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7049发布日期:2024-02-02 20:4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mbus主机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电路。


背景技术:

1、在热计量通信和水表通信等领域,mbus通信是广泛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

2、mbus通信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方式,其可以通过主机实现给终端仪表远程供电。其通信原理是:由主机向终端仪表传输的信号采用电压值的变化来表示,即集中器向终端仪表发送的数据码流是一种电压脉冲序列,用+36v表示逻辑“1”,用+24v表示逻辑“0”。在稳态时,线路将保持“1”状态。而从终端仪表向主机端传输的信号则采用电流值的变化来表示,即由终端仪表向主机发送的数据码流是一种电流脉冲序列,通常用1.5ma的电流值表示逻辑“1”,当传输“0”时,由终端仪表控制可使电流值增加11~20ma。在稳态时,线路上的值为持续的“1”状态。

3、现有技术中的通用型mbus电路多采用ti(德州仪器)公司的解决方案,ti的解决方案中需要配备正负双电源,电路中设计了扩流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限制了mbus通信在许多场景下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发送接收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包括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的发送电路和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接的接收电路,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光耦u6、三极管q7和mos管q5;

4、所述光耦u6与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用于通过三极管q7控制mos管q5导通和断开;

5、mbus主机的36v电源与mos管q5的源极相连接,mos管q5的漏极通过二极管d8与mbus发送总线相连接;

6、mbus主机的24v电源通过二极管d9与mbus发送总线相连接。

7、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耦u6接收端的正极连接电源正极,接收端的负极与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光耦u6发射端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30连接36v电源;光耦u6发射端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34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28及电阻r24与36v电源相连接,电阻r28和电阻r24的中间点与mos管q5的栅极相连接。

8、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继电器re1,继电器re1的触点端子设置在mbus发送总线上。

9、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控制端con_re01相连接,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5v电源相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负极还分别与继电器re1的线圈端子的负极和正极分别对应连接;

10、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20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

11、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5v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过电阻r37和发光二极管led2接地,基极则通过电阻r33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光耦u6的发射端的集电极相连接。

12、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收电路包括采样放大电路、比较器u5a和光耦u3;

13、所述采样放大电路的采样端与mbus接收总线相连接,用于将mbus接收总线上的电流值转换为电压值并放大;

14、所述采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与比较器u5a的正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u5a的正输入端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7和电容c5接地,该接地端还通过电容c14与24v电源连接;

15、所述采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还依次通过二极管d3及电阻r10与比较器u5a的负输入端相连接;比较器u5a的负输入端还通过电阻r42接地;

16、光耦u3的接收端的正极通过电阻r4与5v电源连接,负极与比较器u5a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还通过电容c12接地;

17、光耦u3的发射端的集电极与mcu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接,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26与3.3v电源相连接,光耦u3的发射端的发射极接地。

18、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串联在5v电源与比较器u5a的输出端之间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5。

19、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35、运算放大器u4a和运算放大器u4b;

20、所述电阻r35一端与mbus接收总线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21、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电阻r35的一端相连接,负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相连接;

22、所述运算放大器u4b的正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u4b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11接地,还通过电阻r9与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相连接;

23、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即为采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24、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过载报警电路,所述过载报警电路包括比较器u5b;

25、比较器u5b的正输入端通过电阻r27与5v电源相连接,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25和电容c4接地;

26、比较器u5b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1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接,还通过并联的电阻r36和电容c7接地;

27、比较器u5b的输出端即为过载报警电路的输出端,该输出端通过电容c6接地,还与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通过电阻r29与3.3v电源相连接。

28、作为所述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将24v电压转换为36v电压的电源部分。

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实用新型的发送电路部分通过光耦和三极管控制mos管通断,从而控制mbus发送总线所接入的电压,实现信号的发送,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31、(2)发送电路还通过继电器实现了非工作状态下的断电功能;

32、(3)接收电路利用电容c5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使比较器u5a的输出端状态跟随mbus接收总线上电流值变化,本电路仅采用了放大器和比较器与陶瓷电阻电容,电路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33、(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过载报警电路,当mbus接收总线电流过大时,比较器u5b输出端为低电平时,可以输出报警信号并点亮发光二极管led3。



技术特征:

1.一种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包括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的发送电路和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包括光耦u6、三极管q7和mos管q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6接收端的正极连接电源正极,接收端的负极与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光耦u6发射端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30连接36v电源;光耦u6发射端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34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28及电阻r24与36v电源相连接,电阻r28和电阻r24的中间点与mos管q5的栅极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继电器re1,继电器re1的触点端子设置在mbus发送总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6与控制端con_re01相连接,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5v电源相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负极还分别与继电器re1的线圈端子的负极和正极分别对应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5v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过电阻r37和发光二极管led2接地,基极则通过电阻r33与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与光耦u6的发射端的集电极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采样放大电路、比较器u5a和光耦u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串联在5v电源与比较器u5a的输出端之间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35、运算放大器u4a和运算放大器u4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载报警电路,所述过载报警电路包括比较器u5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24v电压转换为36v电压的电源部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MBUS主机发送接收电路,包括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发送端相连接的发送电路和与MBUS主机的MCU的数据接收端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包括光耦U6、三极管Q7和MOS管Q5。本技术的发送电路部分通过光耦和三极管控制MOS管通断,从而控制MBUS发送总线所接入的电压,实现信号的发送,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接收电路利用电容C5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使比较器U5A的输出端状态跟随MBUS接收总线上电流值变化,同样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严林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绿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