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部件,具体讲是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
背景技术:
普通立式燃烧锅炉从燃烧形式上分正烧、反烧和三回程等几种,但锅炉上都没有加煤用的储煤箱,加煤时靠人工打开燃烧室炉门盖,用铁铲加煤用炉钩捅火和落灰,为此产生了如下弊端其一打开燃烧室炉门冷空气进入炉膛,造成炉膛温度降低,煤燃烧不彻底产生黑烟,烟气中黑度增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能源;其二人工加煤是抛煤和扔煤的过程,煤的粉尘细小颗粒会飞出烟囱,烟气黑度也会增大,同样是浪费了能源污染了环境;其三用炉钩钩火时扬尘的过程,烟气中的粉尘超标,再次污染了环境。
本申请人申请并于2003年7月16日公开,公开号为CN2560855一种锅炉炉排(ZL02245792.5)和2003年4月23日公开,公开号CN2546805立式热水锅炉(ZL02235508.1),这种带有储煤箱和活动炉排的立式锅炉克服了上述缺陷,储煤箱与炭火上下相通,加煤时从上部加煤不需打开炉膛门盖,煤会连续不断地从储煤箱中靠重力缓缓落在积热的炭火上被燃烧。由于一般立式锅炉不配有鼓风机和引风机,为了保证供氧充足,带有储煤箱的立式锅炉从两个方向既储煤箱口和出灰门同时供空气,所以锅炉燃烧彻底,不产生烟炱,清灰时是靠活动炉排落在密封的灰室中,因此烟气中的林格曼黑度和烟尘浓度都控制在国家要求范围之内;但是这种锅炉仍有不足之处,在正常燃烧的情况下储煤箱盖是开启的,锅炉封火时是关闭的,有时因封火时间太长,或是各种门盖漏风,或是煤易燃烧,造成储煤箱的煤燃烧,烤的储煤箱盖变形,变形后的箱盖密封不严,空气大量进入,加速了储煤箱的煤燃烧形成不良循环,导致封火封不住,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依靠换热液体循环降低自身温度的锅炉储煤箱冷却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储煤箱盖长期被烘烤,产生变形漏风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锅炉储煤箱冷却盖为金属密封腔体,腔体上有与锅炉筒体、壳体相通的出进口管路。
每个储煤箱包括一个或几个单独的储煤箱盖;所述箱盖出进口管路上设有阀门,出口管路可汇集或单独与筒体相通,进口管路与锅炉壳体相通,储煤箱盖由蜗轮蜗杆控制开启。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为由于采用金属密封腔体设计,使得储煤箱体盖依靠换热液体循环不断的将热量带走,避免了由于长期烘烤带来的盖子变形漏风等问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锅炉配套使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其中1、筒体,2、阀门,3、出口管路,4、储煤箱,5、蜗轮蜗杆示意,6、冷却盖,7、进口管路,8、壳体,9、冷却盖出口,10、冷却盖进口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锅炉储煤箱冷却盖为金属密封腔体,腔体上下分别设有与锅炉筒体、壳体相通;储煤盖由蜗轮蜗杆控制开启。
其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带有进出口的密闭的金属腔体内充满换热液体,出口与锅炉筒体相连,进口与锅炉壳体相接,受热后的换热液体,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液体上浮到锅炉筒体内,并把热量带到筒内的液体中,温度比腔内换热液体低的液体,从锅炉壳体经腔体上进口补充到腔体内再受热再循环;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将热量带走,避免了炉盖变形。
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煤盖为金属密封腔体,腔体上下分别设有与锅炉筒体、壳体相通的出进口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其特征在于每个储煤箱包括一个或几个单独的储煤箱盖;所述出进口管路上设有阀门;所有出口管路单独或汇聚后与锅炉筒体相通,进口管路与锅炉壳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煤箱盖由蜗轮蜗杆机构控制开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储煤箱冷却盖,它是带储煤箱立式锅炉上的一个部件。锅炉储煤箱冷却盖为金属密封腔体,腔体上设有与锅炉筒体、壳体相通的出进口管路。由于采用金属密封腔体设计,使得储煤箱体盖依靠换热液体不断的将热量带走,避免了由于长期烘烤带来的盖子变形漏风等问题,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文档编号G12B15/00GK2723851SQ20042001641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0日
发明者高彦森 申请人:高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