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及其扣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471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模块及其扣持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散热模块上其可以简单操作的扣具。
背景技术
习知的散热模块,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11,733号所示,其散热器(Heat Sink)系嵌组于底座上,而风扇则固设于框架上,框架与底座上下接合,使得散热器夹置于框架与底座之间,风扇系位于散热器的正上方以利送风而进行散热。
上述的散热模块,其框架与底座的组装状态仅仅是单纯的卡接、扣接或是使用工具如一字起子、螺丝起子等将其固定而已,这样的组装方式不仅在组装时增添了困难度,实际上也根本无法使框架与底座具有紧密的接合状态,甚至造成使用当中因风扇转动而使整个散热模块震动不已,长时间使用后更会使原本的接合处扭曲变形或断裂,且其扣具于组装与拆卸时还需通过一字起子或螺丝起子等工具来进行,随着电子零件的微小化,这样的组装方式非常容易造成散热模块周边电子元件的破坏,如此不仅在生产时需额外的设备与材料费用,连带的也使散热模块的应用性变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模块及其扣持组件,具有易于装设的特性,也可配合任意形式的散热器及容置微处理器的底座。
上述散热模块包括一用以容置风扇的基座及二扣持组件。二扣持组件分别连接至该基座侧面,各扣持组件具有一扣接座、一簧片、一弹性体、一扳杆以及一连接元件。扣接座具有一镂空部以及至少一第一枢孔。簧片具有一弯折部以及一底扣部,此弯折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枢孔且滑动卡合于镂空部,底扣部上具有至少一扣孔。弹性体套入该簧片且抵靠于该镂空部及该簧片底扣部之间。扳杆接触扣接座表面并具有至少一第三枢孔。而连接元件贯穿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枢孔并固定于扣接座,以将簧片及板杆枢接至扣接座。
其中,上述扣接座具有至少一卡合板,用以将扣接座固定于一散热器。而且,扣持组件与基座可为一体成型,也可通过一扣接装置扣接至基座上。形成该镂空部的侧壁的至少一面可为斜面,以配合弯折部的滑动卡合动作。
当扳杆被扳至一方向时,弯折部会弯曲,从而使底扣部紧扣于容置微处理器的底座上。而当扳杆被扳至另一方向时,弯折部呈平直状态以使底扣部自底座上松开。
承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扣持组件可通过推动一扳杆而轻易地装设与拆解。更可配合各式散热器与微处理器,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图1a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持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图1b为图1a中的镂空部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图3a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b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c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d绘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a绘示了当弹性体为松开状态时,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b绘示了当弹性体为松开状态时,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侧视图;图4c绘示了当弹性体为紧绷状态时,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4d绘示了当弹性体为松开状态时,根据本发明的扣具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方向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扣持组件 101扳杆102枢孔 103平面104曲面 105连接元件106扣接座 107侧面108侧面 109底面110扣接装置 111枢孔112枢孔 113伸块114镂空部 115卡合板116弹性体 117簧片118弯折部 119枢孔120底扣部 121扣孔122顶块 123斜面130~131接触点 203底部204扣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图标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及优点。首先,通过图1至图3叙述本发明提供的扣持组件的结构和装配方式。
图1a绘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于散热模块上的扣持组件的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扣持组件100包括一板杆101、一扣接座106、一弹性体116以及一簧片117。其中扣接座106具有侧面107、侧面108及底面109,侧面108上具有一扣接装置110以及一枢孔112,而侧面107具有对应于枢孔112的另一枢孔111,扣接装置110用以扣接至一风扇基座(未绘示),扣接座106可更包括用于卡合于一散热器(未绘示)的卡合板115。而底面109下方有一延伸块113,延伸块113内并具有一镂空部114,且如图1b所示,形成镂空部114的四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一斜面123。
簧片117具有一弯折部118及一底扣部120。弯折部118为具有数个弯折处的金属片,这些弯折处系用以配合镂空部114内的斜面123以作动簧片117,这些作动方式将在下文中详述。弯折部118滑动卡合于镂空部114并具有一枢孔119,底扣部120上具有至少一扣孔121,用以扣接在在容置微处理器的底座上,弹性体116套入簧片117并抵靠于镂空部114及底扣部120之间,用以使弯折部118为弯曲或平直状态。
扳杆101具有一枢孔102及顶块122,顶块122上形成有平面103以及曲面104。在此实施例中,扳杆101设置于侧面107与侧面108所形成的空间内。上述的扣接座106、簧片117以及扳杆101系通过将一连接元件105贯穿枢孔102、111、112以及119而彼此连接。其中枢孔111须大于其它枢孔,以使连接元件111在其中滑动。
