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6608发布日期:2023-11-30 09:0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手机和智能可穿戴类等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对扬声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扬声器的球顶与音圈粘接的部位为粘结性差的平面粘接结构,存在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该问题大大降低了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

2、目前,通常是通过制程中增加等离子处理工序增加粘接性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此解决方式需投入设备、人力、时间等资源,增加了扬声器的成本,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式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球顶和音圈,所述球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储胶槽,所述第一储胶槽朝向远离所述音圈的方向凹陷以限定出储胶空间,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对应所述凸起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储胶槽。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储胶槽的棱角处,以及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储胶槽与所述本体部的衔接处均倒圆角处理。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胶槽设置有多个且呈行列形式布置。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胶槽形成为沿所述音圈靠近所述球顶的一端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振膜,所述球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外周侧的振膜粘贴部,所述振膜粘贴部上设置有第二储胶槽,所述振膜的内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振膜粘贴部连接。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胶槽设置有多个且呈行列形式布置;或,所述第二储胶槽形成为沿所述内固定部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粘贴部相对所述本体部朝向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弯折设置形成装配槽,所述内固定部位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内固定部远离所述振膜粘贴部的一侧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内。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振动系统相对设置的磁路系统,所述音圈远离所述球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所述球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相对所述本体部朝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磁路系统设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的避让槽。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装置,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振动系统包括球顶和音圈,球顶包括本体部,而本体部靠近音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储胶槽,第一储胶槽朝向远离音圈的方向凹陷以限定出储胶空间,音圈的一端与第一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本体部连接,由于第一储胶槽内的胶液可以与音圈粘接,由此可以增大球顶与音圈之间的储胶量,从而可以增大本体部与音圈的粘接力,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球顶的平面粘接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发声装置的球顶与音圈之间具有更强的的粘接力,能够有效地避免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声装置,该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地避免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声装置,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声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声装置,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球顶和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储胶槽,所述第一储胶槽朝向远离所述音圈的方向凹陷以限定出储胶空间,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对应所述凸起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储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储胶槽的棱角处,以及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储胶槽与所述本体部的衔接处均倒圆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胶槽设置有多个且呈行列形式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胶槽形成为沿所述音圈靠近所述球顶的一端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振膜,所述球顶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外周侧的振膜粘贴部,所述振膜粘贴部上设置有第二储胶槽,所述振膜的内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振膜粘贴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胶槽设置有多个且呈行列形式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粘贴部相对所述本体部朝向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弯折设置形成装配槽,所述内固定部位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内固定部远离所述振膜粘贴部的一侧与所述本体部远离所述音圈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振动系统相对设置的磁路系统,所述音圈远离所述球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内,所述球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内侧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相对所述本体部朝向靠近所述磁路系统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磁路系统设有与所述支撑部相对设置的避让槽。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其中,发声装置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球顶和音圈,所述球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音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储胶槽,所述第一储胶槽朝向远离所述音圈的方向凹陷以限定出储胶空间,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储胶槽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本体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发声装置,通过在球顶的本体部上设置第一储胶槽,由此可以增大球顶与音圈之间的储胶量,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球顶与音圈因粘接不牢而发生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声学性能和结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连刚,李荣鹏,姜龙,郭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