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872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所谓寻呼机(pager)等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有用振动报知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的手表型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
作为这种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已公知的有日本公开专利JP-A-2-24591中所记载的便携机。这种便携机是一种手腕佩戴式的装置,在主体的里侧与皮肤接触的地方设置有振子,这种便携机通过把振子的振动直接传递给手腕来把时刻及警示信息报知给使用者。
可是,这种原来的作为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便携机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原来的便携机中,虽然其优点是振动直接传递给手腕,但是,因为振子及其接点裸露在主体的外部,所以容易侵入汗水及水滴,这样,就容易引起故障,可靠性差。
另一方面,原来还知道一种不是无线装置的主体内部设置有振子的报时手表(日本公开专利JP-A-1-301193),这种已有的报时手表是把振子装在表壳内,通过使表壳整体振动来对使用者报知警示时刻。
可是,把这种已有的报时手表应用于便携无线装置的情况下,也存在以下的问题,即便携无线装置必须把无线接收机及电路元件安装在表芯以外的其余部分,因此,在把振子单独安装在主体外壳内的情况下,为了配置电路元件,主体外壳就要大,结果,在手腕上的佩戴性及构型就差。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案,其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在手腕上的佩戴性及构型好,而且确实能够把振动产生的警示传递给使用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设置有容纳接收机的主体外壳、为把主体外壳佩戴在手腕上的佩带以及用振动来报知容纳在主体外壳内的接收机的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状态下的主体外壳的手腕方向的任一方向一方的侧壁近旁。
按照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设置有容纳接收机的主体外壳、为把主体外壳佩戴在手腕上的佩带以及用振动来报知容纳在主体外壳内的接收机的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处于主体外壳的大致中央部位与佩带的系带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的任一方向一方的侧壁近旁。
在按照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由于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状态下的主体外壳的手腕方向的任一方向一方的侧壁近旁或容纳在处于主体外壳的大致中央部位与佩带的系带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的任一方向一方的侧壁近旁,所以,能够确保装载有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等的容纳空间处在主体外壳的中央部位。而且,假定把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与戴在手腕上时的主体外壳的手腕方向垂直的方向侧的情况下,换言之,把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手表的12点或6点位置的附近的情况下,主体外壳沿佩带的长度方向就变大,结果,主体外壳的12点或6点位置处的端部就有悬起来的感觉,振动发生装置的振动就难以传递到手腕。但是,把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手腕方向或基本与系带方向垂直的方向侧的侧壁近旁,即使把主体外壳沿手腕方向加大,也不会使主体外壳的里面与手腕表面的贴附性下降,因此,能够把振动发生装置的振动确实地传递到手腕上。
按照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任一方向是戴在手腕上状态下的肘方向。
在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即使活动手腕子,主体外壳的肘方向的端部也不会妨碍手腕子的动作。而且,因为其端部保持紧密贴附状态而不松动,所以,与把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手腕子侧的侧壁近旁的情况相比较,更能把振动发生装置的振动确实地传递给使用者。
