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7749发布日期:2024-12-20 11:4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光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通信系统包括汇聚设备以及接入设备。随着通信系统包括的接入设备数量的提升,那么,对连接在汇聚设备和接入设备之间的光纤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2、为降低光纤资源的需求量,在接入设备侧增设合分波设备,合分波设备通过不同光纤,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接入设备的多路波长,并将多路波长合波为一路,并通过一路光纤向汇聚设备发送。

3、但是,已有的合分波设备仅具有合分波的功能,需要人工查看合分波设备与光模块的连接状态,降低了获得合分波设备与光模块连接状态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光终端设备用于实现汇聚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有效的降低了汇聚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连接所需要的光纤资源,而且能够检测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还是脱离状态。其中,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是指,光模块安装至光终端设备上,光模块处于脱离状态是指,光模块未安装至光终端设备上。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终端设备,包括固定框、波分复用器以及m个第一光模块,所述m为不小于1的任意整数,所述固定框安装所述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的合波端口连接主干光纤,所述波分复用器的第一分波端口连接第一分支光纤,所述第一光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第一光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分支光纤,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所述第一分波端口连接。若需要检测第一光模块是否处于在位状态,那么,汇聚设备通过主干光纤向波分复用器发送检测光信号,第一光模块根据检测光信号,向汇聚设备反射回波光信号,汇聚设备能够根据回波光信号的幅度,成功检测到第一光模块是否处于在位状态。

3、采用本方面所示,在检测光终端设备上的各光模块是否处于在位状态的过程中,无需为光终端设备供电。光终端设备的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还是处于脱离状态,均能够直接在汇聚设备处检测到,那么,检测光模块是否处于在位状态的过程中,无需运维人员到达光终端设备处,提升了检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若需要开通业务,那么,将接入设备直接与确定处于在位状态的第一光模块连接,提升了业务开通的速度。

4、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分支光纤,所述第二分支光纤的一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第二分波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支光纤的另一端悬空。

5、采用本实现方式,第二分支光纤的另一端悬空,那么,第二分支光纤向汇聚设备反射的幅度,不同于第一分支光纤向汇聚设备反射的幅度,汇聚设备能够迅速且准确的定位出光终端设备中,处于脱离状态的光模块,提升了对光模块状态变化进行检测的效率,若光终端设备的光模块出现丢失(即第二分支光纤的另一端悬空),能够及时被发现。

6、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模块或所述波分复用器上,所述反射膜用于反射接收到的检测光信号。

7、采用本实现方式,反射膜所具有的反射率,会使得反射膜能够对具有特定波长的检测光信号,向汇聚设备反射,汇聚设备即可根据被反射膜反射的幅度,检测光模块是否处于在位状态、波分复用器是否处于在位状态、光终端设备是否处于在位状态等检测。

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容纳所述固定框。采用本实现方式,因固定框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那么,外壳体能够对固定框起到防尘、防水等保护作用,提升了光终端设备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9、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分支光纤以及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二光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分支光纤,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第三波分端口,所述第二光模块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接入设备。

10、采用本实现方式,若需要将接入设备连接至汇聚设备,以实现业务的开通,那么,可将确定处于在位状态的第二光模块,连接至接入设备上,从而实现汇聚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光路的导通。因光终端设备与汇聚设备之间,已预先通过主干光纤连接,无需在汇聚设备与光终端设备之间增设新的光纤资源,有效的节省了将接入设备连接至汇聚设备所需要的光纤资源,而且提升了接入设备开通业务的速度。

11、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框安装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合波端口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另一端用于分别连接第一主干光纤以及第二主干光纤,所述第一主干光纤以及所述第二主干光纤还用于,连接汇聚设备。

12、采用本实现方式,光耦合器能够实现第一主干光纤和第二主干光纤之间的保护倒换,即,在第一主干光纤正常时,导通第一主干光纤与波分复用器之间的光路,在第二主干光纤正常时,导通第二主干光纤与波分复用器之间的光路,有效保证了汇聚设备与光终端设备之间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13、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框连接防尘盖,所述m个第一光模块位于所述防尘盖内。采用本实现方式,m个第一光模块位于防尘盖内,有效的实现了对m个第一光模块的防水、防尘等保护作用。

14、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框包括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安装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容纳所述保护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光模块。采用本实现方式,保证了第一光模块与固定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而且通过保护模块实现了对第一光模块防尘、防水等保护作用,提升了第一光模块的使用寿命。

15、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安装槽之间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保护模块以及所述安装槽抵持,避免了灰尘或水分等杂质,进入保护模块内部,以损坏或污染第一光模块,提升了第一光模块的安全性。

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汇聚设备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光终端设备,所述汇聚设备与所述光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主干光纤连接。

17、本方面有益效果的说明,请参见第一方面所示,本方面所示汇聚设备还能够基于第一光模块反射的幅度,检测汇聚设备与光终端设备之间的各光纤链路的质量参数,以便于对各路光纤链路进行运维、故障识别、故障排除等运维操作。汇聚设备还能检测到各光纤链路的通断,例如,若检测到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那么说明汇聚设备与该光模块之间的光纤链路处于导通状态。那么,汇聚设备基于对各光纤链路的检测,有效的避免了光纤链路成为无法被检测或无法被发现的哑资源,实现了对各路光纤链路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了通信系统建设的速率以及效率,并降低了运维难度。

1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汇聚设备,包括波分复用器、业务光模块以及监控模块,所述业务光模块以及所述监控模块分别连接波分复用器的分波端口,波分复用器的合波端口连接主干光纤的一端,主干光纤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光终端设备。本方面有益效果的说明,请参见第二方面所示,具体不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波分复用器以及m个第一光模块,所述m为不小于1的任意整数,所述固定框安装所述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的第一分波端口连接第一分支光纤,所述第一光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第一光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分支光纤,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所述第一分波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分支光纤,所述第二分支光纤的一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第二分波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分支光纤的另一端悬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模块或所述波分复用器上,所述反射膜用于反射接收到的检测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容纳所述固定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防尘盖,所述m个第一光模块位于所述防尘盖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分支光纤以及第二光模块,所述第二光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分支光纤,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第三波分端口,所述第二光模块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接入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安装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一端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合波端口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另一端用于分别连接第一主干光纤以及第二主干光纤,所述第一主干光纤以及所述第二主干光纤还用于,连接汇聚设备。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汇聚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光终端设备,所述汇聚设备与所述光终端设备之间通过主干光纤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终端设备以及通信系统,用于实现汇聚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有效的降低汇聚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连接所需要的光纤资源,而且能够检测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还是脱离状态。其中,光模块处于在位状态是指,光模块安装至光终端设备上,光模块处于脱离状态是指,光模块未安装至光终端设备上。光终端设备包括固定框、波分复用器以及M个第一光模块,所述M为不小于1的任意整数,所述固定框安装所述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复用器的第一分波端口连接第一分支光纤,所述第一光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所述第一光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分支光纤,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一个所述第一分波端口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刚,赵臻青,余丽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