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0720发布日期:2024-02-02 21:3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耳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耳机,具体涉一种夹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大多为入耳式耳机,一方面,该耳机在佩戴时间过长时容易引起耳朵疼痛,另一方面,当耳机的形状和用户的耳道匹配不好,或者用户在运动过程时,耳机容易从耳道脱落,进而导致耳机丢失,如此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解决上述易脱落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耳塞部和挂钩部,耳塞部为耳机主机,挂钩部作为辅助佩戴部分,耳塞部与挂钩部配合夹住耳朵的耳廓,且不容易脱落。

3、但是,由于夹耳式耳机在佩戴时,需要先将需先将夹持部分掰开(即将耳塞部与挂钩部分开),然后放置于耳廓的两侧,由于耳塞部和挂钩部均为弹性材质,掰开次数过多时容易出现耳塞部与挂钩部的夹持弹力不足,导致耳塞部与挂钩部难以稳定地夹持于耳廓的两侧,容易脱落,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的夹耳式耳机在佩戴时,需要先将耳塞部与挂钩部掰开,由于耳塞部和挂钩部均为弹性材质,掰开次数过多时容易出现耳塞部和挂钩部的夹持弹力不足,导致耳塞部与挂钩部难以稳定地夹持于耳廓的两侧,容易脱落,降低用户体验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耳式耳机。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耳式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包括耳塞部和挂耳部,所述耳塞部和所述挂耳部配合形成用于夹持耳廓的夹持开口;转动轴,设于所述耳塞部与所述挂耳部的连接处,一端与所述耳塞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挂耳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挂耳部能够相对所述耳塞部发生转动;限位组件,设于所述耳塞部内,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以及复位件,设于所述耳塞部与挂耳部的连接处,用以向所述挂耳部提供弹力,以令所述挂耳部能够复位至与耳塞部配合夹持于耳廓的两侧

3、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耳塞部内的转动槽、设于所述转动槽内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抵接块,所述转动轴远离挂耳部的一端伸入转动槽内,且所述转动轴能够相对转动槽发生转动,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于转动槽的内壁,所述抵接块位于转动轴靠近挂耳部的一端的侧壁,且当所述转动轴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抵接块与限位块抵接。

4、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穿设于转动轴内的扭簧,所述扭簧沿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耳塞部内,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挂耳部内。

5、优选的,所述耳塞部与挂耳部均为弹性塑料材质。

6、优选的,所述耳塞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喇叭前壳、喇叭后壳以及装饰外壳,所述喇叭后壳内开设有喇叭音腔,所述喇叭音腔内设有喇叭,所述喇叭前壳用于封闭喇叭音腔,且所述喇叭前壳上开设有出音孔,所述装饰外壳的一端与喇叭后壳连接,且所述装饰外壳的另一端与挂耳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挂耳部包括紧密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形成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喇叭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中空腔室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电路板的供电。

9、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功能按键,且所述功能按键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1、1、本申请在佩戴时,通过转动轴、耳塞部、挂耳部之间的配合,使挂耳部能够相对耳塞部发生转动,即佩戴时驱动挂耳部相对耳塞部发生转动,使耳塞部与挂耳部之间的夹持开口变大,从而使耳塞部和挂耳部能够顺利地位于耳廓的两侧,通过限位组件对挂耳部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避免出现挂耳部相对耳塞部过度转动的情况,并通过复位件向挂耳部提供弹力,使挂耳部能够相对耳塞部转动至初始状态,即此时耳塞部与挂耳部能够稳定地夹持配合于耳廓的两侧,操作较为简便,实用性较强,无需手动掰开,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体验;

12、2、本申请通过转动槽、限位块以及抵接块之间的配合,对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即实现对挂耳部相对耳塞部的转动角度的限制,同时通过扭簧与转动轴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挂耳部的复位,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耳塞部(11)内的转动槽(21)、设于所述转动槽(21)内的限位块(22)以及设于所述转动轴(14)上的抵接块(23),所述转动轴(14)远离挂耳部(12)的一端伸入转动槽(21)内,且所述转动轴(14)能够相对转动槽(21)发生转动,所述限位块(22)固定设置于转动槽(21)的内壁,所述抵接块(23)位于转动轴(14)靠近挂耳部(12)的一端的侧壁,且当所述转动轴(14)旋转一定角度后,所述抵接块(23)与限位块(2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穿设于转动轴(14)内的扭簧(31),所述扭簧(31)沿转动轴(1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扭簧(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耳塞部(11)内,所述扭簧(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挂耳部(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部(11)与挂耳部(12)均为弹性塑料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部(11)包括依次连接的喇叭前壳(111)、喇叭后壳(112)以及装饰外壳(113),所述喇叭后壳(112)内开设有喇叭音腔(114),所述喇叭音腔(114)内设有喇叭(115),所述喇叭前壳(111)用于封闭喇叭音腔(114),且所述喇叭前壳(111)上开设有出音孔(116),所述装饰外壳(113)的一端与喇叭后壳(112)连接,且所述装饰外壳(113)的另一端与挂耳部(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部(12)包括紧密配合的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所述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配合形成有中空腔室(123),所述中空腔室(123)内设置有电路板(124),所述电路板(124)与所述喇叭(11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室(123)内还设置有电池(125),所述电池(125)与电路板(124)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电路板(124)的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夹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22)上设置有功能按键(126),所述功能按键(126)与电路板(124)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夹耳式耳机,它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耳塞部和挂耳部,所述耳塞部和所述挂耳部配合形成用于夹持耳廓的夹持开口;转动轴,设于所述耳塞部与所述挂耳部的连接处,一端与所述耳塞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挂耳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挂耳部能够相对所述耳塞部发生转动;限位组件,设于所述耳塞部内,用于限制所述转动轴的转动角度;以及复位件,设于所述耳塞部与挂耳部的连接处,用以向所述挂耳部提供弹力,以令所述挂耳部能够复位至与耳塞部配合夹持于耳廓的两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操作较为简单,实用性强,延长了挂耳式耳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林,李明,肖国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益慕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