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659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在可旋转地装在机身上的翻板内设置内置话筒。
图7表示一个相关的背景发明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它可用作无绳电话机,便携蜂窝电话机、个人轻便电话系统等等。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机身“a”;翻板“b”,它可枢转地装在机身“a”上,相对该机身打开和闭合;装在翻板“b”内部的内置话筒“c”。
如图7和8所示,通信装置的翻板“b”具有这样的双结构内翻板“d”和外翻板“e”组合在一起。凹部“f”形成在内翻板“d”的内表面,话筒“c”通过话筒支架“g”固定到凹部“f”。话筒支架“g”夹在内翻板“d”和外翻板“e”之间,使得话筒“c”牢固地保持在翻板“b”内。
在内翻板“d”中凹部“f”的大致中心的部分形成集音孔“h”。
在携带具有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情况下,翻板“b”闭合使该装置紧凑。因此,增加了可携带性,而且翻板“b”覆盖机身“a”的操作部分“i”,避免操作部分“i”的无意启动。
而且,当便携式通信装置在使用时,翻板“b”打开到图7所示的位置,允许操作部分启动并且露出装在内翻板“b”上的集音孔。因此,在这个状态下通话可以进行,使得声音经过集音孔“h”传送到话筒“c”。
但是,利用具有只在内翻板“d”中形成的集音孔的便携通信装置,在翻板“b”闭合时,声音不能通过集音孔“h”收集,因此不能进行通话。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便携式通信装置的这一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在翻板闭合时能够通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机身;翻板,枢转地装在机身上,相对该机身打开和闭合;设置在该翻板内部的内置话筒;和分别设置在内翻板及外翻板的集音孔,将声音收集入该话筒。由于无论该翻板闭合或打开,声音都可收集入该话筒,所以在任一状态下都可以进行通信。
在装饰镶板固定在外翻板的外表面以便增强美学效果的情况下,在该镶板上形成一个集音孔以便将声音收集到话筒中。
本公开内容涉及包含在日本专利申请号平9-196393(1997年7月8日申请)的主题,在这里特意地全部引用供参考。
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翻板闭合时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在翻板打开时该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沿图2中的横切线3-3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翻板闭合时便携式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在翻板打开时该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沿图5的横切线6-6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便携式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和图8是沿图7的横切线8-8的截面图。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在翻板闭合时便携式通信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在翻板打开时的通信装置的透视图;而图3是沿图2的横切线3-3的截面图。
在附图中,标号1表示机身,接收器2和操作部分3安装在机身1的前表面上。
翻板5利用铰链4枢转地装在机身1前表面的下部,使得翻板5相对机身1打开和闭合。
如图3所示,翻板5具有这样的双结构内翻板5a和外翻板5b组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的,翻板5以这样的尺寸形成当绕铰链4闭合时它基本上可覆盖整个操作部分3。
如图3所示,形成凹部5c、5d,以便分别在内、外翻板5a和5b的内、端部互相相对。话筒7固定到带有夹在内和外翻板5a、5b之间的话筒支架6的凹部5c、5d内,使得话筒固定到翻板5的适当位置。
集音孔5e、5f形成在内和外翻板5a、5b的相应凹部5c、5d的大致中心部分。当翻板5打开时,声音通过内翻板5a的集音孔5e可收集入话筒7。另一方面,当翻板5闭合时,声音通过外翻板5b的集音孔5f可收集入话筒7。
现在叙述具有前述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操作。当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放入口袋中携带时,翻板5相对于机身1是闭合的,如图1所示。在这时,形成在翻板5的外翻板5b中的集音孔5f露在外部。因此,声音通过外翻板5b的集音孔5f收集入话筒7,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可以通信。
只要耳机插头接入机身1,就可听见来自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声音,当该便携式通信装置放在胸部口袋中时,通信变得可行了。
相反,如果翻板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那样,声音可通过形成在内翻板5a中的集音孔5e收集入话筒7,因此可以进行通信,如在参照图7和8叙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情况那样。
图4至6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它针对一个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如装饰镶板的镶板8固定到外翻板5b的外表面。第二实施例中在外翻板5b的凹部5d的中心形成的集音孔5g(在图6中凹槽5d和集音孔5g表示为具有相同的尺寸)其直径比第一实施例中的集音孔5f大得多。
在利用固定手段诸如粘合剂固定到外翻板5b的外表面的镶板8中,形成集音孔8a,其尺寸与内翻板5a的集音孔5e基本上相同,使得位置与外翻板5b的集音孔5g相配。
在其它方面,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在这里省去进一步的叙述。
现在叙述具有前述结构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操作。当便携式通信装置放在口袋中携带时,如图4所示,翻板5是闭合的。在这时,在固定到外翻板5b的外表面的镶板上形成的集音孔8a露在外部。因此,声音可通过面板8的集音孔8a收集入话筒7,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可以进行通信。
只要耳机插头接到机身1,就可听见声音,在该便携式通信装置保持在胸部口袋中时,通信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当翻板5处于打开状态时,如图5中所示,声音可通过形成在内翻板5a中的集音孔5e收集入话筒7,因此在参照图7和8描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情况下,通信是可以进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机身;翻板,枢转地装在所述机身上,相对所述机身打开和闭合,所述翻板包括内翻板和外翻板;设置在所述翻板内的内置话筒;和分别设置在内和外翻板中的集音孔,用于将声音收集入话筒。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还包括镶板,固定在所述外翻板的外表面;和在镶板中设置的集音孔,用于将声音收集入话筒。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在所述镶板中设置的集音孔与在外翻板设置的集音孔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在外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与在内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相对于话筒位于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在外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和在内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相对于所述话筒互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在外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和在内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在尺寸上基本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镶板中设置的集音孔与在内翻板中设置的集音孔在尺寸上基本相等。
8.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机身;翻板,枢转地装在所述机身上;设置在所述翻板内的话筒;和设置在所述翻板中并且相对于话筒互相相对设置的一对孔。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翻板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内和外翻板。
全文摘要
内置话筒设置在以可关闭的方式铰接到机身上的翻板中。集音孔形成在该翻板的内、外翻板中,用于将声音收集入该话筒。该翻板在闭合状态或在打开状态下,都可进行通信。
文档编号H04M1/03GK1210435SQ9810329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8日
发明者宫下诚司, 铃木正志, 吉田守, 大槻进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