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553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挂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悬挂在带有一个牵引件的行驶机构或桁架上的装置,牵引件以其一端通过保持机构承载导轨,其中,保持机构握持一个展宽的、至少部分在导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导轨承载件。
背景技术
在位于德国维特的德玛格起重机和部件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中(2000年3月出版),一篇名称为“Kranbaukasten KBK classic und KBKergo”的文章中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制造箱系统,该系统具有向下敞开的C形和I形的导轨。利用这些导轨可以实现各种结构形式,例如单轨空中吊车、单梁悬挂式输送机、双梁悬挂式输送机。这种导轨分别通过悬挂在桁架上、其他导轨上或沿着其他导轨运行的行驶机构来固定。这种悬挂装置基本上由一个悬挂在上述桁架、其他导轨或行驶机构上的杆状牵引件构成,该牵引件的下端上设有一个钢制球头,钢制球头通过塑料滑壳与一个互补的球面盘相啮合。通过一个保持机构将球面盘固定在欲悬挂的导轨上。悬挂装置的这种球形铰接支承保证了导轨的自动排列,从而达到载荷平衡状态,即在牵引件上没有明显的弯曲载荷。
当悬挂具有设置在导轨上表面、向下展开的腹板的向下敞开的C形导轨时,保持机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保持部件构成。这种保持部件作为一种异形板金工制件这样成型,即在拼合和固定之后,用螺栓在展宽的腹板的下部区域中将导轨夹紧,将球面盘置于上部区域中并用一个凹陷构成牵引件。
多年以来已经证明这种类型的悬挂是可靠的,并可被简单地安装在导轨的任意位置上,即那些将保持部件组装并通过螺栓相互夹持把保持部件拉紧固定在导轨上的位置。
在位于德国维特的德玛格起重机和部件有限公司公开了另一种悬挂装置,这种悬挂装置用于一个向下开口的C型起重机导轨,所述导轨具有设置在导轨上表面上、向上呈Y型展宽的腹板。这种悬挂装置基本上也是由一个牵引件和一个单件结构的保持机构组成。牵引件具有一根牵引杆和一个吊环,吊环的孔固定在销轴上,而销轴在导轨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支撑在保持机构中。因此,牵引件可以垂直于导轨转动,而在沿着和相对于导轨的长度方向上是固定不动的。夹子型的保持机构可以从导轨的一端推装到导轨腹板上,并用一个螺栓固定在导轨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其中,螺栓穿过一个孔伸入腹板。
欧洲专利EP 0 860 394 A2描述了一种用保持机构将带球头的牵引件在互补的球头盘中固定在导轨的Y形腹板上的固定装置。这种保持机构可以是单构件的。牵引件的球头从上面贯穿保持件的具有相应尺寸的开口,接着将两件式结构的球头盘也放入开口中或从侧面放入。但没有关于保持机构是否用其他方式固定在导轨的Y形腹板上的描述。
德国公开说明书DE-A 51 096 288公开了一个用于将一根导轨悬挂在I形横梁上的保持机构。这种向上敞开的C形保持机构具有两个重叠并可以转动的持握臂,这些在导轨腹板下设置的持握臂以其钩子形的端部在保持位置于腹板上摆动。保持臂在保持位置上分别用螺栓固定。这种类型的保持机构以其保持机构可以相对I形导轨进行调节而显得与众不同。在持握部的保持位置上具有足够的侧向间隙,以便通过调节螺栓而相对导轨推移保持机构。在该说明书中没有涉及因螺栓失效而导致的坠落保护问题。
德国专利DE 197 53 169 C2公开了一个用于悬挂导轨,尤其是架空起重机的、向下敞开的中空形导轨的装置。这种导轨也是以其设置于上方的Y形腹板而与众不同,这种腹板由一个C形结构的保持机构持握,所述保持机构则通过一个球头和一个牵引件悬挂在I形导轨上。位于球头和Y形腹板之间的保持机构是两件式结构,并通过两个沿导轨长度方向看前后设置、垂直于导轨延伸的螺栓相互连接。由此,球头将被保持机构的两个部件持握住。但螺栓失效将导致保持部件的松脱,进而导致牵引件的球头松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导轨,尤其是悬挂运输机或其重装置的行驶导轨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更高的防脱落安全性。