按照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个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在任一方向侧的侧壁上形成有使主体外壳的厚度方向的上部从下部朝一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部,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突出的部位近旁。
在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由于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突出的部位近旁,即使主体外壳的宽度方向变大,其侧壁上所形成的倾斜部使主体外壳的下部从上部下洼入主体外壳的内侧,所以,从侧面看时,主体外壳看起来薄。因此,能够构成构型优美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而且,由于主体外壳的下部侧下洼进去,主体外壳就不会限制手腕的动作,特别是,在手腕子一侧的侧壁上形成了倾斜部的情况下,由于手腕子与主体外壳之间有间隙,主体外壳能够不妨碍手腕子的动作,而使它能自由活动。
按照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4中,在主体外壳的厚度方向的最下部形成倾斜部,倾斜部与主体外壳的里面之间的边界形成有直线型折角。
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当振动发生装置产生振动时,主体外壳整体振动,在这种状态下,该振动被传递到主体外壳的最下部的倾斜部,这时,倾斜部与主体外壳里面的边界形成的角部接触、离开手腕表面的结果,就把该振动确实地传递给使用者。
按照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振动发生装置由容纳在主体外壳内部的装载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和主体外壳的内壁夹持。
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与用上下壳夹持振动发生装置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把装载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的面积做得大,因此,即使为了提高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功能而增加电路元件,装载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振动发生装置的背面也能装载电路元件。这样,在不加大主体外壳的情况下,随着功能的提高,可以把所增加的电路元件装载在电路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上。
按照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设置有固定振动发生装置的固定部件,振动发生装置通过固定部件被夹持住。
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固定部件阻止由于振动发生装置安装到电路元件装载印刷电路板上而引起的松动。因此,就防止了由于松动而损伤振动发生装置及电路元件装载用印刷电路板。而且,在 动发生装置向电路元件装载用印刷电路板的安装部位,能防止吸收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振动,结果,就能有效地把振动传递到手腕上。
按照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7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振动发生装置是振子,并设置有控制振子间断地动作的振动发生控制器。
在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由于振动发生控制装置使振子间断地振动,所以,每次振动一开始,手腕都受到刺激,从而能够确实地得知警示。而且,因为振动发生装置是间断地振动,所以,电池的使用寿命长,而且,换一次电池能长时间使用。
按照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振动发生控制装置的使振子振动规定的时间之后使振动停止。