扣持组件100主要系使用于散热模块的扣具上。如图2所示,扣持组件100可通过扣接装置110而装设在风扇基座201上以形成一扣具200,扣持组件100也可与风扇基座201为一体成形的型态。而扣具200系装设于散热器202上,上述卡合板115便是用以卡合住散热器202使扣具200不会滑动。底座203系用以装设CPU并具有数个扣件204,而且,扣持组件100与底座203可被设计成互相搭配的一组的形态,或者是扣持组件100可设计成与市售的散热器或是底座对应搭配的型态。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虽然扣接座106具有两侧面107、108、底面109以及延伸块113,但并不表示扣接座106必须有这些组件。举例来说,可以具备三或四个侧面,或不具延伸块等。
具有扣持组件100的扣具200与散热器202以及风扇组合后的装置如图3a~图3d所示。图3a为一俯视图、图3b为一立体图、而图3c和图3d为侧视图。此处所示的扣具虽然具有两个扣持组件,但并不表示限制于两个,可为一个或多个。
接着将说明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扣具的动作方式,请交互参照图1、图2与图4a~图4d。当扳杆101被扳至一方向,使得曲面104与底面109在接触点131接触时,如图4a所示,连接元件105位于枢孔111的较偏下方处,且弹性体116呈现松开状态,且底扣部120与扣件204的关系如图4b所示,底扣部120并未扣住扣件204。当扳杆101被扳至另一方向时,顶块122与底面109的接触点会不断顺着曲面104改变。具体而言,会从接触点131变成接触点132,然后变成接触点133,也就是接触点会逐渐往平面103移动,由于枢孔102系位于扳杆101上较接近区面104的部份,因此在接触点往平面103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元件105会逐渐被拉升,最后如图4c所示,连接元件105被拉升且带动簧片117使其拉升。因为镂空部114内的斜面与弯折部118的搭配,使得弯折部118在被拉升后会如图4d般弯曲且弹性体116呈现紧绷状态,而使得底扣部120通过扣孔121而紧扣在扣件204上。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扣具不仅可自由搭配市售的散热器与底座,具有相当大的自由使用空间,更可以仅通过扳动扳杆而轻易地拆卸与装设散热器与风扇,而增加了组装时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划定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用以容置一风扇;以及一扣持组件,耦接于该基座,并具有一扣接座,具有一镂空部以及至少一第一枢孔;一簧片,具有一弯折部以及一底扣部,该弯折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枢孔且滑动卡合于该镂空部;一弹性体,套入该簧片且抵靠于该扣接座及该簧片底扣部之间;一扳杆,接触该扣接座表面并具有至少一第三枢孔;以及一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枢孔并固定于该扣接座,以将该簧片及该板杆枢接至该扣接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扣接座还具有至少一卡合板,用以将该扣接座固定于一散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与该扣持组件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扣部上具有至少一扣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镂空部的侧壁的至少一面为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扳杆具有一顶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底座,用以容置一微处理器并与该底扣部扣接。
8.一种散热模块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扣接座,具有一镂空部以及至少一第一枢孔;一簧片,具有一弯折部以及一底扣部,该弯折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枢孔且滑动卡合于该镂空部;一弹性体,套入该簧片且抵靠于扣接座及该簧片底扣部之间;一扳杆,接触该扣接座表面并具有至少一第三枢孔;以及一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枢孔并固定于该扣接座,以将该簧片及该板杆枢接至该扣接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接座还具有至少一卡合板,用以将该扣接座固定于一散热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底扣部上具有至少一扣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镂空部的侧壁的至少一面为斜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扳杆具有一顶块。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持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是一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使用于散热模块的扣具,包括一用以容置风扇的基座及两扣持组件。二扣持组件分别连接至基座侧面,各扣持组件具有一扣接座、一簧片、一弹性体、一扳杆以及一连接元件。扣接座具有一镂空部以及至少一第一枢孔。簧片具有一弯折部以及一底扣部,此弯折部具有至少一第二枢孔且滑动卡合于镂空部,底扣部上具有至少一扣孔。弹性体套入簧片且抵靠于扣接座及簧片底扣部之间。扳杆接触扣接座表面并具有至少一第三枢孔。连接元件贯穿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枢孔并固定于扣接座,以将簧片及板杆枢接至扣接座。
文档编号G12B15/00GK1826044SQ200510051009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5日
发明者洪浚洋, 黃裕鸿, 陈锦明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