本发明目的由技术方案1中所限定的装置实现。该装置的优选实施结构由从属技术方案2至10限定。
根据本发明,利用一种用于将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悬挂在一个带有牵引件的行驶机构或桁架上的装置,牵引件的一端通过保持机构承载导轨,其中保持件握持一个展开的、至少部分沿导轨的长度方向伸展的、导轨的支承件,为了实现更高的防脱落安全性,保持机构由两个保持部件构成,通过一根沿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将保持部件象钳式机构那样相互连接,其保持区域可以从敞开状态向保持状态转动,并在去除紧固件时在敞开状态下使导轨的支承件位于其支承面上。与现有技术相反,固定装置仅在导轨长度方向上固定保持机构。持握臂型的保持机构在没有固定机构的情况下依靠其自身形状保持在导轨的支撑件上,而不使用常规的、将保持机构的保持件拉紧的夹持螺栓。保持机构的这种钳子式的结构可以在敞开状态下实现一种有限的敞开,这是通过在第一保持件上设置一个接合面,而在第二保持件上设置一个相对接合面实现的。这些接合面在保持机构的敞开状态形成保持件的另一个开口。为了使限制敞开的力均匀地分布在保持机构上,在每一个保持件上设置了一个接合面和一个相对接合面。
通过与螺栓的摩擦配合连接,无须削弱腹板,就可以避免保持机构从导轨上脱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敞开状态下沿着导轨长度方向将保持机构推装到承载件上,而不是象现有技术那样,将由两个部件组成的保持机构在所希望的固定位置上组装到一起。这样就保证了,在没有通常使用的夹持螺栓的情况下,保持机构也不会松开并从导轨上脱落。
优选地将导轨的支承件设置成沿着导轨长度方向延伸、设在导轨之上的Y形或T形腹板。保持机构可以非常好地持握住这种腹板。
为了能够在保持机构上防脱落地持握导轨的支承件,在保持机构中设有沿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开口,长开口在欲悬挂的导轨的方向上向着缝隙区域缩小,缝隙区域比导轨的支承件的展宽区域窄,并且支承件处于长开口中。
为了能够可靠地支承导轨,保持机构在长开口的区域中具有一个支承面,支承件位于该支承面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保持机构由两个保持部件构成,通过一根沿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将保持部件象钳式机构那样相互连接,其保持区域可以从敞开状态向保持状态转动。为此,在保持状态中,保持机构的保持部件通过制成螺栓形式的紧固件固定,并且在保持状态下沿导轨长度方向看保持部件的保持区域有预压力地位于支承件的侧面上。
由于保持件完全相同,所以保持机构的生产制造得以简化。
由于保持机构铰链式地与牵引件连接,所以悬挂区域增加。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由优选技术方案以及以下根据附图的描述给出。其中图1是进料悬挂起重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Z区域放大视图;图3是图2所示悬挂装置的视图;图4是图3所示保持部件处于保持状态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保持部件处于敞开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表示一个带有两个悬挂装置1的加料架空电动起重机,悬挂装置1将一根基本上水平设置、开口向下的C型导轨2悬挂在两根基本水平且相间平行延伸、并且同样是开口向下的C型行驶导轨3上。导轨2基本上垂直于行驶导轨3延伸,并可沿着行驶导轨3移动。为此,导轨2由两个悬挂装置1分别悬挂在行驶机构4上(参见图2),悬挂装置1可以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滚轮沿着行驶导轨3的纵向于其上移动。通常在导轨2上悬挂一个图中未示出的起重装置,例如一个链条-钢绳绞车,并且该起重装置可以利用其他行驶机构沿着导轨2移动。沿着行驶导轨3还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其他悬挂装置1,用于将行驶导轨3悬挂在桁架、其他导轨或行驶机构上。
