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709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扶梯的部件——梯级,具体涉及梯级部件中有关脱模工艺所需的顶杆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场、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代步工具随处可见。自动扶梯主要由行架、传动部分、电气部分和梯级组成,其中,梯级直接与人体接触,是一重要的安全部件。
现有的梯级在结构上有一踏面,在踏面的后端向下延伸出一弧形裙板,裙板末端至踏面前端在两侧分别由支架连接成三角稳定结构,在裙板末端的两侧部位,支架分别向外设有一延伸段,延伸段末端设置滚轮轴,在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套孔。在使用时,踏面成水平状,在后端的滚轮轴上安装上滚轮,轴套孔上安装轴和滚轮,并连接在链条上,通过链条带动整个梯级沿着斜设的轨道运动,其后端滚轮则作为从动轮在轨道上滚动。
现有梯级为铸铝制件,因要考虑到压铸工艺、梯级整体重量和强度等等问题,在踏面背后均设有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在加强筋上还设有大量顶杆台结构。由于梯级一般为注铝成型,其顶杆台就是因制作时脱模的需要而设计的,脱模时正是以这些顶杆台作为顶压受力体,因此,为避免脱模时梯级因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变形,以往人们在踏面背后设计了大量顶杆台,一般有数十个之多,以保证脱模时受力均匀。但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设计存在以下不足1、顶杆台数量过多,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脱模时梯级发生变形主要取决于脱模温度,在合理的温度下脱模可以减少顶杆台数量并通过合理的部局来实现,如此之多的顶杆台并未给防止脱模时的变形带来实质性意义,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2、因为设置了如此之多的顶杆台,使梯极的整体结构复杂化,模具也随之复杂,制作成本增大。3、顶杆台数量过多,占用了大量模具空间,不利于在模具上充分设置冷却水道来控制模具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扶梯梯级,其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梯级的顶杆台数量和布局的改进,来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压铸工艺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梯级的顶部有一踏面,踏面的后端向下延伸出一弧形裙板,裙板末端至踏面前端,在两侧分别由支架连接成三角稳定结构,梯级踏面的反面分布设置有顶杆台,顶杆台座落在脱模方向上,整个梯级的横向由对应各模具段的五段式单元拼接成三种不同长度规格;所述五段式单元为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中间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其中,左边段单元的左侧支架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右端拼合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左中段单元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中间段单元的对称线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或对称线中央设有一个顶杆台;右中段单元的右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右边段单元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右侧支架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所述三种不同长度规格为(1)、五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中间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五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七个或八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左中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中间段单元对称线上一个或两个、右中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2)、四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四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六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左中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中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3)、两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两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五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踏面所对应中间段单元的背面沿对称线纵向设置加强筋,中间段单元上的一个或两个顶杆台嵌于加强筋上。
2、上述方案中,踏面所对应左边段单元背面的右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有右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3、上述方案中,踏面所对应右边段单元背面的左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左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4、上述方案中,踏面所对应左中段单元背面的左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左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5、上述方案中,踏面所对应右中段单元背面的右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右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根据自动扶梯梯级横向长度不同,从脱模受力的角度,以最少的顶杆台数量以及合理的布局设计,来保证整模具有足够的增加冷却液管道的余地,从而避免梯级发生变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根据梯级的不同长度,将顶杆台减少到最小数量,并通过合理布局来满足受力均匀的要求,这样将腾出的模具空间用于增设冷却液管道,从而加快降温速度,更有效地控制模具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脱模质量,防止变形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铸铝件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梯级的结构,也相应简化了制造所需的模具,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图;附图2为图1的A向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立体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顶杆台布局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顶杆台布局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顶杆台布局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踏面;2、裙板;3、支架;4、滚轮轴;5、左边段单元;6、左中段单元;7、中间段单元;8、右中段单元;9、右边段单元;10、顶杆台;11、顶杆台;12、顶杆台;13、顶杆台;14、顶杆台;15、加强筋;16、加强筋;17、加强筋;18、顶杆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梯级的顶部有一踏面1,踏面1的后端向下延伸出一弧形裙板2,裙板2末端至踏面前端,在两侧分别由支架3连接成三角稳定结构,在裙板2末端的两侧部位,支架3分别向外设有一延伸体,延伸体末端设置滚轮轴4。整个梯级的横向由对应各模具段的五段式单元拼接成1000mm长度规格自动扶梯梯级。所述五段式单元为一个左边段单元5、一个左中段单元6、一个中间段单元7、一个右中段单元8和一个右边段单元9。其中,左边段单元5的左侧支架3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10,右端拼合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11;左中段单元6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11;中间段单元7的对称线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12(也可以在对称线中央设有一个顶杆台);右中段单元8的右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13;右边段单元9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13,右侧支架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14。
