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明书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使得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在网络设备中,区分为主控板、业务板,主控板和业务板之间需要连通,但是由于网络设备的尺寸逐渐增加,使二者之间连通所需要经过的距离也逐渐增加,这使得网络设备中信号损耗随之增大,传输信号的信号完整性下降,降低了网络设备中的信号传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
2、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3、箱体;
4、数据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一插接口;
5、垂直交换背板,与所述数据模块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垂直交换背板上设置的交换芯片对所述数据模块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发;
6、其中,在所述箱体的第二插接口一侧设置有可拆卸顶盖,所述垂直交换背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中部靠近所述箱体的第一插接口一侧。
7、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8、第一模块框架,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一插接口一侧,用于将所述数据模块支撑于所述箱体内;
9、背板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模块框架靠近所述箱体的中部一侧,用于将所述垂直交换背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中部。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模块框架,包括:
11、框体,所述框体围成容纳所述数据模块的容纳腔;
12、散热腔,形成于所述框体和所述箱体之间。
13、可选的,所述垂直交换背板,还包括:
14、主散热部,贴合于所述交换芯片;
15、辅散热部,设置于所述散热腔内;
16、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散热部,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辅散热部。
17、可选的,在所述垂直交换背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18、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19、转接板,连接所述垂直交换背板;
20、转接托盘,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板,用于承托所述转接板。
21、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22、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二插接口,通过电源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通过所述转接板向所述垂直交换背板供电;
23、电源导风罩,设置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出风口;
24、所述电源导风罩,包括:
25、收集部,覆盖所述电源模块的出风口;
26、排放部,设置于所述散热腔中;
27、传输部,连通所述收集部和所述排放部之间。
28、可选的,在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第一插接口的位置设置有防尘板。
29、可选的,该网络设备,还包括:
30、风扇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二插接口,通过风扇板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
31、第二模块框体,在所述第二模块框体中分别形成有容纳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腔和容纳所述风扇模块的风扇腔。
32、可选的,所述数据模块,至少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
33、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4、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网络设备,通过设置于箱体的中部的垂直交换背板与数据模块插接,数据模块上输出的信号可以通过背板直接到达其上设置的交换芯片,缩短数据模块上的信号传输到交换芯片的距离,降低了网络设备中信号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完整性上升,提升了网络设备中的信号传输效果。
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框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交换背板,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交换背板上开设有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第一插接口的位置设置有防尘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模块,至少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