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17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扬机配置在升降井内上部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逐渐增加的不设置机械室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中,较多的是在升降井内的顶部设置卷扬机,将卷扬机的驱动绳轮设置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的电梯轿厢与升降井壁面之间,且配置成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卷扬机的一部分与轿厢重叠。另外,以往曾经配置在机械室内的控制盘、转向滑轮、调速机等设备也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配置在电梯轿厢与升降井壁面之间。
在如此结构的电梯装置中,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电梯轿厢与升降井的壁面之间需要卷扬机的驱动滑轮、控制盘、转向滑轮、调速机等设备厚度以上的间隙。该间隙在升降井的整个高度上产生无用空间,尤其是建筑越是高层,该无用空间越大。
另外,在升降井顶部的上下方向上,考虑到电梯因某种原因而飞快运行,一直上升到极限的事态,为了避免设置在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与电梯轿厢的冲突以及确保维护作业时维护人员的安全,在升降井顶部需要设置间隙。因此,在升降井顶部也产生无用空间。这里,该升降井顶部的无用空间,是以下两个值中的较大一方的值。1个是,即使电梯轿厢飞快运行而上升到极限的场合,为使设置在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与电梯轿厢不会发生碰撞而设置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另一个是,在传统的无机械室电梯中,为了检修配置在升降井内的卷扬机等设备,维护人员站在电梯轿厢上面进行作业,或如日本专利特开平5-97357号公报所示,维护人员上半身从轿厢伸出进行作业。因此,为了在电梯轿厢飞快运行时,使维护人员的头部与配置在升降井顶部或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不发生碰撞,需要增加电梯轿厢与配置在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之间的间隙,为此所要确保的上下方向的空间。
由此,在传统的无机械室电梯中,产生了在升降井整个高度上的无用空间和升降井顶部的无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卷扬机等设备不设置在电梯轿厢与升降井壁面之间,使升降井的整个高度上产生的无用空间最小。另外,在使电梯飞快运行一直上升到极限的场合,为了避免设置在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与电梯轿厢的冲突以及确保维护作业时维护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空间所引起的无用空间最小,由此提供一种所需的升降井空间最小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升降井顶部设有框体,在框体上安装有卷扬机、转向滑轮。卷扬机具有旋转轴配置成大致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转向滑轮是用于将卷挂在卷扬机的驱动绳轮上的电梯主索进行方向转换的。电梯轿厢在轿厢上面设有可开闭的开口部。这里,卷扬机或转向滑轮,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与电梯轿厢或配重的任何一方重叠。电梯轿厢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中、卷扬机及转向滑轮与电梯轿厢上面的间隙设定成至少电梯轿厢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2/2g)以上,且尽可能减小该间隙。
另外,在框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电梯轿厢升降的控制盘或调速机,将它们配置成控制盘或调速机的至少一部分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与电梯轿厢重叠。
如此结构的电梯装置,电梯轿厢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中、控制盘或调速机与电梯轿厢上面的间隙设定成至少电梯轿厢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2/2g)以上,且尽可能减小该间隙。
另外,卷扬机或控制盘的至少一方的维护作业对象面配置在铅垂下方向上。
另外,卷扬机,其旋转轴方向的厚度形成得比径向尺寸小。
采用以上发明,通过将卷扬机等设备集中配置在升降井顶部,可使电梯轿厢与升降井的侧壁面之间的升降井整个高度上产生的无用空间最小,通过将为了避免设置在升降井顶部的设备与电梯轿厢的冲突以及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空间所引起的无用空间作成最小,可得到所需的升降井空间最小的电梯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配置例,从上方俯视电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从升降井的背面看图1的电梯装置得到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从升降井的侧面看图1的电梯装置得到的侧视图,是用于说明维护作业方法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设想电梯轿厢飞快运行的状态,用于说明该飞快运行时的电梯轿厢的动作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用于说明额定速度大的电梯的维护作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各图中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并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配置例,是从上方俯视电梯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从升降井的背面看图1的电梯装置得到的后视图。