在该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中,由于通常仅仅使振子振动能让使用者感知的时间,所以,能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实施例。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手表型无线选呼接收机的外观图。
图2是沿图1的X-X线的断面图。
图3是取下图1的主体外壳1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在图3中把振动马达配置在手表3点位置的例子。
图5是表示进气孔的图3的B部的详图。
图6是有关LED的配置的图2的A部的详图。
图7表示的是戴在手腕上时的接收机位置以及着水的可能性的某些方向。
图8是进气孔附近的放大图。
图9(a)表示的是进气孔的开口部;(b)表示的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开口部。
图10是通气性防水膜附近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Y-Y方向的断面图。
图12是LED的正上方部分附近的玻璃蒙盖的断面图。
图13是按照本实施例的开关按钮部的断面图。
图14是按照本实施例的电池盖与里盖嵌合着的状态的主体外壳的里面图。
图15是沿图14的R-R线的断面图。
图16是用硬币打开电池盖时的外观图。
图17是图15的D部的详图。
图18是按照本实施例的手表型无线选呼接收机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19是由警报驱动电路的警报装置驱动信号的信号波形图。
图20是用控制器始终观测着的空气电池的末期时的电压变化与驱动信号相对应的信号波形图。
图21是用控制器始终观测着的空气电池的末期时的电压变化与驱动信号相对应的信号波形图。
图22是按照其他实施例的接收机的侧面断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振动和LED进行警示报知的手表型无线选呼接收机(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以下称“接收机R”)的外观图。接收机R设置有主体外壳1和用来把主体外壳1佩戴在手腕上的腕带B,在主体外壳1中,配置有玻璃蒙盖2、LED10、开关按钮5a,5b以及液晶板6,同时,还形成有容纳作为振动发生装置一例的振动马达9(参照图2,振动发生装置)的主体外壳1的突出部3。而且,该图上的液晶板6和LED10被表示为透过玻璃蒙盖2所见到时的状态。
图2是沿图1的X-X线的断面图,如该图所示,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分别配设有作为天线体一例的开缝天线7、装载着后述的电路群的印刷电路板8a,8b、振动马达9、LED10以及空气电池11。在里侧镶嵌有里盖13,在里盖13上进一步镶嵌有电池盖25,标号14表示的是使用者的手腕。前述的电路群包括由数据译码器电路和CPU电路构成为一体的IC模块150、驱动IC用的芯片151、构成无线接收电路的芯片152,155以及进行直接接收的IC153。标号154是覆盖局部振荡电路的屏蔽盒。
图3是取下图1的主体外壳1的表面后的内部结构,振动马达9配置在手表的9点位置处(手腕方向侧),基本上与佩带B平行,而且是左手腕佩戴,这种情况下,主体外壳1的突出部3不挨着手腕子,形成携带性和佩戴性均好的结构。反之,如果把振动马达9配置在手表的12点或6点的位置上,与佩戴B垂直的方向上,主体外壳1沿12点到6点的方向就过长,在手腕上的佩戴性就不好,同时,从外形上看起来接收机R很大,显得笨重,不能令人满意。用该图说明了把振动马达9配置在手表的9点位置上的例子,图4表示了假定戴在右手腕上的例子,这时,把振动马达9配置在手表的3点位置(手腕方向侧)上,也能得到与前述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手腕子与主体外壳1之间有间隙,所以,主体外壳1不妨碍手腕子动作,手腕子能自由活动。
另外,如图2所示,在把塑料件(固定件)4夹在振动马达9的上部的情况下,振动马达9由主体外壳1的突出部3的内壁和里盖13所夹持,为了确保容易传递振动并确保电池盖25的耐久性,里盖13要用硬的材料制成,最好使用聚碳酸脂。塑料件4和里盖13与振动马达9相配置的一面的形状与振动马达9的形状相吻合。也可以把塑料零件4与主体外壳1形成为一体,在该图上,塑料件4和里盖13的振动马达9一侧的形状分别构成为半圆形的断面形状,但是如果振动马达9的表面是平面的话,若作为贴附良好的平面波浪形状,那么,塑料件4和里盖13的振动马达9一侧的形状可以是与之相啮合的波浪形。另外,里盖13与手腕14相接触的手腕接触面13a形成为平坦状,而里盖13的端部面(倾斜部)13b做成为倾斜的倒角面。这种情况下,手腕接触面13a和端部面13b的边界部分形成为直线形的折角。因此,由振动马达9的动作使振动一开始,该振动就被传递到该边界部分,该边界部分与手腕的表面断续接离,结果,使用者能够更敏感地感觉到振动。同时,端面部13a具有从侧面看时使主体外壳1所见更薄的效果。另外,塑料件4阻止由于主体外壳1与里盖13夹持振动马达9而引起的松动,因此,不会因松动损伤振动马达9,而且,由于在振动马达9的夹持处阻止吸收振动马达9的振动,所以,该振动能有效地被传递到手腕上。