悬挂装置1由一个球形铰接支承构成并因此是摆动设置的,因为这些铰接支承可以保证导轨2和行驶导轨3独立排列,并且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在悬挂装置1中,尤其是在设置于悬挂装置1中的牵引件6上(参见图2)不会出现明显的弯曲载荷。
因此这种起重装置可以通过操作者抓住负载或悬挂开关,而无须特别的驱动装置即可沿着导轨2和行驶导轨3移动。当沿着行驶导轨3移动时,一个非中心(分别取决于起重装置在导轨2上位置)的引导力会有规律地使导轨2脱离垂直于行驶导轨3的位置而倾斜。这种倾斜状态大约为20°到30°。通常情况下,这种倾斜状态会导致导轨2或行驶机构4卡在行驶导轨3上。但如前所述,悬挂装置1具有摆动特性,所以在倾斜牵引时行驶导轨3间的距离被缩小,并且行驶机构4可以继续顺畅地在行驶导轨3上运行。在此可以将悬挂装置1理解为其可以围绕一根垂直轴线转动并可以侧向偏斜。
从图2可以看出,行驶机构4具有两个分别带孔4b的连接板4a。这些相互平行、相间设置的连接板4a从行驶导轨3向下突出。悬挂装置1的牵引件6的上端设在连接板4a之间。牵引件6是连杆型或条状的平连接板,并基本上垂直于导轨2的纵向设置。这种牵引件6具有一个上孔10和一个下孔11(参见图3)。牵引件6通过一根穿过第一连接板4a的孔4b、上孔10和第二连接板4a的孔4b的销轴5悬挂在行驶机构上。上孔10具有一个刀口支点,也就是说将孔10制成球状的,并且销轴5以点状可摆动角度地设在球状刀口上。下孔11用于将导轨2悬挂在牵引件6上。为此,另一根销轴7穿过下孔11,销轴7分别以其在导轨2长度方向上穿过牵引件6向外突出的端部7a,7b卡在保持机构9中,并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孔13中。保持机构9还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包握着导轨2的上腹板2a,上腹板2a呈Y状从导轨2的上侧向上扩宽。原则上也可以采用T型或其他形状的扩宽结构。
在图3至5中以第一实施方式详细表示了用于导轨2的悬挂装置1,尤其是其保持机构9。作为对图2所做描述的补充还应认识到,铰接支承8设置在牵引件6的下孔11中,并由销轴7保持住。销轴7与导轨2的纵向平行设置。这样,牵引件6可以相对于保持机构9在导轨2的长度方向上侧向地围绕销轴7向左右转动,并且沿牵引件6的长度方向看大约可以转动±15°左右。在牵引件6和销轴5之间于孔10中的刀口支撑处还出现另一个大约±15°的摆动。
图3至5表示了保持机构9的第一实施例,保持机构9基本上由两个相同的保持件9a,9b构成。两个保持件9a,9b通过用于悬挂在牵引件6上的销轴7以从一个打开状态有限地转动到一个保持状态的方式相互固定。图4表示保持状态,图5表示打开状态。在这两种状态和可能的中间状态之间,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看,保持件9a,9b具有一个向下开口的C形横截面,这个横截面构成一个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延伸呈蘑菇状、向上扩大的长开口12。根据功能可以将保持件9a,9b划分成一个上悬挂区域9c和一个下保持区域9d。由保持机构9的保持件9a,9b的保持区域9d限定的长开口12具有一个下缝隙区域12a和一个从下缝隙区域向上连续的敞开区域12b。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看,保持区域9d具有这样一种形状,即两个相对设置、通过长开口12相互分开、相对其自由下端向内伸展的保持臂或持握臂。持握臂彼此相互弯曲、终止于缝隙区域12a中并由此收缩敞开区域12b。在敞开区域12b中,保持区域9d具有从缝隙区域12a起向上倾斜升高、平的支承面12c。支承面12c用于以平面方式容纳Y形腹板2a的向外沿相反方向展开的腹板端(部)2b。支承面12c以这种方式承载导轨2的载荷和可能悬挂在导轨2上而产生的载荷,而与保持机构9是否位于敞开或保持状态无关。
围绕销轴7可以有限角位移的保持件9a,9b形成一种夹持机构,以便握住导轨2。但是保持件9a,9b的特性还在于,其角位移的可能性受到限制,从而在敞开状态下,腹板2a的腹板端(部)2b不会向下从保持机构9的长开口12中脱落,因而被可靠地固定住。
沿着相对导轨2的长度方向垂直和水平的方向看,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悬挂装置1的保持机构9,尤其是其保持件9a,9b具有一个向上敞开的中间空间16,该空间由U形保持机构9,尤其是其板状的悬挂区域9c限定。在保持机构9的悬挂区域9c的相对内侧9e上设有截锥形突起9f。在这个锥形突起9f的中心上设置用于销轴7的保持机构9的悬挂区域9c的孔13。由突起9f使中间空间16变小并形成用于铰接支承8的支承面。