所述五段式单元拼接成1000mm长度规格的五段式结构,该五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5、一个左中段单元6、一个中间段单元7、一个右中段单元8和一个右边段单元9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五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八个,其中,左边段单元5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0、左边段单元5与左中段单元6拼合缝中央有一个顶杆台11、中间段单元7对称线上有两个顶杆台12、右中段单元8与右边段单元9拼合缝中央有一个顶杆台13、右边段单元9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4,共计八个顶杆台,见图4。所有顶杆台设在梯级踏面的反面,顶杆台的台柱与脱模方向一致。
踏面1所对应中间段单元7的背面沿对称线纵向设置加强筋15,中间段单元7上的两个顶杆台12嵌于加强筋15上。踏面1所对应左边段单元5与左中段单元6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加强筋16,顶杆台11嵌于加强筋16上。右中段单元8与右边段单元9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加强筋17,顶杆台13嵌于加强筋17上。
实施例二参见图5所示,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该梯级在横向由四段式结构拼接成800mm长度规格。所述四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5、一个左中段单元6、一个右中段单元8和一个右边段单元9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四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六个,其中,左边段单元5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0、左边段单元5与左中段单元6拼合缝中央有一个顶杆台11、右中段单元8与右边段单元9拼合缝中央有一个顶杆台13、右边段单元9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4,共计六个顶杆台。
实施例三参见图6所示,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该梯级在横向由四段式结构拼接成600mm长度规格。所述两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5和一个右边段单元9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两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五个,其中,左边段单元5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0、左边段单元5与右边段单元9拼合缝中央有一个顶杆台18、右边段单元9支架3上有两个顶杆台14,共计五个顶杆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梯级的顶部有一踏面,踏面的后端向下延伸出一弧形裙板,裙板末端至踏面前端,在两侧分别由支架连接成三角稳定结构,梯级踏面的反面分布设置有顶杆台,顶杆台座落在脱模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整个梯级的横向由对应各模具段的五段式单元拼接成三种不同长度规格;所述五段式单元为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中间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其中,左边段单元的左侧支架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右端拼合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左中段单元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中间段单元的对称线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或对称线中央设有一个顶杆台;右中段单元的右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右边段单元的左端接缝中央设有半个顶杆台,右侧支架上前后各设有一个顶杆台;所述三种不同长度规格为(1)、五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中间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五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七个或八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左中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中间段单元对称线上一个或两个、右中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2)、四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一个左中段单元、一个右中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四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六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左中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中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3)、两段式结构,由一个左边段单元和一个右边段单元在横向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在该两段式结构中,顶杆台数量为五个,其中,左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左边段单元与右边段单元拼合缝中央一个、右边段单元支架上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踏面所对应中间段单元的背面沿对称线纵向设置加强筋,中间段单元上的一个或两个顶杆台嵌于加强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踏面所对应左边段单元背面的右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有右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踏面所对应右边段单元背面的左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左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踏面所对应左中段单元背面的左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左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踏面所对应右中段单元背面的右端拼合缝上纵向设有半个加强筋,所述对应在右端的半个顶杆台嵌于半个加强筋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扶梯梯级的脱模顶杆台设计,其特征在于整个梯级的横向由对应各模具段的五段式单元拼接成三种不同长度规格,根据不同长度,从脱模受力的角度,以5~8个最少的顶杆台数量以及合理的布局设计,来保证整个梯级在脱模时支撑受力均匀,从而避免梯级发生变形。而腾出的模具空间可以用于增设冷却液管道,从而加快降温速度,更有效地控制模具温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脱模质量,防止变形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铸铝件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6B23/08GK2832762SQ200520073050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
发明者R·福克瑞德 申请人:苏州爱斯克梯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