图中,一对电梯轿厢用导轨3和另外一对配重用导轨4分别借助配置在升降井1的壁面2上的导轨托架而设置在升降井1内。电梯轿厢5由轿厢用导轨3引导而在升降井1内升降,配重10由配重用导轨4引导而在升降井1内朝与轿厢5的相反方向升降。
电梯轿厢5中,出入口门7安装在轿厢5的正面。以下,图1中将出入口门7侧的升降井的壁面称为正面,与正面相对的面称为背面。而且,与轿厢5的出入口面垂直的两个面称为侧面。另外,轿厢5被由多根梁形成的轿厢框6从下面及两个侧面支承。这里,轿厢5的上面8设有通过开闭盖9a开闭的用于维护作业的开口部9。配重10配置在升降井1的轿厢5背面侧且一侧面靠近升降井1的壁面2。
下面,在升降井1的顶部设有框体30,该框体30由轿厢用导轨3和配重用导轨4支承。在框体30上设有卷扬机13,该卷扬机13具有卷挂有电梯主索的驱动绳轮14。驱动绳轮14被配置成旋转轴大致为铅垂方向。另外,卷扬机13配置成至少卷扬机13的一部分在轿厢5与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重叠。图1所示的配置例中,配置有配重10的一方的轿厢5的转角部的另一方的转角部侧,卷扬机13配置成其主要部分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与轿厢5重叠,配置成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也与卷扬机13的一部分在铅垂投影面上重叠。另外,卷扬机13形成为旋转轴方向的厚度小于径向的尺寸。
下面,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转向滑轮,是指轿厢侧偏导器轮15、配重侧偏导器轮16、轿厢用滑轮17、配重用滑轮18。对于这些转向滑轮的配置,与卷挂在卷扬机13的驱动绳轮14上的主索12的配索路径相配合按顺序进行说明。主索12的一方卷挂在轿厢侧偏导器轮15上,从水平方向转向铅垂方向,依次卷挂在分别设置在轿厢框6下部的两个侧面上的轿厢用滑轮17上,再次转向为铅垂方向,被安装在升降井1的顶部的框体30上。主索12的另一方,从卷扬机13卷挂在配重侧偏导器轮16上,从水平方向转向铅垂方向卷挂在配重用滑轮18上,并被安装在升降井1顶部的框体30上。这里,轿厢侧偏导器轮15及轿厢用滑轮17配置成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至少一部分与轿厢5重叠。即,通过将从轿厢侧偏导器轮15朝向轿厢用滑轮17的主索部、及从轿厢用滑轮17朝向框体30的主索部配置成尽可能靠近轿厢5的侧面,从而配置成轿厢侧偏导器轮15及轿厢用滑轮17的大部分在铅垂投影面上与轿厢5重叠,故不再需要获取较大的轿厢5与升降井壁面2的距离。轿厢侧偏导器轮15配置成一部分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也重叠。另外,配重侧偏导器轮16配置成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至少一部分与配重10重叠,配重用滑轮18配置成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与配重10整体重叠。即,做成没有必要获取较大的配重10与电梯轿厢5的间隙。
下面,对电梯轿厢5的升降进行控制的控制盘31,被配置在升降井1顶部的框体30上,其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至少一部分与轿厢5重叠。图1的配置例中,控制盘30整体配置成与轿厢5重叠,控制盘31整体在铅垂投影面上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也重叠。
下面,调速机32与控制盘31相同,被配置在升降井1顶部的框体30上,调速机32上卷挂有调速机绳索33。在升降井1的下部设有用于对调速机绳索33施加张力的调速机用张紧轮34。调速机32也与控制盘31相同,配置成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至少一部分与电梯轿厢5重叠,配置成调速机32的一部分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也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重叠。即,调速机32的绳轮部以外配置成与轿厢5重叠,不再需要以调速机32的厚度大小留有调速机32与轿厢5的侧面之间的无用的间隙。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卷扬机13、轿厢侧偏导器轮15、配重侧偏导器轮16、控制盘31、调速机32这样的升降井顶部设置的设备,集中配置在升降井1顶部的框体30上。(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是指卷扬机13、轿厢侧偏导器轮15、配重侧偏导器轮16、控制盘31、调速机32)。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表示了框体30由轿厢用导轨3及配重用导轨4支承的例子,但也可由升降井1的壁面2支承。
图3是表示从升降井的侧面看到图1的电梯装置得到的侧视图,是用于说明维护作业方法的图。