图5是图3的B部的详图,所表示的是通气孔16,如该图所示,在主体外壳1中的突出部3的侧面部分上形成有通气孔16,在主体外壳1的内部一侧的通气孔16的开口部设置有通气性防水膜15,在该接收机R中,构成为从外部溅来的水滴、尘埃和流到手腕上的汗水等难以侵入的结构,具体地说,图7所示的是戴在手腕上时的接收机的位置和受到水滴的可能性的某些方向,接收机R受到从方向33,34,35飞溅来的水滴的可能性大,也就是说,在使用者洗手的时候,以及下雨天打着雨伞的时候,处于受到来自方向33,34飞溅来的水滴的情况,在喝饮料的时候,是从方向35飞溅来饮料的情况。但是,图5中的通气孔16能够防止从所有这些方向33~35飞溅来的水滴等侵入到主体外壳1中。
以下说明通气孔16的具体结构,图8是通气孔16附近的放大图,在通气16的近旁设置有凸部32,而且,通气孔16的弯曲方向与方向33交叉成锐角,这样,就可以防止来自方向33的水分的侵入。
图9a是从图5中的箭头E一侧看通气孔16的开口部16a的视图。作为开口部16a的形状,除圆形以外,还可以是椭圆形及在其上面盖上网罩的结构,在安装有网罩的情况下,尽管开口部16a的面积很大,但是因为尘埃难以侵入,所以还是很适用的。当然,如图(b)所示,也可以并排多个开口部。
图10是通气性防水膜15附近的放大图,通气性防水膜15用双面胶带29粘在主体外壳1的突出部3上,缓冲器30从其背后顶押着,缓冲器30是能够从背后固定通气性防水膜15,同时又能够让空气通过的零件,最好是用海绵制成,这样,即使从通气孔16的外部冲击,通气性防水膜15也不会脱落。
通气性防水膜15具有通气隔水的作用,并能把空气中的氧气供给容纳在主体外壳1内的空气电池11。即使有通气性防水膜15,最好还是把通气孔16设定在不受外来影响的地方,因此,如前所述,把通气孔16形成在接收机R戴在手腕上时例如洗手时水最难达到的位置处。因为通气孔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通气性防水膜15还可以铺在外壳的平坦部分,从而组装作业性好,并提高对防水膜脱落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通气孔16不是从内部到外部直线地贯通,所以,不会由外部前端带尖的东西刺破通气性防水膜15。
图11是沿图10的Y-Y线的断面图,缓冲器30兼作振动马达9的轴向顶押器的作用。从空间效率的角度来看,把通气孔16设置在主体外壳1的突出部3的侧部,能有效地利用缓冲器30,从接收机R小型化的观点来看,这样做具有极大的效果。
图6是图2中的A部的详图,所表示的是LED10的周围情况,在该图中,标号17表示玻璃蒙盖2上印刷的墨迹,标号18表示玻璃蒙盖2上未印刷的无色透明的部分。装载在印刷电路板8a上的LED10由点亮信号点亮时,LED10的光通过玻璃蒙盖2的无色透明部分18向外射出,这样,使用者看到该光就能知道有自己的接收信息,而且,可以发出多种颜色,后述的警报驱动电路107发出对应于接受到的信息的内容的亮灯信号,并发出与该亮灯信号相对应的光,因此,使用者根据这种光的颜色就能够直接知道接收信息的大概内容,例如是紧急联络还是通常的联络。玻璃蒙盖2除用来保护装载在印刷电路板8a上的电路内部元件及液晶板6之外,同时还起到防水的作用。
这样,玻璃蒙盖2把液晶板6和LED10覆盖起来,而且与其他的主体内部零件一样,只有玻璃蒙盖2和主体外壳1之间的一个地方作成为防水结构。所以,玻璃蒙盖2的下部各种零件的防水都成为可能。假定在把LED10配置于玻璃蒙盖2的一步部以外的地方的情况下,开口部设置在主体外壳1上,就必须进下把该开口部作成别的新的防水结构。与这种情况相比较,由于在接收机R的构成上能够减少防水结构的零件,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同时能够降低防水结构及其装配成本。
由图1可知,LED10被设置在液晶板6和开关按钮5a,5b之间,因此,视认性优良,使用者几乎不用移动视线就能够连续地进行LED10接收信息的来话呼叫确认、液晶板6的接收信息的内容确认以及开关按钮5a、5b的操作。同时,即使周围很暗时,由于亮灯信号使LED10点亮都能知道所报知的是哪种信息。而且,LED10定位于容易关照到处于其斜下方的开关按钮5a,5b的地方,所以,LED10的光就能照到周围的液晶板6和开关按钮5a、5b,因此,能够容易地确认液晶板6的接收信息。而且,在夜间等,不十分清楚开关按钮5a,5b的位置而又想在报知警示时停止振动马达9的振动的情况下,可以凭借LED10的点亮容易且确实地操作开关按钮5a,5b。
图12是LED10的上方的玻璃蒙盖2的断面图,在玻璃蒙盖2上位于LED10的正上方的一部分形成有向超凸的突出部2a,该突出部2a具有透镜的效果,由于使LED10的光发散,即使使用者斜着看接收机R,也可以确实地知道有警示报知,外,由于突出部2a使LED10的光散开,而照亮周围的液晶板6和开关按钮5a,5b,所以,即使周围很暗时,也能容易切确地进行接收信息的内容确认和开关按钮的操作。
