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67697发布日期:2024-01-16 11: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生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1、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常用的声音传导方式包括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空气传导是通过振膜振动产生声音,然后通过空气传播的方式将声音传入至用户的耳部,骨传导是利用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现有的骨传导扬声器,当用户在嘈杂的环境或者剧烈运动,例如晨跑时,其仅使用骨传导的传递方式,受限于骨传导的振动片的厚重,且是硬性发声方式,会出现低音不足的问题。而现有的空气传导扬声器通常包括有支架,安装于支架的u杯和振膜,在u杯中安装磁铁和华司且形成磁间隙,在振膜上安装音圈,音圈能够延伸至磁间隙,线路板通过导线电连接于音圈致使音圈振动振膜而发出声音的,而由于采用线路板、导线的方式电连接于音圈,会导致扬声器的功率较小,全频失真大,音质欠佳。

2、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兼具骨传导和气传导功能,实现了双单元传声设计,弥补了骨传导在传递声音过程中出现的低音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大了扬声器的功率,降低全频失真,音质更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包括外壳、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及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外壳的开口处,以与外壳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均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振膜组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设置于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所述振动片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磁铁设置于振动片远离振膜组的一侧;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于上盖朝向磁铁的一侧,另一端围设于磁铁外。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膜组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底部间距设置,以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抵接于外壳的底部,所述振膜组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垫环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第二腔体;所述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振动片与振膜组间隔开的间隔部,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抵接于间隔部远离振膜组的一侧。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膜组包括膜片和与膜片连接在一起的膜环,所述膜环沿环形延伸形成所述间隔部,所述膜环连接于膜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膜环远离膜片的一侧。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隔部为第一膜环,所述第一膜环抵接于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第一膜环远离振膜组的一侧。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膜组包括膜片以及第二膜环,所述第二膜环连接于膜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第一膜环抵接于第二膜环远离膜片的一侧,所述膜片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镀层。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四周与外壳连接,所述支撑座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抵接于振动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上盖朝向磁铁的一侧抵接于支撑座远离振动片的一侧,所述线圈与支撑座间距设置。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振动片与磁铁之间,用以收容磁铁;所述支架的外周壁与支撑座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伸入支架内且与支架的内周壁间距设置。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筒部及第二筒部;所述第一筒部的一端的周沿向四周延伸,以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二筒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筒部与第二筒部形成的空间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筒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筒部的内径;所述磁铁部分收容于第一筒部,且向第二筒部延伸,以与第二筒部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筒部内且与第二筒部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筒部远离磁铁的一侧抵接于振动片远离振膜组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振动片之间形成间隙。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有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于线路板上覆盖有第一调音件;

13、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外侧于外壳上覆盖有第二调音件。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振动片结合振膜组的设计,并结合磁铁与线圈的设计,使其增加了气导结构,从而兼具骨传导和气传导功能,实现了双单元传声设计,如此,其可通过接入信号使线圈与磁铁产生磁场信号而使磁铁振动,以推动振动片振动,实现骨导发声,而由于磁铁、振动片等上下运动使内部空气受压缩,空气会推动振膜组使振膜组发声,并结合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实现气导发声,且振膜组产生的声音可弥补振动片产生的声音的低音不足部分,从而弥补了骨传导在传递声音过程中出现的低音不足的问题,增大了扬声器的功率,降低全频失真,音质更佳,同时,振膜组可以对骨导的声音进行缓冲,达到减震的目的,从而降低佩戴者受到的骨传导振动,可使佩戴更舒适;

15、以及,通过使振膜组与外壳的内底部之间形成第一腔体;使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第二腔体,如此,可使整个扬声器内的腔体轴向上的空间变长,从而可使磁铁上下振动幅度更大,增加功率。

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及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外壳的开口处,以与外壳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均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振膜组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设置于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所述振动片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磁铁设置于振动片远离振膜组的一侧;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于上盖朝向磁铁的一侧,另一端围设于磁铁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底部间距设置,以形成第一腔体;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抵接于外壳的底部,所述振膜组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垫环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的腔体为第二腔体;所述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振动片与振膜组间隔开的间隔部,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抵接于间隔部远离振膜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包括膜片和与膜片连接在一起的膜环,所述膜环沿环形延伸形成所述间隔部,所述膜环连接于膜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膜环远离膜片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为第一膜环,所述第一膜环抵接于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振动片朝向振膜组的一侧的周缘抵接于第一膜环远离振膜组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包括膜片以及第二膜环,所述第二膜环连接于膜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第一膜环抵接于第二膜环远离膜片的一侧,所述膜片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镀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四周与外壳连接,所述支撑座朝向外壳底部的一侧抵接于振动片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的周缘,所述上盖朝向磁铁的一侧抵接于支撑座远离振动片的一侧,所述线圈与支撑座间距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振动片与磁铁之间,用以收容磁铁;所述支架的外周壁与支撑座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伸入支架内且与支架的内周壁间距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筒部及第二筒部;所述第一筒部的一端的周沿向四周延伸,以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第二筒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筒部与第二筒部形成的空间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筒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筒部的内径;所述磁铁部分收容于第一筒部,且向第二筒部延伸,以与第二筒部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筒部内且与第二筒部的内周壁间距设置;所述第一筒部远离磁铁的一侧抵接于振动片远离振膜组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振动片之间形成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有连通于容纳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于线路板上覆盖有第一调音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兼具气导与骨导的扬声器,包括外壳、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及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外壳的开口处,以与外壳形成一容纳腔;所述振膜组、振动片、磁铁、线圈均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振膜组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设置于振膜组远离外壳底部的一侧,所述振动片与外壳连接,所述振动片与振膜组之间形成有腔体,所述磁铁设置于振动片远离振膜组的一侧;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于上盖朝向磁铁的一侧,另一端围设于磁铁外;借此,其兼具骨传导和气传导功能,实现了双单元传声设计,弥补了骨传导在传递声音过程中出现的低音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大了扬声器的功率,降低全频失真,音质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温增丰,薛辉,陈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泉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