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动装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用于战车防护的一种新装甲,称为旋动装甲。
目前战车装甲基本上是正面对攻击进行阻挡和破坏的。旋动装甲由动力带动装甲做高速旋转运动,以其动能及其上爆炸物对弹丸、导弹进行径向攻击。使之产生变向、变形、引爆、拒爆等效应来保护战车的,以目前对战车装甲攻击能力最强的长杆式穿甲弹来说,由于它具有弹丸轻,长径比大,速度高等特点,所以正面阻挡它很困难,但如果从侧面攻击它,则容易些,径向的攻击使弹丸处于比极大着角时还不利的情况,如果弹芯再产生断裂、弯曲等现象,则比动能高的优势不复存在,而导致穿甲效果减弱或失败,再如弹丸或射流穿过两个反向转动的装甲复合体,就比穿过两个静止的装甲复合体要困难得多,总之旋动装甲的效能比目前使用的装甲要高,但是密封性要差。它们配合使用可
现有装甲,改变战车总体布置,得到较好的使用及经济效果。
旋动装甲的工作过程是由动力部分驱动传动部分,传动部分经过过负荷保险装置驱动装甲本体来完成的。
动力部分单设发动机、马达或取自战车动力装置。也可两者配合使用,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传动部分有离合器,变速机构等,最好采用液力传动,以适应冲击性负荷。
过负荷保险装置,可采用摩擦片等结构。
装甲本体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车首及一般型两种装甲车首型主要对付大中型弹丸和导弹。
一般型主要对付小型弹丸及射流。
各型装甲都通过轴套装在驱动轴上,当轴上有多层装甲时应通过单向联轴器固定在轴上。
车首型装甲为在轴套或单向联轴器外圈上,以插销固定着一端的若干均布立起的旋棒。旋棒立起一端可以插销为轴倒向动力来源侧。与轴夹角为零至五十度。但向另一方受到阻止。插销外与旋棒之间有一熟铝套。每个旋棒的直立靠旋棒与轴或单向联轴器外圈之间的弹簧来保持。各层旋棒排列应整齐,根部成若干直线,旋棒自根部起向上逆旋转方面,逐渐后倾,呈渐开线状。
旋棒又分为两种,动能型和综合型。
动能型断面为椭园形,其长轴方向与轴转向一致;
综合型断面为长方型,其长边方向与轴转向一致;其迎风面上自根部至端部均布若干盲孔。内置空包弹一枚,如高射机枪弹。弹底朝上,盲孔高于弹长,出口直径大于弹径,内置一园柱型被帽,上下各有突出部分。一弹簧顶在被帽下突出部分周围与子弹底之间,在大负荷冲击被帽上突出部时,被帽变形,使下突出部起撞针作用而击发子弹,在火药作用下,被帽以及弹壳被冲出盲孔撞击冲击物体。
以上两种旋棒材料为优质合金钢,其性能相当或优于长杆式穿甲弹为好,但更强调耐冲击,单向联轴器的作用是当一部分
遇到大负荷使轴停转或减速时,不至于影响其它旋棒工作。旋棒根部动能不足可分层叠加使用,以增强效果,轴上最好能有支架支撑,以减少振动,一般形装甲为在轴的径向平面内固定着园盘形装甲,如复合装甲,这种装甲应与固定的或其它轴上的装甲前后配合重叠使用,当然与旋棒配合也有效果,可根据情况进行组合,便应注意旋转方向。
最后单独介绍一种旋棒,为直园柱体,一端以钢丝绳与轴联接,棒体被弹簧拉倒,靠离心力立起。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及装甲本体组成的战车防护装置,其特征为装甲固定在传动部分输出轴上或其它轴状体的径向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甲本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A、盘状体,其特征为扁平中间有孔的园板结构。B、棒状体,其特征为长径比很大的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之盘状体,其结构为由单层或三层组成的中间有孔的扁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之棒状体,其结构为横断面为圆形、椭圆形及长方形的棒体,体内可置爆炸物。
专利摘要
本发明为战车防护用的一种新装甲,称为旋动装甲。
其装甲战时由动力带动做旋转运动,通过运动的装甲或其上的爆炸物对弹丸、导弹进行径向攻击。使之产生变向、变形、引爆、拒爆等效应来保护战车。
文档编号F41H7/00GK87106467SQ87106467
公开日1988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24日
发明者柴恩格 申请人:柴恩格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