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037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烹调器是指在感应加热线圈内流动的高频电流产生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制的锅时,利用因在锅底产生的涡流的焦耳热进行加热烹调的装置。加热时,不仅是锅,就连感应加热线圈或控制感应加热线圈的电子线路板等也会放热,因此使用风扇进行送风冷却。
现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流道结构是使用轴流式风扇或多叶片风扇将从顶板的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送风至电子线路板,再送风至感应加热线圈。另外,感应加热烹调器在操作中由于锅煮沸或锅倾倒等导致在顶板的吸气口及排气口进水,并通过冷却流道付着在电子线路板等上而成为电子零部件损坏的原因,因而冷却流道必须设计防水结构。因此,不论风扇的种类在流道结构上设置加热线圈或电子线路板的防水结构。作为这样的流道结构的例子,有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41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2138号公报)中公开的例子。
近年来,感应加热烹调器根据缩短烹调时间的要求,加热线圈存在要求更高输出的倾向,而电烤箱存在其内容积要求更大的倾向,以使其能适应较大的烹调物。
所使用的锅的种类不仅是能够以高效率加热的铁锅,也可使用加热效率低下的非磁性不锈钢锅。另外,可以与多种类的锅相对应的是,除了与铁、非磁性不锈钢制的锅相对应的机型而外,虽然还有与能使用铝制、铜制锅之类的全金属锅相对应的机型已经产品化,但铝锅的加热效率比非磁性不锈钢锅还要低。
控制加热线圈的电子线路板,虽然配置在位于加热线圈下部的电烤箱的剩余空间内,但伴随着加热线圈的高输出化、对应锅的多样化,加热线圈的控制零部件增加,电子线路板的安装密度提高,通风阻力增大的同时,存在热损失也增大的倾向。另外,由于电烤箱内容积的大型化,电子线路板的配置空间则缩小,存在电子线路板的安装密度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例子是通过轴流式风扇将从吸气口吸入的冷却风送风至电子线路板和感应加热线圈的例子。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主体内部的机器的安装密度高,因此通风阻力大,如图7所示,存在工作点接近截止点,在使用了轴流式风扇的情况下噪音增大之类的问题。另外,轴流式风扇由于风扇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同轴并位于相对位置,因此存在进入了风扇的吸入口的水滴等直接飞溅到下游侧的电子线路板上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防水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落在主体底部的水滴的溅起而被吸入风扇的吸入口。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流道结构的例子是通过立式的多叶片风扇将从吸气口吸入的冷却风送风至电子线路板和感应加热线圈的例子。多叶片风扇一般由于相对风扇的尺寸可得到较大的风量和压力,因而被广泛用于室内的换气等。
但是如图8所示,由于是叶轮的转动方向和叶片的出口方向一致的向前叶片,因而具有叶轮出口的绝对速度C2非常大这一特性。由于绝对速度C2与风扇出口的压力损失ΔP的关系是ΔP=ρ/2×C22,因此通风阻力增加,还存在以下问题对风扇壳内部的流动造成不良影响,成为局部噪声源。
如专利文献2公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那样,多叶片风扇的防水结构由于在风扇吸入口及吸入侧流道设置电阻,使吸入口流道变窄,因此增大通风阻力。另外,由于风扇电动机设置在风扇吸入口附近,在吸气流道内必须有风扇电动机的防水结构,因此存在风扇电动机的设置位置导致通风阻力增大的问题。
另外,多叶片风扇由于采用在旋转方向设置排出口的流道结构,因此存在被多叶片风扇吸引的水滴会直接付着在配置在风扇排出口的下游的电子线路板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不良情况,实现具备高风量、低噪音的冷却机构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主体上面具备顶板,上述主体内具有设置在上述顶板下方的多个加热线圈;控制上述多个加热线圈的驱动的电子线路板,与该电子线路板相比设置在上述主体后方并具有向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电子线路板送出空气流的风扇的风扇单元;及在该风扇单元后方的上述主体的背壁部和上述主体的底部之间,从上述背壁部向上述底部倾斜于上述风扇单元侧的倾斜部;在上述主体后方即上述背壁部的上方,设置了吸气口,其特征是,上述风扇单元具有设置在上述吸气口和上述风扇之间并具有朝向上述风扇的空气吸入口的隔开部,配置在上述风扇单元的上述电子线路板侧并驱动上述风扇的风扇电动机,及支撑该风扇电动机、设置在上述风扇和上述加热线圈及上述电子线路板之间且具有排出来自上述风扇的空气的排出口的风扇电动机支撑部。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从上述排出口排出到上述线路板侧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也可具备被上述风扇电动机引导的流道结构。
