包括发射链路和接收链路,接收链路与发射链路连接;发射链路用于将发射信号输出至天线;接收链路用于接收天线传输的射频信号,通过发射链路将发射信号输出至天线,接收链路接收天线传输的射频信号,采用滤波器和射频收发通道一体化设计,双射频收发通道通过合理紧凑型布局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发射信号的功率强度,也能提高接收信号的灵敏度,从而实现更远距离的信息通讯,在保证必要的通讯距离前提下,同时大幅优化结构设计,达到降低功耗、减轻重量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平,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瑞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