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4196发布日期:2024-09-13 11:0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物联网,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对于物料的检验质量管控技术相对简单和单一,即需要手动检测物料,并将各种类型的物料编程成对应操作规范,还需要培训相关人员以使他们掌握相应技能、操作方法和判定方法,从而完成检验。整个检验过程,对人员技能、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各项要求比较高,操作过程、操作步骤容易因人而异,导致出现不同结果,即使有合格的结果,也不能排除是否完整按照操作规范执行后带来的效果。

2、尤其对于大型设备来说,例如,雷达设备、电网设备等等,以雷达设备为例,面对雷达此类高精尖产品的物料,不仅需要全程把控质量,从物料供应到物料使用需要保证质量,而且还需要做到流程可追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能追溯到所有来龙去脉。然而,现有的监管平台的数据种类繁琐,数据格式多样化,在数据接入时无法对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管理,影响数据管理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包括物料分类模块、转换模块、交换模块以及本地服务器,其中,所述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转换模块以及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

3、所述物料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物料的物料信息,并根据所述物料信息对所述物料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物料、第二物料以及第三物料,其中,所述物料信息用于表征物料的质量信息以及接入方式,所述第一物料、所述第二物料和所述第三物料接入所述本地服务器的方式不同;

4、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

5、所述交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物料以及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本地服务器;

6、所述本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物料接入,并通过所述交换模块接收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和所述第二物料的接入;还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所述第二物料以及所述第三物料进行信息校验,得到目标质量信息。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物料分类模块获取物料的物料信息,以确定每个物料的质量信息和接入方式,并根据物料信息对物料进行分类的,得到不同接入方式的第一物料、第二物料和第三物料,便于后续针对不同的物料采取不同的手段接入,通过转换模块对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便于后续将第一物料接入至本地服务器进行质量管控,通过交换模块直接将第二物料连接至本地服务器,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本地服务器,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物料以各种不同的接口方式接入到交换模块上,实现更灵活的物料接入和连接,使得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物料和接口需求,通过本地服务器可以直接接收第三物料的接入,并通过交换模块接收通讯转换后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接入,从而实现多种物料的接入,能够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本地服务器还用于对第一物料、第二物料以及第三物料进行信息校验,使得对第一物料、第二物料以及第三物料的质量管控更加精确化、精细化,提高对物料的质量管控效率。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模块包括串口服务器、ad转换单元以及测试设备单元;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物料的通讯类型;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通讯类型为串口类型,通过所述串口服务器对与所述串口类型对应的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当所述通讯类型为控制类型,通过所述ad转换单元对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当所述通讯类型为线缆类型,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单元将所述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物料和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的通讯地址,并根据所述通讯地址确定交换机网段;以及根据所述交换机网段配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网络环境。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还包括代码模块,所述代码模块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本地服务器进行编译和调试。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代码模块包括代码库以及代码中间库,所述代码中间库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连接请求,并调用与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通讯协议,生成应答指令;还用于向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所述应答指令以使所述本地服务器与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目标物料连接;所述代码库用于制定物料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与所述代码模块对接以存储所述物料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质量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物料对应的第一展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物料对应的第二展示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三物料对应的第三展示信息,并生成展示模板。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展示信息、所述第二展示信息和所述第三展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展示信息、所述第二展示信息和所述第三展示信息导入所述展示模板进行展示。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物料的通讯类型为直插类型。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串口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的串口类型转换为以太网通讯类型,所述ad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的控制类型转换为数字控制。

17、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包括物料分类模块、转换模块、交换模块以及本地服务器,其中,所述交换模块分别与所述转换模块以及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串口服务器、ad转换单元以及测试设备单元;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物料的通讯类型;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对所述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通讯类型为串口类型,通过所述串口服务器对与所述串口类型对应的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当所述通讯类型为控制类型,通过所述ad转换单元对与所述控制类型对应的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当所述通讯类型为线缆类型,通过所述测试设备单元将所述第一物料连接至所述交换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物料和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的通讯地址,并根据所述通讯地址确定交换机网段;以及根据所述交换机网段配置所述本地服务器的网络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还包括代码模块,所述代码模块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本地服务器进行编译和调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码模块包括代码库以及代码中间库,所述代码中间库用于接收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的连接请求,并调用与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通讯协议,生成应答指令;还用于向所述本地服务器发送所述应答指令以使所述本地服务器与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目标物料连接;所述代码库用于制定物料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质量管控系统还包括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与所述本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与所述代码模块对接以存储所述物料信息;所述数据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质量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物料对应的第一展示信息、与所述第二物料对应的第二展示信息以及与所述第三物料对应的第三展示信息,并生成展示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服务器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展示信息、所述第二展示信息和所述第三展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展示信息、所述第二展示信息和所述第三展示信息导入所述展示模板进行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物料的通讯类型为直插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的串口类型转换为以太网通讯类型,所述ad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的控制类型转换为数字控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物料质量管控系统,物料质量管控系统包括物料分类模块、转换模块、交换模块以及本地服务器;物料分类模块用于获取物料的物料信息,并根据物料信息对物料进行分类,得到第一物料、第二物料以及第三物料;转换模块用于对第一物料进行通讯模式转换,并将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交换模块;交换模块用于将第二物料以及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连接至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三物料接入,并通过交换模块接收通讯模式转换后的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的接入;还用于对第一物料、第二物料以及第三物料进行信息校验,得到目标质量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对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管理,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曦,黄辉,包晓军,李琳,徐挚仁,唐文明,曾涵宇,郑炜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