还有,在上述结构中也可增加设置位于上述空气吸入口和上述倾斜部之间并阻挡从上述倾斜部飞散的水滴的阻挡构件,设置在上述阻挡构件和上述倾斜部之间空间的上述主体下方的开口部,及在面对上述主体后背部的吸气流道的中途使该吸气流道变窄的控水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其他感应加热烹调器是,在主体上面具备顶板,上述主体内具有设置在上述顶板下方的多个加热线圈,控制上述多个加热线圈的驱动的电子线路板,冷却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电子线路板的风扇;在上述主体后部设有上述风扇的吸气口,其特征是,上述风扇是涡轮扇风机,具备风扇单元,上述风扇单元具有该涡轮扇风机,具有与该涡轮扇风机的吸入部对应的吸入口、且设置在上述涡轮扇风机和与上述吸气口连通的空间之间的吸入面,与该吸入面连接且覆盖上述涡轮扇风机的圆周方向的侧面,及与该侧面连接并设置在上述加热线圈以及上述线路板和上述涡轮扇风机之间的排出面;上述排出面上设有,上述排出口在至少连通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线路板的任何一个的空间内开口。
根据本发明,风扇单元由于能通过将风扇电动机配置在线路板侧流道内来确保在风扇吸入口上游的自由空间,因此能够实现流道压力损失的降低、流道结构的高风量及低噪音化。
另外,由于是与进入了主体吸气流道内的水滴没有接触的防水结构,因而可确保风扇电机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无需设置风扇电动机的防水盖,因此能够削减冷却风扇的零部件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涡轮扇风机尽管在风扇吸入口吸入水的情况下,由于水滴也分散在离心方向,因此形成水滴付着在覆盖了风扇的壳内壁上的结构。通过旋转流动能够使付着在风扇壳内的水滴蒸发。根据该作用,通过使用涡轮扇风机尽,水滴不会直接飞散到线路板等上,能够确保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可靠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构成要素从主体中取出,表示电子线路板和风扇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图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右侧的感应加热部的大致中央处切断的侧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构成要素从主体中取出,表示电子线路板的冷却风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透过线路板箱内,表示最下层的电子线路板6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在图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透过线路板箱内,表示中间层的电子线路板7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轴流式风扇一般特性图。
图8是比较多叶片风扇和涡轮扇风机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单元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图1~图3说明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列举具备两个感应加热部,一个加热器加热部,及一个电烤箱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和现有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共同的代表结构的图。
图2是将本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的顶板等从主体中取出,表示电子线路板和风扇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右侧的感应加热部的大致中央处切断的侧剖视图。另外,图中箭头表示冷却风。
顶板1设置在主体2的上面,用玻璃制成,承载锅等的负载。
在顶板1的下部具有对应右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线圈3和对应左感应加热部的感应加热线圈4,通过高频电流的流动产生磁力线,对作为负载的锅过度加热。
在主体2内部的后背部设有使用了涡轮扇风机的风扇单元5,向电子线路板6、7、8等及感应加热线圈3供给冷却风进行冷却。
风扇单元5具有作为涡轮扇风机的叶轮10,具有吸入口9、隔开设置在主体后方的吸气口15和叶轮10之间、还隔开叶轮10的半径方的向空间的风扇壳13,和作为支撑风扇电动机14的支撑体并具备排出口11、12的风扇电动机座40。
本实施例中,作为典型例子,虽然表示了具有三个电子线路板,两个风扇排出口,分离了感应加热线圈和电子线路板侧流道的结构的一个例子,但也可以是感应加热线圈和电子线路板配置在相同的流道内。