下面利用图3对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的维护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电梯轿厢5停止在最上层附近的规定的维护位置上,维护人员20站在作业台21上,打开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的开闭盖9a,从轿厢5内对升降井顶部设备进行维护作业。这里使用的作业台21是常设在轿厢5内的折叠式结构,电梯平时运行时折叠起来收放在轿厢5的内部侧壁。另外,该作业台21具有调节上下方向高度的机构,可根据维护人员20的身高调节作业台的高度。卷扬机13和控制盘31,其进行维护作业的维护作业对象面22配置在铅垂下方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升降井1顶部的无用空间最小,故需要使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的间隙尽可能小,因此,利用以下说明的方法对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的距离进行计算。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中,设想电梯轿厢飞快运行的状态,用于说明该飞快运行时的电梯轿厢的动作的概念图,图4(A)表示电梯轿厢以额定速度上升,配重冲入缓冲器的瞬间的图。另外,图4(B)表示配重冲入缓冲器后,电梯轿厢以惯性力进一步上升时的极限位置。
电梯以额定速度升降时,电梯轿厢5的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的间隙,设想因某种原因使电梯轿厢5飞快运行的场合,必须使轿厢5不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冲突。换言之,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的间隙只要在轿厢5飞快运行时轿厢5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不冲突的距离以上即可。
这里,如图4(A)所示,电梯轿厢5以额定速度(V)上升途中,因某种原因不减速而持续上升的场合,朝与轿厢5相反方向持续下降的配重10冲入缓冲器11。如图4(B)所示,通过该冲入,轿厢5与配重10之间以往产生的主索12的张力消失。此时,原来以额定速度(V)上升的轿厢5,因惯性力而以该速度(V)作为初速并向上跳起。该电梯轿厢5的跳起量可由下式求得。
S=V2/2g其中(S)是电梯轿厢跳起量,(V)是电梯轿厢的初速(额定速度),(g)是重力加速度。
因此,通过上述公式,只要使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之间的间隙至少在轿厢5的跳起量(S)以上,即使万一轿厢5以额定速度(V)上升途中飞快运行的场合,也可避免轿厢5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冲突的事态发生。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缩小升降井顶部的无用空间,确保电梯飞快运行时避免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冲突的间隙的基础上,要求该间隙尽可能小。因为由上述公式求得的间隙是配重10冲入缓冲器11时开始的跳起量(S),为了尽可能减小该间隙,维护人员20为了进行维护作业而移动轿厢5时的维护位置,最好是配重10刚要与缓冲器11接触之前。实际上,维护位置的配重10与缓冲器11之间需要设置余量,但该余量取轿厢5的跳起量(S)的20%左右就足够了。
如上所述,维护位置的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的间隙,只要设定在电梯轿厢5的跳起量(S)~跳起量(S)的20%左右即可。比如,额定速度为每分钟120米的电梯,对间隙实际进行计算时,轿厢5的跳起量(S)约为20cm,考虑到余量,间隙只要确保20~40cm左右即可。所以,如图3所示,作业台21的高度设定为进行维护作业时,维护人员20不用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把头伸出,伸长手臂,手就能接触卷扬机13等的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由此,即使万一轿厢5飞快运行,也可防止维护人员20的头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撞击。
下面,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电梯装置,是用于说明额定速度大的电梯的维护作业方法的图。
对于额定速度大于每分钟120米,属于所谓的高速类型的电梯,上述电梯轿厢5的跳起量(S)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而增大,额定速度越大的电梯,轿厢上面8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之间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间隙增大。即使在这样的场合,如图5所示,只要将作业台21的高度设定为进行维护作业时,维护人员20不用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把头伸出,伸长手臂手就能接触卷扬机13等的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可进行维护作业,由此,即使万一轿厢5飞快运行的场合,只要维护人员20缩下脖子就可防止头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撞击。
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业台21是常设在电梯轿厢5内的例子,作业台21不局限于常设在轿厢5内的结构,也可是进行维护作业时从外面搬入的结构。图中维护人员20是站着进行作业的,当然将作业台21的高度提高,维护人员20坐着进行作业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卷扬机13、轿厢侧偏导器轮15、配重侧偏导器轮16、控制盘31、调速机32这种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集中在框体30上,通过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升降井壁面2与电梯轿厢5之间不配置设备,以及配置成在铅垂投影面上使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与轿厢5或配重10至少一部分重叠,可使升降井1的平面尺寸最小,升降井1的整个高度上的无用空间最小。通过配置成在铅垂投影面上使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与轿厢5或配重10至少一部分重叠,并配置成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至少一部分重叠,维护人员20从轿厢5内进行作业时,就容易将手伸向维护对象的设备,因而可提高维护作业性。