除此之外,这个中间空间16还将两个保持件9a,9b的关节连接分成第一和第二屈戎关节式关节区域。每一个这种关节区域都具有一个对应保持件9a,9b的保持区域9d的臂9g。在每一个这种臂9g的沿着导轨2长度方向看的大约中心处形成孔13的一部分。臂9g、销轴7和孔13的结构可以对比多段式销轴连接。
为了实现如前所述的对保持件9a,9b的角位移的限制,在其中一个保持件9a上设置一个接合面17,而在另一个支承部件9b上设置一个互补的相对接合面18。相对接合面18设在臂9g自由端的底面上,并因此基本上是水平的。接合面17则在保持件9a,9b上处于从侧面靠近臂9g相对自由端的顶端附近的位置,因而是对着销轴7设置的。
在保持件9a,9b的敞开状态下,相对设置的接合面17和相对接合面18处于像一个钳子的加紧块那样的位置。而在保持状态下,接合面17与相对接合面18由一个缝隙19分开。但是接合面17和相对接合面18不会妨碍闭合动作,即不会妨碍在腹板2a上的一对夹持杆之间的钳子式的对接。
为了在将保持机构9滑到或者将其组装到腹板2a上之后能够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将其固定在一个预定的位置上,设有两个螺栓14。螺栓14将保持件9a,9b保持在这样一个高度,即其既不会与腹板2a相碰又在臂9g之下穿过长开口12的敞开区域12b。利用螺栓14使保持件9a,9b围绕销轴7转动地从敞开状态向保持状态相互运动,直至保持区域9d的持握臂状端部到达腹板2a为止。在此还要强调的是,这种夹持首先用于在导轨2的长度方向上固定保持机构9,并且不实现主要的保持或支承功能。
相应地这样选择长开口12的敞开区域12b的大小,尤其是高度,即给螺栓14足够的位置,以便长开口12在销轴7之下、腹板2a之上穿过。但是长开口12的高度也不足以沿着基本水平延伸的导轨2的长度方向允许将在组装好的保持机构9从导轨2的一端推到腹板2a上。由于在导轨2的两端处、于腹板2a上在腹板2a的向上开口中设置了圆柱形连接套2c,所以妨碍了上述对保持机构9的推装工作。这种连接套2c用于两根导轨2的腹板在端部处的对接。在导轨2的C形下端上也设有其它连接套2c(参见图1)。这种在两根导轨2的尾部相对设置的连接套2c可以简单地通过螺栓连接,并由此同时使两根导轨2相互对齐。
必须将保持机构9安装在导轨2上所希望的悬挂点上。为此,要在没有销轴7和螺栓14的情况下将两个保持件9a,9b这样组装到导轨2的所希望的悬挂点上,即孔13要相互同心,并且用保持机构9的保持区域9d围卡住导轨2的腹板2a。然后在导轨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将销轴7插入孔13中,从而与保持件9a,9b的两根第一臂9g中的孔13的一部分卡合。将带有铰接支承8的牵引件6与孔13同心地放入中间空间16中。再将销轴7推入铰接支承8和保持件9a,9b的两根第二臂9g中的孔13的剩余部分,直至销轴7的头部7c抵达保持机构9为止。在另一侧,销轴7的另一端部7a从孔13中突出。为了将销轴7保持在孔13中,在销轴7的突出端部7a上设有一个环形槽7d。从侧面在环形槽7d中卡上一个止动环20,这个止动环20抵住保持机构9的另一端。
在图中未表示的保持机构9的另一个变化实施例中,这样选择长开口12的缝隙区域12a在敞开状态的大小以及保持机构9的臂状保持区域9d的间距,即可以沿着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导轨2的长度方向从导轨2的一端将保持机构9推装到导轨的腹板2a上。然后,长开口12,尤其是其敞开区域12b从缝隙区域12a开始具有足够的高度,以便(在)除去腹板2a之外还能适应连接套2c。
在上述实施例中牵引件6分别通过铰接支承8与保持机构9连接。原则上也可以通过销轴7将牵引件6的下孔11直接固定在保持机构9上。为此,在孔11中设置如上所述的刀口支承。
在上述实施例中指出悬挂装置1最好用于加料用架空电动起重机,并且最好用于导轨2和行驶导轨3之间。这种新的悬挂装置1显然也适用于将行驶导轨3悬挂在适当的特种桁架或其他导轨2上。导轨2也可以是I形的。
附图标号
1 悬挂装置2 导轨2a腹板2b腹板端部2c连接套3 行驶导轨3a腹板3c连接套4 行驶机构4a支座4b孔5 销轴6 牵引件7 销轴7a销轴端7b销轴端7c头部7d槽8 铰接支承9 保持机构9a保持件9b保持件9c悬挂区域9d保持区域9e内侧9f突起9g臂10上孔11下孔