从主体2的吸气口15吸入的冷却风被导入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通过具有由风扇电动机14驱动的朝后的叶片的叶轮10得到动量,并在叶轮10内偏转90度流向的方向后,在风扇壳13内进一步偏转90度的流向,从设置在风扇电动机座40上的排出口12可供给电子线路板6、7、8,并从排出口11供给感应加热线圈3。
叶轮10和电子线路板6、7、8侧利用风扇电动机座40隔开。另外,叶轮10和吸气口15侧利用风扇壳13隔开。
吸入口9和排出口11、12的方向配置在与叶轮10的轴向一致的方向上。在规定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和吸气口15的吸入流道的风扇壳13上,设置了用于向吸入口9导入整流空气的孔圈31。
固定在风扇电动机座40上的风扇电动机14采用配置在电子线路板6、7、8侧空间内的结构。
线路板箱60支撑感应加热线圈3,容纳叶轮10和电子线路板6、7、8。
吸气口15设置在主体2后部侧,是主体2内部的冷却风入口。由多个线路板构成的电子线路板6、7、8配置在感应加热线圈3的下方,控制右感应加热线圈3和左感应加热线圈4等。冷却了主体2内部的冷却风通过排气口16排出到外部。
在主体2前面设有操作部17,配置有机器整体的电源开关以及感应加热线圈3、4和辐射加热器21的输出调整旋钮等。在主体2的上面面前侧,配置液晶面板18,用液晶显示感应加热部的输出,向使用者传达加热输出的强度。
电烤箱19设置在主体2的左下侧,是加热器加热式,可用于烤鱼等的烹调。电烤箱排气口20合并设置在排气口16,是排出从电烤箱16中产生的油烟等的出口。
辐射加热器21是设置在主体2内部后方的加热器加热部,可用于不能以感应加热方式加热的锅、容器等的烹调时。
通气口22是设置在支撑感应加热线圈3的线路板箱60的顶板1侧壁面的开口,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3的下方附近。另外,通气口23是用于将从风扇单元5的排出口11吹出的冷却风直接吹到感应加热线圈3上而设置的开口部。
另外,用于在左侧感应加热线圈4的下方附近的通气口可根据需要设置,与电烤箱19的配置一致,可设置在感应加热线圈4的下方或周围附近。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只在右侧的感应加热线圈3设置通气口的结构。
说明在以上结构中的整体动作。
将锅放置在右感应加热部上,即右感应加热线圈3上方的顶板1上,接通操作部17的电源开关,将对应右感应加热部的输出调整旋钮调整到期望的输出上。
于是,电子线路板6、7、8使高频电流流过右感应加热线圈3,从感应加热3中产生磁力线,对锅过度加热。同时,电子线路板6、7、8驱动叶轮10。
被驱动的叶轮10从吸气口15吸入外部气体,将冷却风吹到电子线路板6、7、8上,并使其冷却。冷却了电子线路板6、7、8的冷却风吹向上方。
穿过了通气口22及通气口23的冷却风吹向配置有感应加热线圈3等的空间,主要吹到右感应加热线圈3上,并使其冷却,其后从设置在主体2后部的排气口16排出到外部气体中。
还有,向电子线路板7供给的冷却风是使来自电子线路板6的冷却风在电子线路板7的间隙中上升得到的。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风扇单元5的防水结构。
在从吸气口15到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的流道中,采用以下流道结构在顶板1侧的上方流道壁面24上,设置为使吸气流道变窄而下方向主体2后背部侧倾斜的控水板25,在面向主体2底部侧的下方流道壁面26上设置阻挡由主体2后背部的倾斜部27飞散的水滴的阻挡构件28,在阻挡构件28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下方流道壁面26上构成设置了排水口29和排水口33的流道结构。本实施例所示的阻挡构件28的设置位置虽说明了设置在下方流道壁面26上的情况,但也可在设置在主体2后背部的倾斜部27上设置阻挡构件28。
这里,说明进入主体2内部的水。
由于放置在顶板1上的锅的倾倒或煮沸时的溢出等原因,水进入到吸气口15中。作为从吸气口15进入的水的主要轨迹,可列举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大量进水的情况,通过吸气口15的大部分水直接流到倾斜部28或下方流道壁面26上。第二种是少量水流到上方流道壁面24上,水滴落下到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附近。作为第三种,由吸气口15下方流道飞散的微量水滴直接被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吸引。
根据上述结构,说明对从吸气口15进入的水的防水结构。
从吸气口25进入的水的一部分沿着控水板25的斜面将水流引导到主体2的后背部壁面30方向,控制飞散到风扇单元5侧的水滴。付着在倾斜部27上的部分水虽然溅到风扇单元5侧,但碰撞到阻挡构件25而被阻挡。另外,付着水的一部分由于从排水口29向主体2外部排出,因此能够削减水的溅出量。因此,进入大量水的情况,通过控水板25、阻挡构件28、排水口29,能够阻挡进入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中的水。
另外,沿上方流道壁面24流动的水滴通过控水板25水流能够被控制住,付着在倾斜部27上。因此,进入少量水的情况等,通过控水板25可得到风扇单元5的防水效果。
