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2591发布日期:2024-02-22 20:4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机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


背景技术:

1、从最初的第一部战地移动电话机到现在的4g智能手机,延伸至即将到来的5g时代,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壳从最初的塑料开始,到现在的塑料、玻璃、金属等材料并存,手机壳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

2、塑料作为手机壳的原料,具有成本低、易用性和可塑性高等优点,且技术成熟,但其导热率低、质感不佳、难以上档次;玻璃具有外观精致、晶莹剔透,但玻璃易碎、售后和维修成本高,使得玻璃难以在近期内有较快的发展;金属具有较好的质感和触感,档次很高,但制作工艺复杂且成品的良品率较低,无形中增加成本,并且现在5g时代,阵列天线的数量将大幅增多,彼时全金属的外壳,会对信号产生屏蔽,也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专利cn107309138a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双面涂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透明件的注塑成型,在其中一面依次喷涂透明保护漆,光照后上色漆和面漆并随之进行镭射雕刻,在其另一面上依次喷涂保护底漆,并进行真空电镀,最后喷涂亮光透明保护漆。然而喷涂的漆层不耐刮,容易磨损显得老旧。除此之外,喷涂的颜色会将内层纹理覆盖,从而无法看到具有层次感的纹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纹理由浅至深有不同的层次感,更为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包括

4、玻璃纤维支撑板:具有多层复合结构,每一层复合结构均具有层叠在一起的玻璃纤维布、聚氨酯粘接层;所述聚氨酯粘接层包覆于玻璃纤维布且以填充玻璃纤维布之间的缝隙,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一面外露于玻璃纤维布的第一面,所述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二面外露于玻璃纤维布的第二面;

5、柔性纹理胶膜:所述柔性纹理胶膜有两层,底层是呈现纹理的uv胶层,面层是作为转印辅助的pet胶层,所述uv胶层紧邻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一面;

6、金属薄膜:所述金属薄膜紧邻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二面。

7、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布是由多支经向玻璃纤维丝、多支纬向玻璃纤维丝上下穿插交织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8、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布是由多支经向玻璃纤维丝平铺于多支纬向玻璃纤维丝平铺而形状的网状结构。

9、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支撑板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0.2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

10、优选的,所述uv胶层上至少在局部设有第一纹理区域,第一纹理区域上设有图案块和纹理块,除第一纹理区域之外的区域为透明胶层。

11、优选的,所述金属薄膜为铜箔膜或铝箔膜。

12、优选的,所述金属薄膜通过蚀刻形成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形成第二纹理区域。

13、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包括背板、顶板、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是由背板的顶部和底部一体延伸形成的弧形包围边,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镂空无围边,由背板、顶板、底板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手机的容纳空间。

14、优选的,所述手机后壳包括背板、顶板、底板朝向容纳空间的表面覆合有一层减震硅胶垫。

15、优选的,所述背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玻璃纤维支撑板、柔性纹理胶膜、金属薄膜的层状结构组成手机后壳,由于玻璃纤维支撑板具有一定的硬度,其作为支撑载体,所述柔性纹理胶膜覆合于该玻璃纤维支撑板的一面,所述金属薄膜覆合于该玻璃纤维支撑板的另一面。以及,所述玻璃纤维支撑板自带玻璃纤维的纤维丝的纹理,所述柔性纹理胶膜带有uv油墨纹理,所述金属薄膜呈现出金属质感之外,也同样带有纹理,从而形成该手机后壳具有层次感的纹理图案。也就是相当于,金属薄膜有第一层纹理、中间层的玻璃纤维支撑板有第二层纹理,柔性纹理胶膜有第三层纹理,从而可以形成这种纹理是由浅到深的层次式变化效果。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11)是由多支经向玻璃纤维丝(111)、多支纬向玻璃纤维丝(112)上下穿插交织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11)是由多支经向玻璃纤维丝(111)平铺于多支纬向玻璃纤维丝(112)平铺而形状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支撑板(10)的厚度为大于或等于0.2毫米且小于等于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uv胶层(21)上至少在局部设有第一纹理区域(211),第一纹理区域(211)上设有图案块和纹理块,除第一纹理区域(211)之外的区域为透明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30)为铜箔膜或铝箔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30)通过蚀刻形成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形成第二纹理区域(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00)包括背板(101)、顶板(102)、底板(103),所述顶板(102)和底板(103)是由背板(101)的顶部和底部一体延伸形成的弧形包围边,所述背板(101)的左右两侧镂空无围边,由背板(101)、顶板(102)、底板(103)围合形成用于安装手机的容纳空间(1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后壳(100)包括背板(101)、顶板(102)、底板(103)朝向容纳空间(104)的表面覆合有一层减震硅胶垫(10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06),所述顶板(102)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通孔(107),所述底板(103)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10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带有纹理金属感效果的手机后壳,包括玻璃纤维支撑板、柔性纹理胶膜、金属薄膜。玻璃纤维支撑板具有多层复合结构,每一层复合结构均具有玻璃纤维布、聚氨酯粘接层;所述聚氨酯粘接层包覆于玻璃纤维布且以填充玻璃纤维布之间的缝隙,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一面外露于玻璃纤维布的第一面,所述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二面外露于玻璃纤维布的第二面;所述柔性纹理胶膜有UV胶层和PET胶层,所述UV胶层紧邻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一面;所述金属薄膜紧邻聚氨酯粘接层的第二面。金属薄膜有第一层纹理、中间层的玻璃纤维支撑板有第二层纹理,柔性纹理胶膜有第三层纹理,从而可以形成这种纹理是由浅到深的层次式变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张宗权,何辉春,王碧武,王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纵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