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4754发布日期:2025-01-07 20:4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具体涉及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日益增多,移动终端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以手机为例,目前手机一般会配备防护壳以保护手机,为了丰富防护壳的功能,有些手机壳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为了给检测传感器供电,通常需要在保护壳上安装电源,如此,将使得保护壳的厚度、体积及重量等增加,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为了给检测传感器供电,通常需要在保护壳上安装电源,使得保护壳的厚度、体积及重量等增加,导致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3、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围设于所述主体部周侧的侧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侧框共同围设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以供移动终端安装;

5、无源驱动电路,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无源驱动电路用于从所述移动终端无线取电;以及,

6、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和/或所述侧框,所述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无源驱动电路电连接,并由所述无源驱动电路供电。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框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或者

8、所述侧框具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背离设置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感传感器;

10、所述侧框至少部分呈透光设置,所述第一容纳槽设于所述侧框透光部分;和/或,

11、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还填充有导光胶体,所述导光胶体包裹所述检测传感器设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包括沿其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框条;

13、多个所述框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条和第二框条,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二框条均安装有所述检测传感器;和/或,

14、多个所述框条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框条和第三框条,所述第一框条和所述第三框条均安装有所述检测传感器。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框包括沿其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框条;

16、至少一个所述框条安装有多个所述检测传感器。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感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和/或血氧传感器。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框的侧面设有容纳槽;

19、所述光感传感器包括:

20、光源发射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且与所述无源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光源发射器用以发出光信号;

21、光源接收器,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且邻近所述光源发射器设置,所述光源接收器与所述无源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光源接收器用以接收经人体反射的光信号。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源驱动电路包括:

23、天线电路;

24、供电电路,与所述天线电路连接,以通过所述天线电路将移动终端发射的射频能转换为电能;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匹配电路、整流电路和储能电路,所述匹配电路与所述天线电路连接并配合输出第一电能,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匹配电路连接,并对所述第一电能进行整流,所述储能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并存储整流后的第一电能,所述储能电路与所述检测传感器连接,并为所述检测传感器供电。

25、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26、通信电路,与所述天线电路连接;

27、微处理器,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并由所述供电电路供电,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检测传感器和通信电路连接,以将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的信息传输至移动终端。

28、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29、显示器件,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并由所述供电电路供电;

30、微处理器,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并由所述供电电路供电,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检测传感器连接和所述显示器件连接,以将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的信息通过所述显示器件显示。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侧框环绕在主体部的周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保护结构。这种设计可以防止移动终端在日常使用中因意外撞击、摩擦或掉落而受到损害。安装槽的设计使得保护壳的安装和拆卸变得非常简单方便。使用无源驱动电路并通过无线方式从移动终端取电,意味着保护壳无需配备独立的电源,这不仅减轻了保护壳的重量、厚度及体积,还避免了更换电池或充电的麻烦,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无需内置电池,减少了因电池老化、短路或过热等引发的安全风险。由于采用无线取电方式,这种保护壳可以适应更多类型的移动终端,无需担心因接口不兼容或电池规格不同而无法使用的问题。检测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待检测目标的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待检测目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由于检测传感器由无源驱动电路供电,无需额外电源,减少了电源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通过结合无源驱动电路和检测传感器,这种保护壳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设有朝向所述安装槽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感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沿其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框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沿其周向首尾依次连接的多个框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光感传感器,光感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和/或血氧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侧面设有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驱动电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无源驱动电路及检测传感器,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围设于主体部周侧的侧框,主体部和侧框共同围设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供移动终端安装,无源驱动电路安装于壳体,无源驱动电路从移动终端无线取电,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主体部和/或侧框,检测传感器与无源驱动电路电连接,并由无源驱动电路供电,如此,保护壳无需配备独立的电源,这不仅减轻了保护壳的重量、厚度及体积。检测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待检测目标的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待检测目标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通过结合无源驱动电路和检测传感器,这种保护壳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永,潘子健,覃永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7
技术公布日:20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