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847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用障碍隔离器,特别是一种邮电通信用的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属邮电通信测试系统用的部件。随着邮电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的建设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这样对邮电通信设备的集中维护管理、提高通信质量的要求越加迫切,于是各有关科研企业单位都在研究通信用户线路障碍自动受理与测试系统。有的已投入使用,如目前市售的112APLIS系统等。但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只能判断出用户发生故障,而究竟是线路故障还是用户终端(如电话机、传真机)故障却不能获得精确的定位数据,这实在是一大不足。根据发展趋势,对用户故障采取自动定位是势在必行,用户终端与线路障碍定位自动测试系统是为准确定位故障而设计的,在这一系统中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是其关键部件,目前这一系统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已推广应用。而这些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而所述的检测电路是由二极管D1~D3、电阻R1构成,其中二极管D1~D3、电阻R1一一串接后一端与所述的开关电路A的输入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的开关电路B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的开关电路A由电阻R2~R3、二极管D4~D5、三极管B1~B3构成的,其中电阻R2并接在三极管B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二极管D4并接在三极管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B1的发射极接输出端。B1的集电极与B2的发射极相接,B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3的基极相接,B3的集电极一路接B2的基极,另一路与二极管D5的一端相接,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后接输出端,B3的发射极与B1的基极相接后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的开关电路B是由电R4~R5、二极管D6~D7、三极管B4~B6构成的,其中电阻R4并接在三极管B5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二极管D6并接在三极管B4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B4的发射极接输出端,B4的集电极与B5的发射极相接,B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6的基极相接,B6的发射极与B4的基极相接后再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接,B5的基极与B6的集电极相接后再与二极管D7的一端相接,D7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到输出端。
上述的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是制成一厚膜电路模块,也可为分立元器件组装在印刷线路板上。
上述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中的三极管B1,B3,B4,B6为NPN型晶体管,三极管B2、B5为PNP型晶体管,其β值分别为20~180,二极管D1~D3、D5、D7为稳压二极管,电压在28V~70V左右,D4、D6为大电流整流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在200V以上,电阻R1为50KΩ~150KΩ,R2、R4为2KΩ左右,R3、R5为1KΩ左右。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是采用上述结构制成的,故测试系统可精确判断是话机故障还是线路故障,为维修提供准确的故障数据,缩短维修时间,且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构造图。
如图1所示,由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构成的障碍隔离器是跨接在用户端线路上的四端子装置。是采用不同电压来控制开关电路A、B以准确定位故障数据。如当用48V测得线路为断线故障时,改用96V进行测试,如结果仍为断线,则故障在用户线路部分,如结果为混线,说明故障在用户终端(即话机)。当用48V测得线路为短路、接地或混线,则用14V进行测试,如结果仍为短路、接地或混线,说明故障在用户线路部分,如结果为断线,则故障在用户终端。
如图2所示,检测电路中的二极管D1~D3、电阻R1分别串接后一端的一路接输入端L1,另一路接开关电路A,另一端的一路接输入端L2,另一路开关电路B,开关电路A由电阻R2~R3、二极管D4~D5、三极管B1~B3组成,其中电阻R2并接在三极管B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4并接在B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发射极接输出端T1,B1的基极一路与B3的发射极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R3的另一端分别接输出端T1和二极管D5的一端,D5的另一端接B3集电极的一路,集电极的另一路与B2的基极相接,B2的集电极与B3的基极相接,开关电路B是由电阻R4~R5、二极管D6~D7、三极管B4~B6组成,其中R4并接在三极管B5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二极管D5并接在三极管B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B4的发射极接输出端T2,B4的集电极与B5的发射极相接,B4的基极一路与三极管B6的发射极相接,另一路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的一路接输出端T2,另一路接二极管D7的一端,D7的另一端接B6集电极的一路,集电极的另一路与B5的基极相接,B5的集电极与B6的基极相接。
工作时,当L1、L2端为48V时,整个电路呈现直通状态,(通路电阻很小),测量设备可对用户线路进行常规测试,测出用户短路、断路、绝缘不良、接地等故障。如用48V测得的故障为断路,系统就输出96V测试,当故障在室外(即隔离器前端L1、L2端),96V就无法测到隔离器,当故障在室内(即隔离器右端T1、T2端),96V就可以测到隔离器,此时的隔离器呈环路状态,这环路是由L1-D1-R1-D2-D3-L2构成。从而可以判断断线的责任范围;如用48V测得的故障为短路、绝缘不良、接地等故障时,测量设备就输出14V测试,当故障在室外(即隔离器前端L1、L2端),14V就可以测到原先48V测到的故障,当故障在室内(即隔离器右端T1、T2端),14V就可以测到隔离器,此时隔离器为开路状态,而14V无法测到原先48V测到的故障。从而可以断短路、绝缘不良、接地等故障的责任范围。
上述电路中的二极管D1~D3、D5、D7分别为稳压二极管,电压为28V~70V左右,D4、D6为大电流整流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在200V以上,三极管B1,B3,B4,B6为NPN型晶体管,B2、B5为PNP型晶体管,其β值分别为20~180,电阻R1为5KΩ~150KΩ,R2、R4、R3、R5分别为1KΩ~2KΩ左右。
将上述线路制成一厚膜电路模块即可跨接在用户端线路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包括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电路B,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检测电路是由二极管D1~D3、电阻R1构成,其中二极管D1~D3、电阻R1一一串接后一端与所述的开关电路A的输入端相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B的输入端相接;b.所述的开关电路A是申电阻R2~R3、二极管D4~D5、三极管B1~B3构成的,其中电阻R2並接在三极管B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二极管D4並接在三极管B1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B1的发射极接输出端,B1的集电极与B2的发射极相接,B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3的基极相接,B3的集电极一路接B2的基极,另一路与二极管D3的一端相接,D3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接后接输出端,B3的发射极与B1的基极相接后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c.所述的开关电路B是由电阻R1~R3、二极管D6~D7、三极管B4~B6构成的,其中电阻R4並接在三极管B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B4的发射极接输出端,B4的集电极与B,的发射极相接,B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B6的基极相接,B6的发射极与B4的基极相接后再与R,的的一端相接B,的基极与B6的集电极相接后再与二极管D7的一端相接,D7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接后连接到输出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其特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是制成一厚膜电路模块,也可为分立元器件组装在一印制线路板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的中的三极管B1、B3、B4、B6为NPN型晶体管,B2、B3为PNP型晶体管,其β值分别为20~180,二极管D1~D3、D5、D7为稳压二极管电压为28V~70V、D4、D6为大电流整流管电压在200V以上,电阻R为50KΩ~150KΩ、R2~R3,为1KΩ~2K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户线路障碍隔离器,主要由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开关电路B组成,而检测电路、开关电路A、B是分别采用二极管D
文档编号H04B3/46GK2265036SQ9524449
公开日1997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8日
发明者朱士钧, 余一民, 杨理明 申请人:浙江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上海无线电六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