12 长开口12a缝隙区域12b敞开区域12c支承面13 孔14 螺栓15 孔16 中间空间17 接合面18 相对接合面19 缝隙20 止动环Z 放大区域
权利要求
1.用于将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悬挂在一个带有牵引件(6)的行驶机构(4)或桁架上的装置,牵引件的一端通过保持机构(9)承载导轨(2),其中保持件(9)握持一个展开的、至少部分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伸展的、导轨(2)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9)由两个保持部件(9a,9b)构成,通过一根沿导轨(2)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7)将保持部件(9a,9b)象钳式机构那样相互连接,其保持区域(9d)可以从敞开状态向保持状态转动,并在去除紧固件(14)时在敞开状态下使导轨(2)的支承件位于其支承面(12c)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在保持状态下通过紧固件将保持机构(9)摩擦配合地固定在支承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敞开状态下沿着导轨(2)长度方向将保持机构(9)推到支承件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2)的支承件被设置成沿着导轨(2)长度方向延伸、设在导轨(2)之上的Y形或T形腹板(2a)。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机构(9)中设有沿导轨(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开口(12),长开口(12)在欲悬挂的导轨(2)的方向上向着缝隙区域(12a)缩小,缝隙区域(12a)比导轨(2)的支承件的展宽区域窄,并且支承件处于长开口(12)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机构(9)在长开口(12)的区域中具有一个支承面(12c),支承件位于该支承面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持状态中,保持机构(9)的保持部件(9a,9b)通过制成螺栓形式的紧固件固定,并且在保持状态下沿导轨(2)长度方向看保持部件(9a,9b)的保持区域(9d)有偏压地位于支承件的侧面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保持部件(9a)上设有接合面(17),在第二保持部件(9b)上设有相对接合面(18),这些面在保持机构(9)的敞开状态下形成保持部件(9a,9b)的另一个开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保持部件(9a,9b)上设有一个接合面(17)和一个相对接合面(18)。
10.如权利要求6至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部件(9a,9b)是相同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导轨,尤其是悬挂式输送机或起重机的行驶导轨悬挂在一个带有牵引件(6)的行驶机构(4)或桁架上的装置,牵引件的一端通过保持机构(9)承载导轨(2),其中保持件(9)握持一个展开的、至少部分沿导轨(2)的长度方向伸展的、导轨(2)的支承件。为了实现更高的防脱落安全性,根据本发明建议保持机构由两个保持部件构成,通过一根沿导轨长度方向延伸的销轴将保持部件象钳式机构那样相互连接,其保持区域可以从敞开状态向保持状态转动,并在去除紧固件时在敞开状态下使导轨的支承件位于其支承面上。
文档编号B66C7/04GK1939833SQ20061012698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日
发明者赖恩哈德·比尔哥特, 米夏埃尔·布依克, 克劳斯·恩娜斯, 斯特芳·费茨勒, 乌多·哥斯姆斯基, 茵格·格拉斯曼, 斯汶·米勒, 格劳斯·内恩格, 斯特芳·斯坦勃格, 吕底格·奥斯特霍尔特 申请人: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