另外,在吸气流道的中途飞散的微量水滴进入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的情况,通过叶轮10的转动排向离心方向,付着在与风扇壳13的与叶轮20的侧方相对的内壁面上,水滴不会直接付着在电子线路板6、7、8或感应加热线圈3上。
付着在风扇壳13内壁面上的水滴可利用叶轮10的旋转流动使其蒸发。
根据以上的流道结构,由于能够防止通过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向电子线路板飞散的水滴的进入,因此,可得到防止由于水滴的付着对电子零部件的损失、能确保电子线路板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可靠性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风扇电动机40配置在电子线路板6、7、8的空间中,由于形成与进入主体吸气流道内的水滴没有接触的防水结构,因此能够确保风扇电动机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不将风扇电动机配置在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附近,并且,组合控水板25和阻挡构件28后的流道结构能够确保在风扇单元5的吸入口9上游的自由空间,因此能够实现高风量低噪音的流道结构,以实现流道压力损失的降低。
另外,由于通过在风扇单元5中使用涡轮扇风机,可用离心式得到高压力,以降低了排出口11、12的出口速度的速度分布相同的流动供给电子线路板6、7、8,因此如多叶片风扇那样,很难对排出口正下方的障碍物造成影响,能够以低噪音实现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流道结构。
另外,由于不必设置风扇电动机的防水盖,因此可削减冷却风扇的零部件数,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实施例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图4、图5、图6说明实施例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图4是将顶板等从主体中取出,表示电子线路板的冷却风道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透过线路板箱内,表示最下层的电子线路板6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透过线路板箱内,表示中间层的电子线路板7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在风扇单元5的排出口12的下游设置电子线路板6、7。设置在主体2下部的最下层的电子线路板6,采用将设置了发热量大的零部件的散热器41配置在排出口12附近的结构,通过通道50连通排出口12和散热器41。
配置在电子线路板6上层的电子线路板7同样也采用在排出口12附近配置了设置了发热量大的零部件的散热器42的结构,通过通道50连通排出口12和散热器42。另外,电子线路板7的散热器42的另一端设置挡板43,该挡板43延长到设置在电子线路板7上层的第三层的电子线路板8侧。
根据以上结构,说明风扇单元5下游的线路板箱60内的冷却风的流动。
由风扇单元5的驱动从排出口12吹出的、通过设置在主体2下部的电子线路板6的冷却风,在通过散热器41后,碰撞到主体2前侧的线路板箱60的壁面上,U型反转到散热器41另一端的风扇单元5侧,吹到风扇电动机座40和挡板43的风扇电动机空间51中,冷却第3层电子线路板8。通过风扇电动机空间51中的冷却风的一部分冷却风扇电动机14。
由风扇单元5驱动从排出口12吹出的、通过第2层电子线路板7的冷却风在通过散热器42后,碰撞到主体2前侧的线路板箱60壁面上,U型反转到风扇单元5侧的挡板43方向,吹到挡板43和第3层电子线路板8的第3层电子线路板空间52中,冷却第3层电子线路板8。
冷却电子线路板6和电子线路板7,可供给到电子线路板8的冷却风在冷却电子线路板8后,从线路板箱60的通气口22吹到感应加热线圈3并对其冷却,由主体2的排气口16向外部排出。
根据以上的流道结构,由于将冷却风吹到设置在电子线路板侧的风扇电动机上,能够抑制电动机的温度上升,因此可得到能够确保风扇电动机的安全性的效果。
实施例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利用图1、2、3及9说明实施例3的感应加热烹调器。
图1所示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主体上面具备顶板,其主体被组装到在如整体厨房那样的顶面和前面具备开口部的厨房家具中。一般的,这样的装入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从规定尺寸的顶面开口部插入,因此主体的容量自然地被限定。
因此,要适应装置功能的提高时,主体内安装的零部件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如图2所示,当控制多个加热线圈驱动的电子线路板6、7上的电子零部件的集成度提高时,为了使冷却风在零部件之间流动,冷却风必须有充分的压力。
因此,风扇单元5必须对至少与加热线圈3、4和电子线路板6、7、8中任何一个连通的空间供给更高压力的冷却风,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叶轮10使用涡轮扇风机,通过风扇壳13和板状的风扇电动机座40形成涡轮扇风机的排出空间;其中,风扇壳13在对应该涡轮扇风机吸入部的位置上具备吸入口9,该风扇电动机座40与扩展到作为涡轮扇风机的吸入部侧及排出侧的侧面的风扇壳13的端部连接。