图13是表示开关按钮5a,5b的结构断面图(在该图中,作为示便表示了开关按钮5a)。开关按钮5a,5b各自设置有前按钮20、使前按钮20的按压力适中的螺旋弹簧21、防止前按钮20被拔出的卡环22以及导电橡胶23。当分别从该图的C方向对开关按钮5a,5b施加压力时,最初按压前按钮20,随之,进一步按压导电橡胶23,使形成在印刷电路板8a上的2个图案(未示出)相互接触,从而发挥与开关的接通动作相同的功能。
这样,由于把前按钮20配置在前面,所以,接收机R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另外,因为前按钮20不是配置在主体外壳1的侧面,所以,能够把开缝天线7沿着主体外壳1的侧面内侧的周围来配置(参照图3)。因此,与把操作开关配置在主体外壳1的侧面的情况相比较时,由于能够把天线的尺寸做得大,所以,能够提高接收灵敏度。再者,因为不存在开缝天线7上开孔而降低天线性能的问题,所以,可以具有优良的天线特性。环绕在主体外壳1内部的天线除开缝天线之外,还可以是环形天线、双极天线和反F天线之类的天线,而在本实施例的这种结构中,都能够确保良好的特性。
图14是图1中的主体外壳1的里面的外观图,所表示的是里盖的结构。如该图所示,主体外壳1的里侧设置有里盖24和嵌合在里盖24的塑料件构成的电池盖25,图15是沿图14的R-R线的断面图。电池盖25的凸部25a,25b分别嵌合在里盖24的凹部24a,24b中,在该图上,电池盖25上设置凸部25a,25b,而在里盖24上设置凹部24a,24b,且使之相啮合,反之,把凹部设置在电池盖25上,而把凸部设置在里盖24上具有同样的效果。
图16表示使用硬币K开启电池盖25的状态,如图15所示,这种盖的结构能够把硬币K插入到电池盖25的凸部25C与里盖24之间的间隙26中,把电池盖25翘开。在关闭电池盖25时,把电池盖25按压入里盖24,这样,不用特殊的工具等就能开闭电池盖25,所以,能够容易地更换电池。
图17是图15的D部的详图,标号28是形成在电池盖25外围的橡胶件,该橡胶件28能使该装置具有防水性,同时,由于与电池盖25构成为一体,所以,与用非一体的O形环垫做成为防水结构的情况相比,不必担忧电池盖25的开闭操作中发生拧下来丢失掉的情况。而且,如果按照本实施例,因为在换电池的时候只是把电池盖25取下来,所以,可以如图2所示的那样,把主体外壳1的侧部做成斜的倒角,这就更可以实现近似于手表的外形形状。
以下说明接收机R的电路。
图18是表示接收机R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接收机R设置有前述的开缝天线7、为收发射频信号的无线收发部(接收机)102、进行接收信号波形整形的波形整形电路103、记录着在后述的控制器105中被比较的固有呼叫信号的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06、为传递被存储的接收信息的警报驱动电路107、由蜂鸣器,LED10或振动马达9等构成的警报装置108、由为操作接收机R的前述开关按钮5a,5b构成的外部操作器113、前述的液晶板6以及全面控制以上各部分各电路并处理接收信息的信息处理器114。信息处理器114设置有控制对无线收发部102和波形整形电路103的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104、控制电源控制电路104及警报驱动电路107的同时处理接收信息的控制器(振动发生控制器)105、暂时存储接收信息等的RAM109、把由控制器105处理的接收信息显示在液晶板6上的LCD驱动电路110以及为送出用于控制LCD驱动电路110的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111。
在这些构成要素之中,无线收发部102和波形整形电路103相当于图2中的IC153和芯片152,155;信息处理器114和P-ROM106相当于模块150;警报驱动电路107相当于芯片151。
在该接收机R中,用规定的线路频率发送来的信息经开缝天线7之后,由无线收发部102解调,然后在波形整形电路103变换成为矩形波。对于该波形整形电路103和无线收发部102,根据控制器105和电源控制电路104的控制来限制接收信号的时间进行供电。控制器105产生用来管理这种供电的电池节电定时信号,并在控制电源控制电路104的同时进行与接收信号的位(比特)同步和帧同步。而且,控制器105按误控制的情况对存储在P-ROM内的固有呼叫信号和由波形整形电路103所供给的接收信号进行比较,同时判定所存储的固有呼叫信号是否呼叫过。控制器105还具有计测来自作为晶体管的基准信号源的振荡电路111的信号的计测功能。
这时,一旦呼叫被确认,就读出固有呼叫信号,并接收接收信息(信息数据),再存储到RAM109内。并且,经警报驱动电路107由警报装置108报知使用者有呼叫;通过操作外部操作器13经控制器105把存储在RAM109中的信息输出到LCD驱动电路110,按照由振荡电路111输出的时钟信号,一面控制LCD驱动电路110,一面把接收信息显示在液晶板6上。