另外,在作成可避免电梯飞快运行时电梯轿厢5与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冲突后,通过将升降井1顶部与电梯轿厢5的上面8的间隙设定为最小,就可使升降井1顶部的无用空间最小。因此,卷扬机13和控制盘31的维护作业对象面22朝铅垂下方向配置的基础上,维护人员20站在轿厢5内的作业台21上,不用从轿厢上面8的开口部9把头伸出只要伸长手臂,或需要的话仅将头从开口部9伸出且伸长手臂,就可对升降井顶部设置设备进行维护,即使万一轿厢5飞快运行的场合,只要缩下头就可避免维护人员20与轿厢5撞击,能确保维护人员20的安全。其结果,可缩小以前为确保维护作业时的安全所需的大的无用空间。
另外,通过卷扬机13形成为旋转轴方向的厚度小于径向尺寸,有助于减小升降井1的整体高度。
另外,本实施例所说明的电梯轿厢5,由设置在轿厢框6的下部的轿厢用滑轮17支承进行升降的,不需要在轿厢上面8设置上框,故有助于减小升降井1的整体高度。从两个侧面悬吊轿厢5的类型等,只要是轿厢上面8不需要上框的结构,牵引形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2∶1的牵引形式,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使无机械室电梯中存在的无用空间最小,升降井1占有的空间容积最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可使传统的机械室电梯的升降井内存在的无用空间最小,故能提供进一步提高无机械室电梯的优点即节省空间性的电梯装置。另外,可降低建筑物的建筑成本,适合于提供一种受到建筑物的外观和高度限制等严峻的立地条件下的电梯。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升降井顶部的框体;具有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旋转轴大致配置成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的卷扬机;安装在所述框体上、将卷挂在所述卷扬机的所述驱动绳轮上的电梯主索进行方向转换的转向滑轮;以及上面设有可开闭的开口部的电梯轿厢,所述卷扬机或所述转向滑轮,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与所述电梯轿厢或所述配重的任何一方重叠,所述电梯轿厢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的、所述卷扬机及所述转向滑轮与所述电梯轿厢上面的间隙,作成至少所述电梯轿厢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2/2g)以上,且尽可能减小该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升降的控制盘,所述控制盘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与所述电梯轿厢重叠,所述电梯轿厢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的、所述控制盘与所述电梯轿厢上面的间隙,作成至少所述电梯轿厢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2/2g)以上,且尽可能减小该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上安装有调速机,所述调速机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在升降井的铅垂投影面上与所述电梯轿厢重叠,所述电梯轿厢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的、所述调速机与所述电梯轿厢上面的间隙,作成至少所述电梯轿厢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2/2g)以上,且尽可能减小该间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或所述控制盘的至少一方的维护作业对象面朝铅垂下方向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其旋转轴方向的厚度形成得比径向的尺寸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电梯轿厢用导轨及配重用导轨、或升降井壁面的任何一个支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设置在升降井(1)顶部的框体(30)上安装有具有旋转轴大致铅垂方向配置的驱动绳轮(14)的卷扬机(13)、轿厢侧偏导器轮(5)等的转向滑轮、控制盘(31)、调速机(32),电梯轿厢(5),在轿厢上面(8)设有维护用的开口部(9)。卷扬机(13)等的设备配置成至少一部分在升降井(1)的铅垂投影面上与轿厢(5)等重叠,轿厢(5)停止在规定的维护位置状态的、卷扬机(13)等的设备与轿厢上面(8)的间隙,作成至少轿厢(5)的额定速度的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所得的值(V
文档编号B66B5/00GK1612837SQ0282672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4日
发明者桥口直树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