涡轮扇风机与西罗克风扇相比,由于在圆周方向排出空气流的流速较慢,因此即使改变气流的流向也可获得压力。即,由于从西罗克风扇流出的空气流的流速较快,因此改变流动方向时,则得不到充分的风压,不适于作为供给高密度安装的电子线路板上的冷却风。
另一方面,由于从涡轮扇风机排出的气流的流速较慢,即使方向改变也不会引起压力的降低而能以确保充分的风速的状态供给冷却风,因此,最适于用作供给被高密度安装的电子线路板上的冷却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形成于风扇单元5的内侧的排出空间内,改变了方向的气流压力几乎不降低地改变其方向,通过设置在风扇电动机座40上的排出口11、12,能以充分的风速供给加热线圈3、4和电子线路板7、8。
另外,由叶轮10供给的空气流由于向全圆周方向供给,在形成风扇单元5的吸入面及侧面的风扇壳13的内壁改变其方向,因此,也可将排出口11、12设置在形成风扇单元5的排出面的风扇电动机座40的任意位置。
因此,排出口11、12不仅在相对于连通加热线圈或线路板的空间开口,更具体的说,例如,由于能将排出口11、12设置在与电子线路板上的散热量较大的元件相对的位置上,因而由于采用本实施例的风扇单元5,设计自由度非常高。
另外,由于排出口11、12的开口面积也能自由设定,因而在需要高风量时,通过设定较大开口,能够确保必要的冷却性能。
还有,如本实施例所述,通过将风扇电动机14配置在线路板侧,由于能减小风扇单元5的设置面积,因此,在推进内部零部件的高集成化方面可取得效果。
还有,在本实施例说明的涡轮扇风机(叶轮10),其风扇外径D和风扇内径D1,满足内径/外径=0.4~0.6的关系。另外,设置在叶轮10上的多个叶片的出口角度为小于等于110°,叶片36的片数少于等于15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主体上面具备顶板,上述主体内具有设置在上述顶板下方的多个加热线圈;控制上述多个加热线圈的驱动的电子线路板,与该电子线路板相比设置在上述主体后方并具有向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电子线路板送出空气流的风扇的风扇单元;及在该风扇单元后方的上述主体的背壁部和上述主体的底部之间,从上述背壁部向上述底部倾斜于上述风扇单元侧的倾斜部;在上述主体后方即上述背壁部的上方,设置了吸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单元具有设置在上述吸气口和上述风扇之间并具有朝向上述风扇的空气吸入口的隔开部,配置在上述风扇单元的上述电子线路板侧并驱动上述风扇的风扇电动机,及支撑该风扇电动机、设置在上述风扇和上述加热线圈及上述电子线路板之间且具有排出来自上述风扇的空气的排出口的风扇电动机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空气吸入口和上述倾斜部之间并阻挡从上述倾斜部飞散的水滴的阻挡构件,设置在上述阻挡构件和上述倾斜部之间的空间的上述主体下方的开口部,及在面对上述主体后背部的吸气流道的中途设置使该吸气流道变窄的控水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是涡轮扇风机。
4.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主体上面具备顶板,上述主体内具有设置在上述顶板下方的多个加热线圈,控制上述多个加热线圈的驱动的电子线路板,冷却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电子线路板的风扇;在上述主体后部设有上述风扇的吸气口,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是涡轮扇风机,具备风扇单元,上述风扇单元具有该涡轮扇风机,具有与该涡轮扇风机的吸入部对应的吸入口、且设置在上述涡轮扇风机和与上述吸气口连通的空间之间的吸入面,与该吸入面连接且覆盖上述涡轮扇风机的圆周方向的侧面,及与该侧面连接并设置在上述加热线圈以及上述线路板和上述涡轮扇风机之间的排出面;上述排出面上设有,上述排出口在至少连通上述加热线圈和上述线路板的任何一个的空间内开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针对其存在主体内部的安装密度高,通风阻力大的倾向,提供一种即使对从吸气口进入水也能提高安全性、实现低噪音的流道结构。本发明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为,在主体上面配置放置被加热容器的顶板,在主体内部配置有在该顶板下方配置感应加热线圈,驱动感应加热线圈的电子线路板,冷却电子线路板用的叶轮;还设有风扇单元,其具有吸入口朝向主体后背部的风扇,隔开设置在主体后方的吸气口和风扇的空间且具有吸入口(9)的隔开部,及支撑驱动风扇的风扇电动机且隔开风扇和加热线圈及线路板侧的空间、具有排出口的风扇电动机支撑部;风扇电动机采用配置在风扇单元的线路板侧的结构。
文档编号H05B6/12GK1929703SQ20061000227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9日
发明者荒金伸明, 本多武史, 坂上诚二, 木村秀行, 本间满, 野口敏夫, 大友博, 岸本直人 申请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