图19表示的是图18中的报警驱动电路107所输出的报警装置驱动信号的信号波形图,其中,在报警装置108中把振动马达用作振动发生装置,当控制器105读取到接受代码是自己的代码时,立刻输出例如8秒钟的断续的驱动信号200,该驱动信号200由3/8秒的导通时间t1和5/8秒的截止时间t2构成,警报驱动电路107把它作为一个周期,重复输出8个周期。振动马达9按照驱动信号200只在导通时间t1转动,继续地把振动传递给使用者。这样,使用者就能够确实地知道有自己地址的接收信息。把振动马达9的振动时间定为8秒钟,是因为通常这么长的时间的振动就能够让使用者感知到这种振动。而且,只振动规定的时间还能够延长空气电池11的使用寿命,这样,换一次电池能够使用较长的时间。
因为把导通时间t1和截止时间t2做这样的分配,即使在驱动信号200的开始部分使用者未感觉到,由于驱动信号200的激励定期地发生,所以,使用者能够确实地感知到有接收信息,这种情况,可以把一个周期中的导通时间t1的占空比变更为1/8-8/8共8段,只要改变P-ROM106的存储数据就能很容易地设定最合适的占空比。
图20,21所表示的是用控制器105长期检测的空气电池11的末期的电压波形202,204与振动马达9的驱动信号200的对应关系。这里所谓空气电池11的末期是指连续使用刚要达到标称电池容量之前的时期,例如空气电池11PR-2330的标称电池容量850mAh,这种情况的末期时间就是使用到700-800mAh的时间,时间T1是在控制器105中检出空气电池11的电池电压的时间,实际上,T1时刻被预先设定为从结束输出驱动信号200时经过8秒钟的时间。另外,电压205是接收机能够使用的电池电压最下限(警告电压),该电压被存储在P-ROM106中。
在时间T1,控制器105对警告电压205和电池电压202,204进行比较,如果电池电压202,204低于警告电压205,就使无线收发部102的动作停止,在该时刻,无线收发部102就不能接收。
按照本实施例,把驱动信号201的导通时间t1定为3/8秒,截止时间t2定为5/8秒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大约产生0.03v的末期电池电压跌落,只用几秒钟的时间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电池电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时间T1,控制器不停止无线收发部102的动作,这样,按照本实施例的接收机R中,如图20所示的继续驱动振动马达9,就能在时间T1减小空气电池的电压跌落,结果,能够有效地使用空气电池11的电池容量,这样,更换一次电池就能使用很长时间。
另一方面,在把驱动信号203的导通时间设定为8/8秒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就成了8秒钟连续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60~70mA的电流流过振动马达9,向空气电池11的氧气供给不足,电池电压一下就降到0.6v,在振动结束后要经过5分钟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电池电压。而且,空气电池11的末期的空载电池电压是大约1.1v,0.6v的电压跌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时间T1,控制器105就把无线收发部102的动作停止掉。即使还不是末期电池,振动马达9动作时,电池电压就会大幅度地跌落,由于恢复到原来的电池电压需要时间,所以,在这期间,一旦检测到警告电压,就判断该时刻为电池寿命终点,因此,像图21这样的振动马达9的连续的驱动就不能有效地使用空气电池11。
以下参照图22来说明接收机R的其他实施例,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部分使用同样的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图所表示的是用印刷电路板(装载电路零件的印刷电路板)8c和里盖13夹持振动马达9的例子,如该图所示,接收机R1把振动马达9容纳在比前述的实施例的接收机R中的容纳位置稍微更低一点的部位,结果,印刷电路权8c的基板尺寸在其主体外壳1的宽度方向(戴在手腕上时的手腕方向)上可以做得更大。而且,在印刷电路板8c和振动动马达9之间设置有用来固定振动马达9的塑料件(固定用零件)221,振动马达9通过该塑料件221由印刷电路板8c和里盖(主体外壳1的内壁)13夹持。
按照该接收机R1,与接收机R中那样用主体外壳1的内壁和里盖13夹持振动马达9的情况(参照图2)相比较,可以把印刷电路板8c的面积做大,因此,可以把以空气电池11为主的各种零件装载在印刷电路板8c上的振动马达9的安装面的背面上。而且,由于印刷电路板8c的零件配置空间变大的结果,即使由于提高接收机R1的功能而增加电路零件,也可以在不增大主体外壳1的情况下,把随功能的提高而增加的电路零件装载在印刷电路板8c上。
