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榨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推进挤压的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属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榨油机中的榨螺,是榨油机最关键的部件,它直接影响榨油机的压榨方式及出油率和干饼残油率的高低。目前市场上使用和销售的榨油机,由于其结构和尺寸因素,仅能适用于对油料进行蒸炒后才能将油从料胚中挤压出来,增加了对油料需要蒸炒的繁锁环节,而且榨出的油因蒸炒而破坏了油脂中的“丙三醇”成分,从而出现“起沫”现象,导致油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螺旋榨油机在榨膛内实行三级压榨,而且对油料不需蒸炒就能直接压榨,从而使油品质量好、节约能源、噪音低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榨螺由榨螺本体(1)、螺纹肋(5)、内孔(4)及键槽(8)组成。其特征在于榨螺本体(1)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5),榨螺本体(1)的中心制有内孔(4),内孔(4)上开有键槽(8),螺纹肋(5)的直径为87.5mm,内孔(4)的直径为45mm,大头端面(2)的直径为82.5mm,小头端面(3)的直径为72mm,大头端为(2)与小头端面(3)之间的间距为110mm,螺纹肋(5)的两螺纹肋端面(6)、(7)之间的间距为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榨螺本体外表面为锥面,并经螺纹肋分隔,使得榨螺与园排组成的空间的截面积缩小的比例易使生料胚向前推进并被压缩。
2.榨螺由于螺纹肋分隔的空间截面积逐渐变小,使得前面料胚的移动速度比后面的料胚移动速度快,通过其差速,加大了料胚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挤压,增加了压榨温度,有利于油脂被挤出。
3.该榨螺在榨油机内膛的同样体积情况下,可以使油料进行三级压榨,而且使料胚逐渐被压缩的压缩比例更为合理,从而能使生料胚顺利的被压缩而榨油。
4.使用该榨螺,解决了传统榨油机需对油料进行蒸炒的繁锁环节,解决了油料因蒸炒而使榨出的油有“起沫”的现象,而且油品质量更加亮丽。
附图1为榨螺的主视图;附图2为榨螺的左视图。
图中1.榨螺本体,2.大头端面,3小头端面,4.内孔,5.螺纹肋,6.螺纹肋端面,7.螺纹肋端面,8.键槽。
具体实施方案该榨螺由榨螺本体(1)及附在表面的螺纹肋(5)构成,在榨螺本体(1)的中心开有内孔(4),内孔(4)上有开有键槽(8)。通过键槽(8)将榨螺固定在旋转主轴上,随主轴一起旋转。榨螺本体(1)的表面为圆锥面,并通过其上的螺纹肋(5)进行分隔,由于螺纹肋(5)的外径大小一致为87.5mm,而榨螺本体(1)的外表面为锥面,使得螺纹肋(5)将榨螺本体(1)分隔成的空间从锥径小的一端到锥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因此,当榨螺在榨油机的圆排内转动时,生料胚由于有合理的空间容积变化比例而被逐渐压缩。解决了生料胚在其它榨油机中不能直接被压缩,难以进料而形成巨大压力的不足,因此节约了能源,提高了油品质量。
为了使该榨螺能达到使榨油机结构紧凑,占地小,并且直接对油料不需经蒸炒处理就能直接压榨,提高出油率,该榨螺部分尺寸的优选方式为榨螺本体(1)的内孔(4)的内径尺寸为45mm,附着其上的螺纹肋(5)的直径为87.5mm,大头端面(2)的直径为82.5mm,小头端面(3)的直径为72mm,大头端面(2)与小头端面(3)之间的间距为110mm,螺纹肋(5)的两螺纹肋端面(6)、(7)之间的间距为50mm。
权利要求1.一种榨螺,它由榨螺本体、螺纹肋、内孔及键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榨螺本体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榨螺本体的中心制有内孔,内孔上开有键槽,螺纹肋的直径为87.5mm,内孔的直径为45mm,大头端面的直径为82.5mm,小头端面的直径为72mm,大头端面与小头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10mm,螺纹肋的两螺纹肋端面之间的间距为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推进挤压的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属于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它由榨螺本体、螺纹肋、内孔及键槽组成,榨螺本体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该榨螺通过螺纹肋将榨螺本体的圆锥面分隔成的空间从锥径小的一端到锥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使榨螺在榨油机的圆排内转动时,料胚在推进的过程中进行不断压缩,使压榨温度提高,而提高压榨原料的硬度,提高出油率和油品质量。该榨螺能使螺旋榨油机在榨膛内不仅能实行三级压榨,而且能实现榨油机对油料不需蒸炒即能压榨。从而使油脂中的“丙三醇”成分不被破坏,因而压榨出的油没有“起沫”现象,提高了油品质量,降低了能耗。适用于各种螺旋式榨油机。
文档编号B30B15/00GK2685062SQ20032012821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祝忠祥 申请人:祝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