另外,与接收机R一样,由于塑料件221阻止由于振动马达9向印刷电路板8c上的安装而引起的松动,所以,在防止振动马达9和印刷电路板8c的损伤的同时,由于阻止了在振动马达9的夹持处的振动达9的振动的吸收,从而能高效率地把该振动传递到手腕上。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由于把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的主体外壳的手腕方向的任一方向侧的侧壁近旁,所以,就不会因主体外壳变大而影响构形,而且,能够确保使装载电路零件的印刷电路板等的容纳空间处于主体外壳的中央部位。同时,由于不会使主体外壳的里面与手腕表面的贴附性降低,从而使对于手腕的佩戴性更为优越,而且,能够确实地把振动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手腕上。另外,由于振动发生装置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的肘方向一侧的主体外壳内,所以,即使在佩戴的状态下活动手腕,因为主体外壳保持在与手腕不松动地紧密贴附的状态下,所以,能够确实地把振动发生装置所产生的振动传递到手腕上。
更进一步,由于振动发生控制器断续地控制振子的动作,每次振动的启动都能刺激手腕,这样就能使使用者确实地得知有警示报知。而且,由于使振子断续地振动,电池的使用寿命就长,换一次电池就能使用很长的时间,另外,振动发生控制器在使振子振动规定的时间之后就使它停止振动,所以,就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设置有容纳接收机的主体外壳、为把该主体外壳戴在手腕上的佩带以及用振动来报知前述主体壳内所容纳的所述接收机的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装置被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的所述主体外壳的手腕方向的任一方向侧的侧壁近旁。
2.一种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设置有容纳接收机的主体外壳、为把该主体外壳戴在手腕上的佩带以及用振动来报知前述主体外壳内所容纳的所述接收机的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装置被容纳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大致中央部位与所述的佩带的系带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任一方向侧的侧壁近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一方向是佩戴的手腕上的状态下的肘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任一方向侧的侧壁上形成使所述主体外壳的厚度方向的上部从下部向所述方向侧突出的倾斜部;所述振动发生装置被容纳在所述的突出部位近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部形成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厚度方向的最下部,该倾斜部与所述主体外壳的里面的边界形成直线形的折角。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装置由容纳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电路零件装载用印刷电路板和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为固定所述振动发生装置的固定用零件,所述振动发生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用零件被夹持住。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个权利要求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装置是振子,并设置有控制该振子断续地动作的振动发生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发生控制器在使所述振动规定时间后使振子停止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手腕上的佩戴性好外观美而且能够确实地把振动的警示报知传递给使用者的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手腕佩戴式便携无线装置R设置有容纳接收机102的主体外壳1、为把该主体外壳戴在手腕上的佩带B以及用振动来报知前述主体外壳1内所容纳的所述接收机102的来话呼叫的振动发生装置9;振动发生装置9被容纳在戴在手腕上的状态下的所述主体外壳1的手腕方向的任一方向侧的侧壁近旁。
文档编号H04B5/04GK1135702SQ9610406
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3日
发明者滨范夫, 樱井照夫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